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推拿科程肖芳:夏季刮痧妙處多!最適合愛吹空調不愛運動的你!

盛夏,正是中暑、空調病、腸胃炎、感冒、腰背酸痛等疾病的高發期。此時,不妨刮刮痧,既有保健作用又能治病。

近代著名中醫外治家吳尚先對刮痧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提到“陽痧腹痛,

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鹹在於背,刮之則邪氣隨降,病自松解”。

運用刮痧療法,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結成像米粒樣的紅點為止,通過發汗使汗孔張開,痧毒隨即排出體外,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刮痧通過牛角、玉石、火罐等器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

既起預防保健作用,又能治療疾病。其具體作用機制,包含排毒、散瘀、祛邪、調整等。

對於平時不愛運動、喜歡吹空調的人,刮痧可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化解濕氣,促進血液迴圈。

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表現為風寒痹症者,有立竿見影之效。

日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不同部位對症刮痧,效果不同

刮背部,解暑氣

背部脊柱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俞穴,為內臟氣血輸注之處,刺激背部臟腑俞穴,對五臟六腑的精氣有直接的調節作用。

根據神經分佈和經絡腧穴的特點,通過上下刮拭的形式,達到疏通經絡、驅邪散熱、提高人體抵抗力的功能,不僅可以祛風泄熱,還可以調理全身整體功能。

刮頭部,提神醒腦

頭部是全身陽經彙聚的地方。

清晨起床後,用刮痧梳刮拭頭部,能振奮陽氣,使人神清氣爽。

方法是以頭頂的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至頭皮有熱感,如果有疼痛點,可在此點上反復刮拭 5 至 10 次。

刮腳底,緩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臨睡前刮拭腳底,有助於促進睡眠,緩解頭痛。

方法是先從腳掌到腳後跟方向全腳底刮拭,刮熱後再用刮痧板單角刮拭腳心中央的湧泉穴。

刮腹部,能通便

長期便秘不但會影響消化吸收功能,還會使機體吸收毒素。

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從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內臟下垂,應由下向上刮拭。

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過眼保健操,對其中的幾個穴位也非常熟悉。

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對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先用刮痧梳點按睛明穴,然後以睛明穴為起點,外眼角為終點,分別從上眼眶和下眼眶兩個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圍的經絡氣血運行,

緩解視疲勞、乾澀。

刮痧手法有哪些

1、 病人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並用溫水洗淨局部。

2、用邊緣光滑的湯匙(或調羹、銅幣等)蘸上麻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或清水均可),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單向重複地刮。

3、刮痧順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體中間刮向兩側,或每次都由內向外,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即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5、 每一部位可刮2 ~4條或4~8 條“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條或弧形。

6、 應用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處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裡、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處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療效果外,還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需要注意的是:

刮痧過程中要消耗水分,患者在刮痧前可先飲 1杯水;刮痧後,再喝杯溫開水,以利於代謝廢物從尿中排出。

夏天刮痧時,不可在電風扇及冷空調下進行,以免風寒入侵,加重病情。刮痧以出痧為度,但不可強求出痧。

刮痧的作用

1、活血祛瘀

2、調整陰陽

3、舒筋通絡

4、資訊調整

5、排除毒素

6、行氣活血

刮痧雖好,這些人不能用

1、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

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若有潰瘍,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

由於刮痧會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

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婦

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

5、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

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6、下肢靜脈曲張患者

此類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應謹慎,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手法儘量放輕。

本專欄為《推拿學堂》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推拿科提供,每週四定期推出養生推拿等中醫藥科普知識。

推拿科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區中醫院)推拿科(疼痛科)以中醫經典理論和現代疼痛治療三階梯模式為基礎,繼承和發揚中醫特色,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疼痛診療模式,結合現代西醫學理論和技術,診治各種疼痛性疾病,並成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深圳疼痛診療示範基地”、“宮廷理筋術傳人長信團隊工作站”,為群眾提供優質就醫服務,不出家門口就能看名中醫。

特色治療:科室除了運用神經阻滯、射頻(熱凝)治療、臭氧治療、微創介入治療等國內最新的西醫尖端科技,還運用中西醫結合的“套管針”、“內熱針”,結合傳統的針灸、推拿、整脊、中藥內服外敷、中藥薰藥等中醫適宜技術,充分結合頸椎和腰椎的電動牽引、日本超級光疼痛治療儀、電腦中頻治療儀、高頻治療儀和超短波等物理治療方法,分級、分期、立體、有機的綜合治療疼痛性疾病。

宮廷理筋術:“宮廷理筋術”注重中醫整體觀念,以四診、八綱、臟腑、經絡、筋骨、氣血的理論進行辨證施治。在辨證過程中,特別注重臟腑與其所主筋骨、氣血的相互關係。臨床中根據“筋以柔韌為常”的觀念,在施治中順其生理,以柔治剛。

治療範圍:頸椎病、頸源性頭痛、肩周炎、胸椎小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膝關節骨性關節病、網球肘、四肢扭傷等多種常見軟組織損傷類及骨關節類疾患。

運營人員:廖峰

或每次都由內向外,不得來回刮動。每次每處大約需刮20下左右,皮膚出現深紅色斑條即止。

4、刮痧部位通常只在病人背部或頸部兩側。根據病情需要,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刮痧。也可按照病情需要選擇適合的部位刮痧。

5、 每一部位可刮2 ~4條或4~8 條“血痕”。按部位不同,“血痕”可刮成直條或弧形。

6、 應用較小的刮匙,可在穴位處刮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裡、天突、曲池及背部的一些腧穴。在穴位處刮痧,除了具有刮痧本身的治療效果外,還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

需要注意的是:

刮痧過程中要消耗水分,患者在刮痧前可先飲 1杯水;刮痧後,再喝杯溫開水,以利於代謝廢物從尿中排出。

夏天刮痧時,不可在電風扇及冷空調下進行,以免風寒入侵,加重病情。刮痧以出痧為度,但不可強求出痧。

刮痧的作用

1、活血祛瘀

2、調整陰陽

3、舒筋通絡

4、資訊調整

5、排除毒素

6、行氣活血

刮痧雖好,這些人不能用

1、患有皮膚潰瘍等皮膚病

因為刮痧要刮皮膚表層,若有潰瘍,容易破裂感染,加重病情。

2、患有血友病或白血病

由於刮痧會使局部充血,血小板少者應慎刮。

3、需要刮痧的部位有外傷

比如手臂挫傷、背部破皮或腿部骨折等。

4、孕婦

特別是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能刮痧,否則容易引起流產。

5、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腫等患者

這些人刮痧易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6、下肢靜脈曲張患者

此類人群最好不刮痧,若要刮痧也應謹慎,刮拭方向應從下向上,手法儘量放輕。

本專欄為《推拿學堂》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推拿科提供,每週四定期推出養生推拿等中醫藥科普知識。

推拿科簡介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區中醫院)推拿科(疼痛科)以中醫經典理論和現代疼痛治療三階梯模式為基礎,繼承和發揚中醫特色,建立適應中國國情的疼痛診療模式,結合現代西醫學理論和技術,診治各種疼痛性疾病,並成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深圳疼痛診療示範基地”、“宮廷理筋術傳人長信團隊工作站”,為群眾提供優質就醫服務,不出家門口就能看名中醫。

特色治療:科室除了運用神經阻滯、射頻(熱凝)治療、臭氧治療、微創介入治療等國內最新的西醫尖端科技,還運用中西醫結合的“套管針”、“內熱針”,結合傳統的針灸、推拿、整脊、中藥內服外敷、中藥薰藥等中醫適宜技術,充分結合頸椎和腰椎的電動牽引、日本超級光疼痛治療儀、電腦中頻治療儀、高頻治療儀和超短波等物理治療方法,分級、分期、立體、有機的綜合治療疼痛性疾病。

宮廷理筋術:“宮廷理筋術”注重中醫整體觀念,以四診、八綱、臟腑、經絡、筋骨、氣血的理論進行辨證施治。在辨證過程中,特別注重臟腑與其所主筋骨、氣血的相互關係。臨床中根據“筋以柔韌為常”的觀念,在施治中順其生理,以柔治剛。

治療範圍:頸椎病、頸源性頭痛、肩周炎、胸椎小關節紊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膝關節骨性關節病、網球肘、四肢扭傷等多種常見軟組織損傷類及骨關節類疾患。

運營人員: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