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延安黃陵經濟轉型升級成效凸顯 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前十縣

近日,陝西省縣域經濟和城鎮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黃陵縣、延川縣等十個縣被評為2016年度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前十縣。根據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監測指標及考核內容可以看出,

黃陵縣在經濟結構、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發展路子越走越寬,轉型步伐越邁越快,各個方面發展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2016年,黃陵縣突出穩中求進總基調和追趕超越新要求,以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實施“生態文明立縣、能源電力強縣、文化旅遊興縣、城鄉一體發展”戰略,主動適應新常態,

積極謀求新作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邁出了攻堅突破、追趕超越的一大步。全年完成生產總值95.84億元,增長7.3%;財政總收入16.33億元,增長13.1%;一般預算收入8.98億元,增長5.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85.53億元,增長1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4億元,增長10%;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9922元、11405元,增長7.7%和7.8%。

發展路子越走越寬。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委“追趕超越”要求,對標先進找差距、補短板,制定了全縣加快追趕超越實施方案,系統謀劃了追趕超越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做到追趕有目標、超越有物件。大力弘揚苦幹實幹的紅旗渠精神,憋足一口氣、拼著一股勁,爭資金、跑專案、促改革、破難題,全縣經濟社會正在發生一些標誌性、轉折性、趨勢性的變化,使發展步入了加速轉型、追趕超越的快車道。

轉型步伐越邁越快。堅定不移調結構、轉方式,《黃陵煤電基地規劃》進入《延安綜合能源規劃》,設計煤電裝機容量占到延安總量的40%,並與大唐電力、國電投陝西分公司等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以七大現代農業園區為引領,

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主線,加快蘋果產業轉型升級和翡翠梨、花卉、中蜂等特色產業發展,建成市級專業鎮3個、專業村6個。全力創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投資30多億元的黃帝陵景區遊客服務中心、潮塔古鎮等旅遊項目快速推進,黃帝文化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公祭民祭、跨年祈福等12項節會活動成功舉辦,來黃遊客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27%和28.9%。

群眾生活越過越好。始終把改善民生擺在最突出的位置,分類實施“九大脫貧工程”,全縣18個貧困村實現精准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9%。教育合作辦學模式向中小學推廣,縣醫院榮獲“全國最佳百姓放心示範醫院”稱號,患者縣內就醫率達到90%以上,城鄉居民醫保和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完善。文明創建和道德模範評選常態化開展,“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平安黃陵”建設持續深化,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成功創建為全國雙擁模範縣,群眾基本民生需求都得到了更高水準、最大可能的保障。

城鄉面貌越變越美。“一城兩區”建設取得新的突破,實施了一批供水供暖設施改造、景觀綠地、停車場等公共配套項目,大力推進梨園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連接新老城區的道路瓶頸全面打通,新區入住率大幅提高,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張寨、虎尾、康崖底棚改任務圓滿完成,東關片區棚戶區拆遷接近尾聲,創造了城市建設的“黃陵速度”。三級重點鎮、雙龍文化旅遊名鎮、8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成效明顯。黃店川道快速幹線二期等路網專案按計劃推進,南溝門水庫引水工程竣工,連達溝應急供水工程順利實現供水,城鄉環境面貌大幅改善,市民文明素質全面提升。

縣醫院榮獲“全國最佳百姓放心示範醫院”稱號,患者縣內就醫率達到90%以上,城鄉居民醫保和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完善。文明創建和道德模範評選常態化開展,“兩館一站”免費開放,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平安黃陵”建設持續深化,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成功創建為全國雙擁模範縣,群眾基本民生需求都得到了更高水準、最大可能的保障。

城鄉面貌越變越美。“一城兩區”建設取得新的突破,實施了一批供水供暖設施改造、景觀綠地、停車場等公共配套項目,大力推進梨園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連接新老城區的道路瓶頸全面打通,新區入住率大幅提高,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張寨、虎尾、康崖底棚改任務圓滿完成,東關片區棚戶區拆遷接近尾聲,創造了城市建設的“黃陵速度”。三級重點鎮、雙龍文化旅遊名鎮、8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成效明顯。黃店川道快速幹線二期等路網專案按計劃推進,南溝門水庫引水工程竣工,連達溝應急供水工程順利實現供水,城鄉環境面貌大幅改善,市民文明素質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