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非洲最有錢的十個國家排名,人均GDP厲害了!

非洲(拉丁文:Africa),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之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縱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0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

同時也是人口第二大洲(約12億)。

非洲是世界古人類和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西元前4000年便有最早的文字記載。非洲北部的埃及是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

自1415年西班牙佔領休達,歐洲列強開始進行對非洲殖民統治,約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達到巔峰,約有95%非洲領土遭到列強瓜分,資源長期遭到掠奪。1847年後殖民地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結束。

由於長期種族衝突、熱帶疾病叢生、工業化引發的環境破壞,從前西方殖民主義,獨立後腐敗政權,使非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世界經濟發展水準最低的一個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

通常所說非洲人指的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尼格羅人種非洲居民,即非洲黑人。

1.赤道幾內亞(資源國家)人均GDP:20200美元人口:67萬轉載百度百科:赤道幾內亞(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 Guinea Ecuatorial),中部非洲西部的國家之一。赤道幾內亞的經濟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的出口產品是可哥,其次為咖啡。該國長期以來被列入世界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但是1996年在赤道幾內亞領海內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此後該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均GDP已經超過2萬美元。

但是,絕大多數石油收入被政府要員及執政集團掌握,因此該國國民總體經濟收入仍然處於貧困狀態。

2塞席爾(旅遊國家)人均GDP:11170人口:84萬轉載百度百科:塞席爾,全名塞席爾共和國(Republic of Seychelles),是坐落在東部非洲印度洋上的一群島國家。1976年6月29日塞席爾宣告獨立,

成立塞席爾共和國,屬英聯邦成員。塞席爾居民90%信奉天主教,8%信奉新教,其餘信奉伊斯蘭教、印度教或其它宗教。塞席爾經濟情況很不發達,工農業基礎非常薄弱,一般人民以農漁為業,並養有許多家禽家畜。其他方面的國家收入,就大部份依賴入境觀光客的消費。2011年,塞席爾邀請中國在馬埃島設立軍事基地,以加強打擊海盜。中方對此回應表示會考慮在塞席爾和其他國家的合適港口進行補給或休整。
2013年5月5日至5月6日,外交部副部長謝杭生訪問塞席爾,並代表中國政府與塞方簽署了兩國互免簽證協定。

3.加蓬(資源國家)人均GDP:10653美元人口:150萬轉載百度百科:加蓬共和國位於非洲中部西海岸,橫跨赤道線。東、南與剛果相連,北與喀麥隆接壤,西北與赤道幾內亞毗鄰,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公里。自從1960年8月17日脫離法國統治獨立以來,加蓬共和國共經歷了3屆總統的統治。在90年代早期,加蓬提出了多政黨制度和一部新民主憲法旨在主張選舉過程更加透明化,並且對許多的政府機構進行了改革。低人口密度加上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外國的個人投資説明加蓬成為區域內最繁榮的國家,其人類發展指數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裡最高的。加蓬的主要出口☆禁☆交易夥伴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而進口來源國主要是法國。

4.利比亞(資源大國)人均GDP:10530美元人口:617萬轉載百度百科: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英語:State of Libya)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尼日爾、阿爾及利亞跟突尼斯相鄰。面積175.95萬平方公里。利比亞地區曾先後屬於古羅馬、阿拉伯帝國及奧斯曼帝國;1912年義大利戰勝奧斯曼帝國,利比亞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二戰後,利比亞於1951年獨立,建立了聯邦制的利比亞聯合王國,1963年取消聯邦制,改名利比亞王國;1969年,反對君主制的利比亞綠色革命爆發,革命的發動者自由軍官組織領導人卡紮菲成為利比亞元首,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後幾次易名,但政權實質未變;2011年,爆發反對卡紮菲政權的利比亞內戰,卡紮菲政權覆滅,反對派改利比亞國號為“利比亞”;2013年,利比亞內戰後組建的新政府又改國號為“利比亞國”。ps:大家還記得利比亞內亂前神奇的綠色國旗麼、、我印象以前利比亞人均GDP有打到過11萬人民幣(以前自己很無聊把美中繼資料全換成人民幣,那時候匯率是6.35)

5.波札那(資源大國)人均GDP:9688美元人口:223萬轉載百度百科:博茲瓦納,又譯為波劄那,正式全名為波札那共和國(波札那語:Lefatshe la Botswana),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全國國境皆為乾燥的臺地地形,南鄰南非,西邊為納米比亞,東北與辛巴威接壤,其國土北端只有在維多利亞瀑布附近與尚比亞接觸到些許。博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以鑽石業、養牛業和新興的製造業為支柱產業。但是,疾病仍然嚴重威脅著該國的社會經濟安全,波札那也是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ps:愛滋病感染率世界第一,人均GDP比中國高,這特麼又是開掛的?

6.模里西斯(旅遊國家)人均GDP:8654美元人口:128萬模里西斯共和國為非洲東部一島國,位於印度洋西南方,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里,與非洲大陸相距2,200公里。作為火山島國,模里西斯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島上地貌千姿百態,沿海是狹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景色頗為壯觀。整個國土由模里西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經歷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國殖民統治後,於1968年3月12日脫離英國殖民獲得獨立,島上亦有不少華人。模里西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鳥的地方,但該鳥已於17世紀末絕種。在非洲國家中,只有模里西斯、利比亞和塞席爾的人類發展指數被評為“高”級別。

7.南非(綜合實力較強國家)人均GDP:7811美元人口:4932萬轉載百度百科:南非地處南半球,有“彩虹之國”之美譽,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接壤。東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亞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南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國民在非洲擁有很高的生活水準,南非的經濟相比其他非洲國家是相對穩定性的。南非財經、法律、通訊、能源、交通業發達,擁有完備的硬體基礎設施和股票交易市場,黃金、鑽石生產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採礦等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南非還是非洲最安全的國家。擁有三個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為普利托里亞(現已更名為茨瓦內),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議會所在地)為開普敦。

8.埃及(綜合實力較強國家)人均GDP:6782美元人口:9455萬轉載百度百科: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埃及也是一個非洲的強國,綜合實力在非洲僅次於南非,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埃及境內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例如國際知名的金字塔、帝王穀。雖然埃及在非洲和中東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但埃及的經濟卻不樂觀,全國大部分人在貧窮以下。尤其是2011年初以來的動盪局勢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埃及擁有出生率非常的高,也導致了大約1000萬人沒有登記在冊,歐洲專家估計,埃及人口可能已經有9000萬甚至達到1億人口。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在埃及也被廣泛使用。ps:除了最後埃及內亂,我保證埃及是非洲最正常的國家,大家可以去穀歌地球看看尼三角地區

9.安哥拉(資源大國)人均GDP:5924美元人口:2070萬轉載百度百科: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魯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尚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安哥拉經濟以農業與礦產為主,也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于卡賓達的濱海地帶。食品加工、造紙、水泥及紡織等工業也比較成熟。安哥拉國力因石油生產而快速成長。該國地大物博,國土富饒,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沿岸共蘊藏了超過131億桶的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安哥拉的經濟潛力非常高,它很有潛力成為將來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作為葡萄牙曾經的屬地,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10.納米比亞(資源國家)人均GDP:5828美元人口:240萬轉載百度百科: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尚比亞,東連波札那,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乾旱少雨,屬亞熱帶、半沙漠性氣候。該國分為13個行政區和50個地方政府,首都溫荷克(Windhoek)。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從南非統治下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北與喀麥隆接壤,西北與赤道幾內亞毗鄰,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800公里。自從1960年8月17日脫離法國統治獨立以來,加蓬共和國共經歷了3屆總統的統治。在90年代早期,加蓬提出了多政黨制度和一部新民主憲法旨在主張選舉過程更加透明化,並且對許多的政府機構進行了改革。低人口密度加上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外國的個人投資説明加蓬成為區域內最繁榮的國家,其人類發展指數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裡最高的。加蓬的主要出口☆禁☆交易夥伴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而進口來源國主要是法國。

4.利比亞(資源大國)人均GDP:10530美元人口:617萬轉載百度百科: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英語:State of Libya)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尼日爾、阿爾及利亞跟突尼斯相鄰。面積175.95萬平方公里。利比亞地區曾先後屬於古羅馬、阿拉伯帝國及奧斯曼帝國;1912年義大利戰勝奧斯曼帝國,利比亞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二戰後,利比亞於1951年獨立,建立了聯邦制的利比亞聯合王國,1963年取消聯邦制,改名利比亞王國;1969年,反對君主制的利比亞綠色革命爆發,革命的發動者自由軍官組織領導人卡紮菲成為利比亞元首,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後幾次易名,但政權實質未變;2011年,爆發反對卡紮菲政權的利比亞內戰,卡紮菲政權覆滅,反對派改利比亞國號為“利比亞”;2013年,利比亞內戰後組建的新政府又改國號為“利比亞國”。ps:大家還記得利比亞內亂前神奇的綠色國旗麼、、我印象以前利比亞人均GDP有打到過11萬人民幣(以前自己很無聊把美中繼資料全換成人民幣,那時候匯率是6.35)

5.波札那(資源大國)人均GDP:9688美元人口:223萬轉載百度百科:博茲瓦納,又譯為波劄那,正式全名為波札那共和國(波札那語:Lefatshe la Botswana),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全國國境皆為乾燥的臺地地形,南鄰南非,西邊為納米比亞,東北與辛巴威接壤,其國土北端只有在維多利亞瀑布附近與尚比亞接觸到些許。博是非洲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以鑽石業、養牛業和新興的製造業為支柱產業。但是,疾病仍然嚴重威脅著該國的社會經濟安全,波札那也是全球愛滋病感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ps:愛滋病感染率世界第一,人均GDP比中國高,這特麼又是開掛的?

6.模里西斯(旅遊國家)人均GDP:8654美元人口:128萬模里西斯共和國為非洲東部一島國,位於印度洋西南方,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里,與非洲大陸相距2,200公里。作為火山島國,模里西斯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島上地貌千姿百態,沿海是狹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景色頗為壯觀。整個國土由模里西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經歷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國殖民統治後,於1968年3月12日脫離英國殖民獲得獨立,島上亦有不少華人。模里西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鳥的地方,但該鳥已於17世紀末絕種。在非洲國家中,只有模里西斯、利比亞和塞席爾的人類發展指數被評為“高”級別。

7.南非(綜合實力較強國家)人均GDP:7811美元人口:4932萬轉載百度百科:南非地處南半球,有“彩虹之國”之美譽,位於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抱,陸地上與納米比亞、波札那、賴索托、辛巴威、莫三比克和史瓦濟蘭接壤。東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亞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南非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國民在非洲擁有很高的生活水準,南非的經濟相比其他非洲國家是相對穩定性的。南非財經、法律、通訊、能源、交通業發達,擁有完備的硬體基礎設施和股票交易市場,黃金、鑽石生產量均占世界首位。深井採礦等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南非還是非洲最安全的國家。擁有三個首都: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為普利托里亞(現已更名為茨瓦內),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為布隆方丹,立法首都(議會所在地)為開普敦。

8.埃及(綜合實力較強國家)人均GDP:6782美元人口:9455萬轉載百度百科: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埃及也是一個非洲的強國,綜合實力在非洲僅次於南非,是非洲第三大經濟體。埃及境內擁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例如國際知名的金字塔、帝王穀。雖然埃及在非洲和中東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但埃及的經濟卻不樂觀,全國大部分人在貧窮以下。尤其是2011年初以來的動盪局勢對國民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埃及擁有出生率非常的高,也導致了大約1000萬人沒有登記在冊,歐洲專家估計,埃及人口可能已經有9000萬甚至達到1億人口。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在埃及也被廣泛使用。ps:除了最後埃及內亂,我保證埃及是非洲最正常的國家,大家可以去穀歌地球看看尼三角地區

9.安哥拉(資源大國)人均GDP:5924美元人口:2070萬轉載百度百科:安哥拉位於非洲西南部,首都魯安達,西濱大西洋,北及東北鄰剛果民主共和國,南鄰納米比亞,東南鄰尚比亞,另有一塊外飛地卡賓達省與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相鄰。安哥拉經濟以農業與礦產為主,也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于卡賓達的濱海地帶。食品加工、造紙、水泥及紡織等工業也比較成熟。安哥拉國力因石油生產而快速成長。該國地大物博,國土富饒,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沿岸共蘊藏了超過131億桶的石油,內陸也有出產鑽石。安哥拉的經濟潛力非常高,它很有潛力成為將來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作為葡萄牙曾經的屬地,其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10.納米比亞(資源國家)人均GDP:5828美元人口:240萬轉載百度百科:納米比亞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Namibia)位於非洲西南部,北靠安哥拉和尚比亞,東連波札那,南接南非。海拔1000-2000米,乾旱少雨,屬亞熱帶、半沙漠性氣候。該國分為13個行政區和50個地方政府,首都溫荷克(Windhoek)。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從南非統治下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