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只做tech不做金融,馬雲釋放的新信號金融大佬們收到了嗎?

3月21日,市場傳出一個新消息,螞蟻金服宣佈旗下的螞蟻聚寶將向所有基金公司開放自運營平臺“財富號”。“財富號”的最大特點是開放了基金公司跟用戶直接觸達、溝通、銷售和服務的通道,

而以往理財平臺往往是不希望基金公司跟用戶繞過自己的。

螞蟻金服方面表示,財富號後續也會同時向銀行、保險、證券公司開放。除了螞蟻聚寶,螞蟻金服旗下的其他金融業務今年也會繼續向金融機構開放。螞蟻旗下的支付寶剛剛過完本命年,經歷了過去一年的焦急,似乎又重新找回了安安靜靜做創新的狀態。

成立不久的支付寶班委對外宣佈,支付寶早就決定不做社交,

未來只對兩件事感興趣,創新和開放。值得關注的是支付寶的班長同時也是螞蟻金服的CEO井賢棟,今年以來他對外說的最多的詞是“Techfin”。這一次,對整個螞蟻金服來和支付寶來說,不做社交也許不只是口頭的表態,而是尋找初心和認識自我之後的選擇。

不做社交,那做什麼?

其實,從這家公司的名字就可以找到答案,聚焦金融服務的主業,回歸金融和商業。

現在的螞蟻金服,

雖然體量和業務早已超出了支付平臺的範疇,但無論是核心的支付、資料和信用能力的發展,還是在普惠金融、國際化方面的努力,都沒有離開服務金融和商業這條主線。這才是螞蟻最擅長的事,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拋開狹隘的比拼社交思維,會發現金融服務的市場和機會足夠大,何況還有數量更大的線下市場、急需進行互聯網改造的傳統行業,足以容得下更多像螞蟻金服一樣體量的公司。

螞蟻金服為什麼要開放?

市場那麼大,沒有一家公司能把生意都做完。從行業發展看,開放也是大勢所趨。世界上所有的互聯網巨頭,無論是國外的穀歌、亞馬遜,還是國內的騰訊、百度,都在朝著開放平臺的方向發展。

開放共用本身就是互聯網的重要特徵。按照馬雲的“50年理論”,幾乎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是50年時間,前20年是技術公司的競爭,

後30年技術完全進入社會應用。互聯網革命剛剛經歷了20多年,誕生了很多了不起的企業。作為大的互聯網公司,在未來的30年,如果不把自己的技術、資源和懂得的一切方法變成普惠讓社會分享,是很難走得更長遠的。

早在2014年,支付寶就推出了開放平臺,從2016年8月上線的螞蟻金服開放平臺,到宣佈開放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向行業和生態夥伴開放各個領域的技術和能力,

螞蟻金服正在對外傳遞出全面開放的決心和努力。

此外,螞蟻金服也在推進全球開放,傳遞中國科技金融的全球影響力和價值。比如將螞蟻模式輸出給印度的移動支付公司Paytm,幫助其成為世界第四及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去年7月啟動“Alipay+”,向海外合作夥伴開放支付、跨境O2O、資料運營等基礎能力。

螞蟻對外宣稱的目標,是計畫在10年內,為全球20億用戶及2000萬中小企業提供普惠服務。

“Tech&fin”:次序怎麼排大有講究

如今Fintech(金融科技)已經變成一個熱門詞彙,指的似乎就是螞蟻金服所代表的行業。但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在多個場合表示,更願意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來定義自己。

井賢棟解釋說,金融的核心是管理風險, “Techfin”是用技術,資料能力去助力金融,去服務那些普通消費者、普通商戶,去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幫助它們全面升級。

金融行業的人普遍認為互聯網公司很會包“概念”,並多少會為此感到不爽。但井賢棟對Techfin的提法和定位絕對不是為了包概念,這個說法恰恰在告訴金融行業,螞蟻金服的定位是技術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螞蟻金服希望跟金融行業合作共贏。

在21日的螞蟻聚寶財富號開放的媒體發佈上,螞蟻金服方面再次強調:螞蟻金服未來只做tech(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服務),這是在進一步明確自身釋放的信號。

螞蟻的百寶箱裡還有那些“武器”

回歸金融服務主業,就進入了螞蟻最擅長的領域,螞蟻金服工具箱裡的武器,還有很多。

以這次螞蟻聚寶向金融機構的開放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基金公司為什麼需要螞蟻的開放,能從這裡得到什麼。平臺(也就是海量用戶和使用者觸達能力)、資料和技術是螞蟻的三張王牌。

以前的基金公司和理財工具,看起來很智慧,服務也很多樣,都號稱可以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但因為這些判斷大多是基於資產端的,對用戶的瞭解其實是模糊的,並不知道自己的使用者有什麼特徵、有哪些具體的需求。

螞蟻金服有數以億計的實名使用者,通過資料分析,可以提供精准的用戶畫像和標籤,實現真正的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再加上螞蟻平臺海量的用戶觸達能力、豐富的行銷工具和運營策略,可以使基金公司從傳統的超市賣場,變成可以一對一精准服務的理財顧問,讓普通用戶也能享受超級貴賓式的金融服務。

除了基金公司,這次螞蟻聚寶財富號宣佈開放的範圍還包括了銀行,這是一個更強的信號,但具體怎麼實現還要看後面的效果。螞蟻金服人士在現場表示,“財富號”的開放只是今年螞蟻向金融行業開放的一個開始,後面還有大動作。可以看出,螞蟻金服要拿出全部“壓箱底”的技術和能力,顯示全面開放的決心和勇氣。

忘掉要不要做社交的糾結吧,這個世界沒看到哪個國家認為社交是社會和經濟的基石的,但金融卻絕對是。理順在金融行業的位置和關係,一起把金融的蛋糕做大,這才是支撐螞蟻金服全球頭號獨角獸的根本所在。

“Tech&fin”:次序怎麼排大有講究

如今Fintech(金融科技)已經變成一個熱門詞彙,指的似乎就是螞蟻金服所代表的行業。但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在多個場合表示,更願意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來定義自己。

井賢棟解釋說,金融的核心是管理風險, “Techfin”是用技術,資料能力去助力金融,去服務那些普通消費者、普通商戶,去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幫助它們全面升級。

金融行業的人普遍認為互聯網公司很會包“概念”,並多少會為此感到不爽。但井賢棟對Techfin的提法和定位絕對不是為了包概念,這個說法恰恰在告訴金融行業,螞蟻金服的定位是技術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螞蟻金服希望跟金融行業合作共贏。

在21日的螞蟻聚寶財富號開放的媒體發佈上,螞蟻金服方面再次強調:螞蟻金服未來只做tech(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服務),這是在進一步明確自身釋放的信號。

螞蟻的百寶箱裡還有那些“武器”

回歸金融服務主業,就進入了螞蟻最擅長的領域,螞蟻金服工具箱裡的武器,還有很多。

以這次螞蟻聚寶向金融機構的開放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基金公司為什麼需要螞蟻的開放,能從這裡得到什麼。平臺(也就是海量用戶和使用者觸達能力)、資料和技術是螞蟻的三張王牌。

以前的基金公司和理財工具,看起來很智慧,服務也很多樣,都號稱可以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但因為這些判斷大多是基於資產端的,對用戶的瞭解其實是模糊的,並不知道自己的使用者有什麼特徵、有哪些具體的需求。

螞蟻金服有數以億計的實名使用者,通過資料分析,可以提供精准的用戶畫像和標籤,實現真正的個性化、定制化服務。再加上螞蟻平臺海量的用戶觸達能力、豐富的行銷工具和運營策略,可以使基金公司從傳統的超市賣場,變成可以一對一精准服務的理財顧問,讓普通用戶也能享受超級貴賓式的金融服務。

除了基金公司,這次螞蟻聚寶財富號宣佈開放的範圍還包括了銀行,這是一個更強的信號,但具體怎麼實現還要看後面的效果。螞蟻金服人士在現場表示,“財富號”的開放只是今年螞蟻向金融行業開放的一個開始,後面還有大動作。可以看出,螞蟻金服要拿出全部“壓箱底”的技術和能力,顯示全面開放的決心和勇氣。

忘掉要不要做社交的糾結吧,這個世界沒看到哪個國家認為社交是社會和經濟的基石的,但金融卻絕對是。理順在金融行業的位置和關係,一起把金融的蛋糕做大,這才是支撐螞蟻金服全球頭號獨角獸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