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大利好,經濟資料出現反彈,為何多數勞動群眾感受不到?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常態化發展,我國經濟增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放緩為中高速,同時,世界經濟面臨著復蘇壓力加大的現象,眾所周知的是,我國是製造業大國,號稱“世界工廠”,

拉動我國經濟增速重要的“一駕馬車”是出口,也正因為如此,我國經濟受到外部環境的制約較大,換句話說,只要世界經濟能夠復蘇,便能夠帶動我國出口貿易,從而拉動我國的經濟發展。

近年來,我國一直宣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去杠杆去產能的經濟政策,

從各項經濟資料反映來看,經濟改革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不過,如果說我國經濟已經觸底反彈的論調還為時尚早,經濟是一個週期性的長期觀察,在沒有長期穩定的增長來臨之際,都不能妄下結論。不過當前有重要經濟資料向好,為什麼廣大勞動群眾卻感受不到呢?

經濟資料向好,為什麼廣大勞動群眾沒有切身體會?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今年來我國進出口貿易顯著增長,同時,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明顯回升,(採購經理指數(PMI)已成為世界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評價指標和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錶),據官方統計,2017年6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中國6月財新製造業PMI 50.4,

高於預期的49.8,前值49.6(PMI指數50為榮枯分水線。當PMI大於50時,說明經濟在發展,當PMI小於50時,說明經濟在衰退)。

從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出,製造業發展在穩中向好,從具體資料來看,拉動本月資料向好的指數為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4%和53.1%,分別比上月上升1.0和0.8個百分點。

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2.0%和51.2%,分別高於上月1.3和1.2個百分點,且為年內最高!(小編認為這個指數是最為關鍵的,稍後講一下主要經濟體經濟資料可以印證)。

但是,廣大勞動群眾似乎並沒有感受到經濟穩中向好的狀態,這個可以理解,畢竟我國經濟並沒有全面復蘇,而且從經濟向好資料傳導給我們需要一個時間過程。而更重要的是,大型企業PMI指數擴張較快,

中性企業PMI為50.5%,低於上月0.8個百分點,而小型企業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能容納廣大勞動群眾就業的是部分中型企業以及絕大多數小型企業。

從資料中看出,中型企業及小型企業PMI指數是出現明顯回落的,這也意味著,製造業穩步向好的受益人更傾向於大型企業的勞動群體!從另一個層面講,我國採取的供給側改革及去產能經濟政策,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大宗商品原材料環節,而這些環節,誰壟斷著誰受益,不細講,你懂得!

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向好,能否帶動我國經濟?

今年來,美國經濟復蘇強勁,美聯儲持續加息,近段時間以來,歐洲,加拿大等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釋放鷹牌信號(貨幣政策有望不在寬鬆)。從數據上來看,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終值 57.4,創2011年4月以來新高。作為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 59.6,同樣創6年多來新高,主要受訂單數量增加推動,法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 54.8。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受制於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大,從資料中可以看出,當前與我國貿易往來緊密的經濟體已經出現明顯復蘇,這將有望進一步帶動我國出口新訂單,同時有望拉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希望這一向好的經濟表現不會過早的結束,也希望廣大勞動群眾能從中受益!

我國採取的供給側改革及去產能經濟政策,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大宗商品原材料環節,而這些環節,誰壟斷著誰受益,不細講,你懂得!

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向好,能否帶動我國經濟?

今年來,美國經濟復蘇強勁,美聯儲持續加息,近段時間以來,歐洲,加拿大等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釋放鷹牌信號(貨幣政策有望不在寬鬆)。從數據上來看,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終值 57.4,創2011年4月以來新高。作為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 59.6,同樣創6年多來新高,主要受訂單數量增加推動,法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 54.8。

我國是製造業大國,受制於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大,從資料中可以看出,當前與我國貿易往來緊密的經濟體已經出現明顯復蘇,這將有望進一步帶動我國出口新訂單,同時有望拉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希望這一向好的經濟表現不會過早的結束,也希望廣大勞動群眾能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