華文網

防汛抗洪前線的“小家”故事

在屈原管理區西大堤的防汛抗洪前線上,湧現出一批夫妻檔、父子兵,他們以“舍小家 保大家”的精神,把牽掛和不舍藏在了心底,他們以昂揚的鬥志衝鋒在一線戰場上。

營田鎮荷花村的易飛豔,

是一名黨員。當時還在區委黨校上培訓班的她接到要上堤防汛的通知後,立即主動向村裡報名參加防汛。易飛豔的丈夫在荷花村承包了一個1000多畝的大湖養殖龍蝦,此次大雨,大湖受災嚴重,還來不及對大湖採取相關搶救措施,易飛豔就叫上了自己的丈夫一起參加防汛巡查。村民們都笑她傻,說自己家的大湖受災這麼嚴重,還不及時搶救。易飛豔只是笑一笑說:“沒有大家,
哪來的小家。錢可以再掙,家毀了就沒了。”

在西大堤8+300-9+250處還有一對父子兵劉平輝和劉偉。今年71歲的劉平輝主動要求參加防汛巡查,村幹部看他年紀大了,勸他不要參加了。但是劉嗲毅然拒絕了,他說自己能為守護自己的家園出一份力是一件很令人自豪的事,同時他還把在汨羅打工的兒子叫回來一起參加了防汛巡查。他說:“錢是掙不完的,家不能沒有。”

在防汛抗洪一線,還有很多“夫妻檔”、“父子兵”、“母子兵”齊上陣,比如,勞動局局長湛志昂夫妻、教體局局長吳茂勝夫妻、商糧經信局劉新建夫妻、財政局周新扉夫妻、營田鎮的易細宏夫妻、八港村的曹勇父子,甚至還有除了婆婆、嫂子外全家都在大堤上的聶平一家…他們關懷的是“小家”,

守護的是“大家”。在“小家”與“大家”的火花碰撞下,迸發出一股剛柔並濟的力量,足以讓這片無情風雨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