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豪丨中國“新四大發明”實力圈粉 德國青年致信默克爾:快在德國實現它!

阿福:希望德國政府能夠學習中國 打造“無現金社會”

阿福在信中說,他身邊的中國朋友很佩服德國的工程技術,也在學習德國提出的工業4.0概念,相信德國製造、德國品質,但是德國同樣需要學習中國正在打造的“無現金社會”。

在德國時,他從不敢不帶錢包和先進出門,而現在在中國,無論是打車還是在路邊買瓶水,甚至繳納水電煤氣費,都可以用手機支付。去年的杭州G20召開時,他甚至挑戰了一次“無現金日”,用無現金的方式從上海到杭州一日遊。

他的這段經歷發到網上後吸引了數千萬線民點贊。

最後,阿福寫到,希望德國政府能夠推動移動支付方式、無現金服務在德國的普及,讓德國民眾也能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

外國人眼中的“新四大發明”

其實除了便捷的移動支付方式,

還有一些“中式生活”的“必需品”也成為了外國人眼中的“新四大發明”,他們夢寐以求將這些東西帶回自己的國家。

一項調查顯示,最受在華生活的外國人歡迎的幾項“發明”為高鐵、網購、移動支付以及共用單車。

外國人這麼描述他們在中國的生活:

我坐過很多次高鐵。中國的基礎設施令我驚歎!

我的家幾乎在歐洲最東邊,如果我想去西邊的巴黎,距離相當於北京到上海,

我大概需要一個整天的時間才能到,但北京到上海只要半天。

我在網上買東西,可以直接送到家裡。如果歐洲有這樣的東西,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在屋裡不想出去的話,在網上就可以點外賣!

如果讓我選一個東西帶回國,我肯定會選擇移動支付,因為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現在出門都可以不要帶錢包,有手機就夠了,很方便。

中國的共用單車很方便,因為有時候你打不到的士或其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