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窗前、走廊被舊家電“霸佔” 業主經商占地惹民怨

一樓是飯店,樓上的居民跟著聞油煙味兒;一樓是超市,樓上的居民被高音喇叭鬧。如果一樓是修電器的、收廢品的,會怎麼樣?

據住在澳龍社區的居民說,一樓修家電,樓前公共區域就得被徵用,

過往行人只能繞行;一樓收廢品,被佔用的不僅是樓前,還有樓道。

7月4日,記者來到該社區,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窗前、走廊被舊家電佔用。

居民擔心安全

住在澳龍社區B01號樓的居民張女士反映,一單元一樓的居民,開了一家電器修理店。為了方便,

將窗戶改成了門。

雖然之前,有鄰居向物業部門反映過,但卻未見有人來阻止。而且,一樓將窗戶改成門的,不僅這一家。樓內走廊是六七家共用,就如筒子樓一樣。

而這戶修家電的居民,不僅在走廊裡安裝了鐵拉門,還將樓前的步道板占為己用,將舊電器等擺放在步道板上。

張女士說,這些舊家電有的被換了零件後出售,有的只是拆零件,一直堆在那裡。

現在天干氣躁的,

萬一在這裡堆放時間長了,發生自燃或被人從樓上扔易燃品引燃怎麼辦?

“本來是居民樓,現在成了堆放舊家電的地方,咋就沒人為居民的安全考慮一下?”張女士說。

同時,住在C04號樓的居民王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們單元一樓的居民,也是修理電器的,雖然沒有掛牌,但樓前空地都被占著,擺滿了舊電器、床、輪胎等。

王先生說,因為樓前堆放的物品多,有些時間太長了,竟給了老鼠安身之所。

一次,他帶著孩子回家,剛走到單元門前,一隻大老鼠從他腳邊沖過去,別說孩子,就連王先生當時都被嚇了一跳。

王先生認為,不管鄰居是回收或者是維修舊家電,都不該將樓前公共場地和走廊占為己用。

同時,為了鄰居們的安全,更不能將這些回收的舊家電長期堆放在居民樓前。一旦發生著火等情況,樓裡住的有老人有孩子,出了事兒再想挽救就晚了。

占地者沒覺得影響別人

7月4日,在澳龍社區B01號樓前,記者看到將舊家電擺上步道板的一樓維修店。

樓前,有一張黑色的大網,擋在一二樓之間。網下,堆放著冰箱、冰櫃、空調等舊家電。

舊家電不但佔據了一樓門前,還將人行道也占滿了。

透過擺放舊家電之間的過道,能看見一扇由窗戶改成的門,從外觀看,改造的時間不太長。

走進旁邊的單元,走廊裡黑乎乎一片,左側走廊內有五六扇房門。

可能是天氣悶熱,走廊內飄散著一股餿味。

走廊右側,有一扇鐵拉門,是舊家電維修的後門。旁邊的牆壁上,張貼著維修範圍的廣告。

家電維修的工作人員,對於居民反映的問題沒覺得算回事兒。

“這道兒也沒全擋上,再說,屋前的地方,本來就是我的,我想咋用就咋用,我也沒把東西擺到別人家的門口。”工作人員說。

在C04號樓前,記者看到堆放在一樓窗前的飲水機、冰箱、冰櫃、床墊、輪胎等。

一進走廊,一個冰箱貼著牆壁,擺在單元樓內。

在4單元裡,幾張床、床墊及一張沙發,靠牆而立。

鄰居們說,他們已經習慣走廊被當成“儲藏室”了,就是晚上回來時,走路要格外小心,擔心不慎撞上床腳或絆到沙發等。

二樓的居民說,這些舊家電如果僅是暫時放在這裡,鄰居們不能說啥,但一直這麼堆放著,就不太合適了。畢竟舊物容易招引老鼠、蟲子,尤其現在是夏天,都開窗開門。還需大家共同維護居住環境,才能住得都舒心。

大慶晚報記者谷淑敏

一進走廊,一個冰箱貼著牆壁,擺在單元樓內。

在4單元裡,幾張床、床墊及一張沙發,靠牆而立。

鄰居們說,他們已經習慣走廊被當成“儲藏室”了,就是晚上回來時,走路要格外小心,擔心不慎撞上床腳或絆到沙發等。

二樓的居民說,這些舊家電如果僅是暫時放在這裡,鄰居們不能說啥,但一直這麼堆放著,就不太合適了。畢竟舊物容易招引老鼠、蟲子,尤其現在是夏天,都開窗開門。還需大家共同維護居住環境,才能住得都舒心。

大慶晚報記者谷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