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探究:“學走路”“撓癢癢”“調動群眾鬥群眾”到底是在說什麼?

學習就是“學走路:沒有一個父母糊塗到不教孩子“學走路”,
但卻有多少老師不教學生“自主學習”呢?

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我們需進一步思考:為了“不需要教”,應該“怎樣教”?

故事:孩子問父母:蜜蜂為什麼能嗡嗡地飛,而蝴蝶卻飛起來沒有聲音呢?父母的態度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去一邊去,正忙著呢!二是:孩子啊!蜜蜂嗡嗡地飛是因為它的翅膀震動地快,而蝴蝶震動地慢啊!三是:拿起一張紙,慢慢地扇,然後快速的扇動,

讓孩子在觀察中體會空氣中物體振動的快與慢產生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思考:有知識,然後還得教會學生去學會觀察、思考,這才是一種好的處理方法。

教師發展的三個階段:講不清楚、講得清楚、不講清楚。知識不是老師講清楚的,而是學生想清楚的。學生只有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才能實現對知識的高水準理解。

教學就是“撓癢癢”:教學要撓到學生的“癢處”,也就是要“瞄準”學生的認知障礙,關注學生的困惑之處、疑問之處,否則會造成學生“癢的地方沒撓到,不癢的地方使勁兒撓,結果還是癢。”

課堂就是學生犯錯誤的地方。要實施開放式教學,暴露學生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思考:課堂上學生說真實的話與說正確的話哪個更有價值?

教師角色就是“挑動群眾鬥群眾”:課堂教學的關鍵是“交流——互動”,學生正是在群體互動、充分參與的過程中理解新知的。

在多向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做好“引導者”的四個關鍵字:選擇、調控、昇華、激勵;而做好“組織者和合作者”也有四個關鍵字:多傾聽、少打斷、高尊重、低控制。唯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