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甯鋼——設計改變生活

如何全力實施“三個五”戰略行動,打造一座與世界對話的城市,建設“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景德鎮樣本?日前,記者專訪了享有“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榮譽稱號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甯鋼教授。

寧鋼是個爽快人,簡單寒暄之後,我們的對話直奔主題。

記者:前不久,記者在景德鎮陶瓷大學看到設計藝術學院2017年本科畢業生的設計作品展,主題也很有意思,叫“發現景德鎮”,從展覽的作品來看,學生們極富個性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展現了景德鎮的古往今來和民俗風物,很有特色和品位。

寧鋼:我們陶大每年都要舉辦設計、陶瓷等專業畢業生主題設計作品展覽。

如何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讓時代發展的觸角及時延伸到我們的教學與實踐中,更好的服務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一直是我們在積極探索的一個課題,並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條路要繼續穩步走下去。

記者:景德鎮最近被國家列為江西省唯一一個“雙修”城市,如何策應國家戰略,做好“雙修”工作,請談談您的看法。

寧鋼:景德鎮被國家列為“雙修”城市,

有歷史的必然也有現實的可能。我們知道,千年瓷都,制瓷精湛,瓷動世界,同時生態環境又這麼好,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生態修復和老城修復工作,如禦窯廠國家遺址公園修復工程、陶溪川工業遺存的保護利用、西河濕地公園的保護建設等,無不彰顯景德鎮的“貴”氣與“霸”氣,它們都是講述江西故事的平臺、傳播中國聲音的視窗。

記者:最近昌江區打造荷塘鄉的農墾文化和生態旅遊文化,

您帶領學校師生參加了“秀美荷塘”民宿設計大賽,可見您對設計的厚愛。

寧鋼:昌江區借荷塘墾殖場建場60周年這個契機,以弘揚“荷塘精神”、提升鄉村環境為抓手,著力打造農墾、紅色、生態旅遊,為一鄉百姓造福。我去荷塘一看,山美水美人更美,還有紅色和農墾的故事。昌江區邀請我們參加設計,我覺得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訓動手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為新農村建設、精准扶貧找到落腳點,何樂而不為呢!

記者:聽說你們在籌備成立昌南設計協會,請說說您的想法。

寧鋼:昌江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在環境整治戰役中搞好設計工作,在他們的動議下,我有了成立設計協會的想法。設計改變生活,設計改變城鄉,已經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了。我們搞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都要提倡設計先行,不要盲目和隨意去建設。昌南設計協會,就是想為廣大設計工作者和院校師生搭建一個平臺,共同探討設計新理念、新方法,更好地為瓷都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貢獻大家的聰明才智。

記者:您對設計是怎麼理解的?

寧鋼:設計的概念是把一種設想經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畫,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景德鎮可以稱為是設計之都,陶瓷文明上千年,從古至今經久不衰,都是設計在起作用。古代皇帝喜歡什麼禦瓷,要設計;百姓喜歡什麼器物,要設計;建國以來“十大瓷廠”生產出來的那麼多獻禮瓷、紀念瓷都是設計出來的。所以說,景德鎮歷來都不缺設計,今天更是如此。但實踐中,許多人對設計的理解有誤區,設計出不少花裡胡哨的東西,脫離實際脫離生活。我認為,設計就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設計是去繁從簡,是做減法,是簡約。讓人們看得懂、看得明白,從設計的符號裡讀得到歷史、文化、生活、民俗、風情等,並讓人們記住,那就是一個成功的設計。我希望設計的理念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瓷都發展的方方面面。

昌南設計協會,就是想為廣大設計工作者和院校師生搭建一個平臺,共同探討設計新理念、新方法,更好地為瓷都綠色和諧可持續發展貢獻大家的聰明才智。

記者:您對設計是怎麼理解的?

寧鋼:設計的概念是把一種設想經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畫,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景德鎮可以稱為是設計之都,陶瓷文明上千年,從古至今經久不衰,都是設計在起作用。古代皇帝喜歡什麼禦瓷,要設計;百姓喜歡什麼器物,要設計;建國以來“十大瓷廠”生產出來的那麼多獻禮瓷、紀念瓷都是設計出來的。所以說,景德鎮歷來都不缺設計,今天更是如此。但實踐中,許多人對設計的理解有誤區,設計出不少花裡胡哨的東西,脫離實際脫離生活。我認為,設計就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設計是去繁從簡,是做減法,是簡約。讓人們看得懂、看得明白,從設計的符號裡讀得到歷史、文化、生活、民俗、風情等,並讓人們記住,那就是一個成功的設計。我希望設計的理念融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瓷都發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