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愛,並非乍見之歡,而是久處不厭

文/李筱懿

今天,寫你們點播的《軍師聯盟》中的傳奇女神甄洛。

傳說中,甄洛被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愛慕,曹植為她做千古名篇《洛神賦》,曹丕因她與曹植劍拔弩張,歷史真是這樣?傳說大多來自《三國演義》、《世說新語》以及後代文人的詩詞歌賦,《三國志》、《後漢書》、《魏略》中的記載,並非如此,所以,甄洛究竟是個怎樣的女人?

且聽細說。

人生若只如初見

史書並未記載她的真名。

因為曹植《洛神賦》被好事者傳為寫給她的愛情詩,所以,她總被稱作“甄宓”或“甄洛”,

為了方便,我們姑且也叫她甄洛。

甄洛出生在中山郡無極縣,父親甄逸官職“上蔡令”,相當於縣長之類地方行政長官,甄家有八個孩子,三男五女,甄洛是最小的女兒,格外珍愛。據說,她出生後經常哭鬧蹬被子,但家人卻仿佛看到有人拿著玉衣蓋在她身上,驚歎不已,曾經有一位叫做劉良的相面先生見到她,連連感歎:此女貴不可言。

甄洛8歲,原本是孩子頑劣的年齡,有一天,門外鑼鼓喧天耍馬戲,姐姐們興高采烈地登上閣樓觀看,唯獨她沒有湊熱鬧,姐姐們問她為什麼不看,她說:這種喧囂場景,女孩還是遠一點。

9歲時,她經常借用哥哥們的筆硯寫字,三位哥哥調侃:女孩子家,學學女紅就好,你這麼愛讀書,

難道想做女博士?甄洛答:古代的聖賢女子,大多飽覽群書,不讀書,哪裡會有見識呢?哥哥們非常驚喜,她也爭取到了學習機會,很快寫得一手好字,詩歌也文采飛揚。

甄家非常富有,卻身處亂世,希望用糧食換取金銀等硬通貨保全平安,甄洛當時10歲,她對母親說:現在兵荒馬亂,饑民們沒有錯,那些藏富而見死不救的人才有罪,我們的糧食不如救助鄉里,善舉才是內心的慈悲。

甄家非常重視孝廉和為人的品性,

覺得這個女孩見識不一般,採納了甄洛的意見。

甄洛的命運並不平順,3歲父親去世,14歲家裡的頂樑柱二哥也過世,她的母親嚴厲持家,對待失去丈夫的二兒媳並沒有特別寬容,甄洛認為母親對二嫂過於苛刻,於是勸說:嫂嫂年輕守寡還帶著孩子,已經非常不容易,您應該比哥哥在世時對她更好,把她當成自己女兒一樣善待,不該過分苛求。

母親很聽甄洛的勸,

對二兒媳態度明顯好轉,甄洛於是主動請求與二嫂同住,方便幫忙撫養侄子,二嫂內心很感激。

她這樣被富養的女孩,大多有自己獨立的見識和志趣,不至於過度勾心鬥角,城府深厚;而女人的教養很多在細節,小處溫婉厚道的女孩,長大也不太可能基因突變得狂放出格。

所以,我並不相信,甄洛會與小自己10歲的曹植有私情,叔嫂相戀這樣的戲碼,不像她的性格。

曾記否,也有兩情久長時

曹丕與甄洛第一次見面,她正遭遇家破人亡。

那時,曹操與宿敵袁紹開戰,甄洛正是袁紹的二兒媳,袁熙的妻子。袁紹戰敗,曹操的次子曹丕手提利劍指揮兵馬沖入袁府,穿越雕樑畫棟,踏過亭臺樓閣,他自己也未必意識到,會在這裡邂逅如傳說中一樣美的甄洛。

彼時,甄洛正和自己的婆婆劉夫人一起躲在房間,曹丕闖入內室,她非常害怕,不知怎樣的命運正在等待自己,把頭深深埋入婆婆懷裡,劉夫人雙手環抱著她,既是保護,也是彼此依靠,亂世人命如草芥,富貴與貧窮旦夕間,何況兩個失去丈夫和兒子的女子?

曹丕指著甄洛對劉夫人說:夫人您不必這樣懼怕,請問她是誰?請她抬頭相見。

劉夫人答:是袁熙的媳婦。

隨後,劉夫人親自抬起甄洛的臉龐,曹丕一見,《魏略》只用了八個字:見其顏色非凡,稱歎之。

曹丕走後,閱盡世事的劉夫人松了口氣,對甄洛說:放心吧,我們不會死了。

不久,曹操知道了兒子的心意,做主為他迎娶了年長5歲的甄洛。

還有一個不太可信的版本,說曹操同樣迷戀甄洛,可惜被曹丕先得,內心失落不已。可是,野心勃勃的曹丕,當年剛剛17 歲,正處在爭奪繼承人的關鍵時期,怎麼敢去搶父親喜歡的女人呢?

曹丕詩文俱佳,和滿腹詩書的甄洛,是一對情趣相投的少年夫妻。

那時,他們也曾宴飲賦詩,琴棋唱和,也曾攜手同遊,窗下細語。甄洛備受寵愛,兒女雙全,兒子是後來的魏明帝曹叡,女兒被封為東鄉公主。

聰慧的甄洛很清楚,自己曾經是曹家仇人的兒媳,丈夫身邊權利鬥爭複雜,更要低調,所以,她主動說:帝王都有眾多妻妾,才能保證子孫綿延,希望你也對其他夫人雨露均沾,有更多的皇子繼承事業。

她的以退為進讓曹丕更加鍾愛,甚至,很快廢了原配任夫人,專寵甄洛。

宮裡的女子,再情深意長,也沒有完全的白蓮花或者小粉紅,太單純的女人,根本活不下來。權利的扭曲下,骨肉之情尚且不堪一擊,何況愛情?

甄洛雖然口頭拒絕專寵,實際卻無時不在與其他妻妾爭奪曹丕的注意力,她明白韶華易逝,僅靠姿色與男人的承諾越來越難與後起之秀競爭,於是,她善解人意地尋求曹丕母親卞夫人的歡心,找到更踏實的支撐。

不動聲色的心機

心機是個貶義詞嗎?

愛情是奢侈品,“活下來”卻是必需品,如果心機讓人活下來,怎麼能不用呢?

甄洛聽說卞夫人生病,急切要求前往孟津照料,可她居住的鄴城距離孟津幾百里路,戰況複雜,曹丕自然不讓她去,她急得日夜哭泣,即使探報傳回卞夫人已經痊癒的消息,她依舊不信,說:夫人在家,身體偶爾不舒服總要拖一段時間,這次哪可能痊癒那麼快?你們肯定是安慰我罷了。

直到卞夫人回信確實康復,她才安心。卞夫人返回鄴城,甄洛殷切地隨著曹丕出城迎接,卞夫人的車馬遠遠出現時,她已高興得淚流滿面,周圍人都被她的孝心打動。

卞夫人走下車轎,感動流淚說:你這樣記掛我,其實這次只是小病,十多天確實好了,不信你看我的臉色。

卞夫人拉著甄洛的手對左右誇讚:媳婦真孝順。

還有一次,甄洛生病,一雙兒女隨同卞夫人和曹操南下進擊孫權,第二年才返回。她迎接時,卞夫人開玩笑:你和兒女分開那麼久,不想念他們嗎?

甄洛也微笑:他倆隨著奶奶,被照顧得那麼好,我還有什麼可擔心呢?

輕巧一句話,既誇了卞夫人,也顯得自己大氣,她確實是聰明女人。

只是,甄洛不像她的婆婆卞夫人,政治才幹與治家才能兼備,她更類似文藝女青年與賢妻良母的綜合體,她的才華更多體現在文學造詣與家庭關係的善解人意方面。

而此時,曹丕的需求已經慢慢發生了變化。

男人不同人生階段欣賞的女人各異。少年時,情竇初開,愛慕讓他怦然心動、丁香一樣雅靜的少女;青年時,心馳神往,嚮往人群中卓然而立、美好出眾的女子;壯年時,雄心勃勃,熱愛事業與家庭能助他一臂之力,自由馳騁的成熟☆禁☆女人;中年時,需要年輕的生命啟動自己的青春,走出中年危機;再往後,知天命的年齡,又需要知曉冷熱的伴侶嘮家常、憶往事。

未必是甄洛不好,但愛情已經從乍見之歡,過渡到了久處相厭,中年夫妻,彼此審美疲勞,而帝王的喜新厭舊,來得格外殘忍。

色衰而愛馳,久處而生厭

郭貴嬪取代甄洛成為曹丕最愛的妻子。

她不僅比甄洛更年輕,也更有政治智慧,輔助曹丕順利奪取世子的位置,是他需要並且欣賞的情感知己和事業夥伴。

西元221年,曹丕全家搬遷到洛陽,甄洛被留在鄴城的舊宮殿,洛陽與鄴城在今天的百度地圖上相距約272公里,三國時期,這是遙遠的距離。

曹丕為什麼留下甄洛?有人說是郭貴嬪的挑唆,也有人說是甄洛自己的選擇,甚至,甄洛還三次拒絕了曹丕的皇后冊封。

但無論什麼原因,她都早已成為丈夫身邊可有可無的人。

那段憂鬱的時期,甄洛寫下了她唯一流傳的詩歌《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複何苦,入亦複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據說,正是這首悲涼感傷的詩觸怒曹丕。

西元221年8月的一天,夏日的低氣壓讓人透不過氣,一群意外之客闖入鄴城舊宮,向甄洛宣讀了丈夫曹丕賜死她的詔書——很難想像她當時的表情,是憤恨、掙扎、絕望、心碎,還是任何一種我們無法體味的盛極而衰、榮極而落的心境。

當38歲的她,端起曾經親密無間、許諾照顧一生的人親自賜的毒酒時,是否想起17年前,也是同一個人,驚豔於她的姿容神態,一見傾心。

可是,愛,它並非乍見之歡,它是時光深處的久處不厭,只是多少人的愛情抵擋不住歲月,在中途折戟沉沙。

後來的故事,有一個特別殘忍的版本。

甄洛死後,被就地草草埋葬在鄴城,情敵郭貴嬪擔心她死後魂魄告狀,下令埋葬時把頭髮披在臉上,用糠堵住她的嘴,讓她的靈魂無法見人,又有口難言。

這段傳說,《三國志·魏書·後妃傳》中並沒有記載,我也很難相信它的真實性,對於一個死去的女人,這種多餘的殘忍是否還有必要?

西元226年,曹丕去世,甄洛的兒子曹叡即位為魏明帝,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追縊“文昭皇后”。對甄氏一族大加封賞,擴建母親的陵墓,仿佛甄洛用自己的早逝,為家族換取了潑天富貴。

可是,這對她,又有什麼意義呢?

她的情懷,都在那首《塘上行》的詩裡:

蒲草長滿水塘,葉子隱約眺望。如你寬厚正直,不說我心也知。

不知誰的讒言,使你終究離去。我們相距遙遠,唯有苦苦思念。

……

一聲歎息。

● 電臺配樂:姚貝娜《禦龍吟》●

筱懿對你說:

嗨,晚上好。謝謝你耐心看完這麼長的文章。

為了儘量客觀還原甄洛的生平,我這幾天重新看了《三國志》,還有已經佚失的《魏略》保存下來的片段,也參考了《世說新語》中的一些章節,但是,歷史浩蕩,一個女子的生平猶如一粒沙石,記錄總難免疏漏。

有些翻譯,參考了不同版本,語氣和語境也有我自己的理解,未必事事準確,但確實用心了。

寫這樣一篇吃力未必討好的文章,感慨盡在文中,希望你喜歡。

筱懿

親愛的香蜜們,2014年7月14日,“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公號成立,如今我們三周歲了。在“堅持用原創表達心聲,用文字治癒心靈”的路上,很榮幸,一路有你們陪伴。

在公號三周歲生日之際,我們將連續十天每天送出五本好書,參與互動話題,就有機會獲得這份成長的禮物。

恭喜以下五位幸運的香蜜將獲得昨日好書《外婆的道歉信》:

逯騰華、亦樣年華、小荷、燈火闌珊、nastya

今天的互動話題是#你最喜歡我們哪個欄目#,送出的好書是由中信出版社提供的《30歲前別結婚》,這是一個精英獵頭寫給女性的高效規劃,送給所有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平衡的女性。

曾記否,也有兩情久長時

曹丕與甄洛第一次見面,她正遭遇家破人亡。

那時,曹操與宿敵袁紹開戰,甄洛正是袁紹的二兒媳,袁熙的妻子。袁紹戰敗,曹操的次子曹丕手提利劍指揮兵馬沖入袁府,穿越雕樑畫棟,踏過亭臺樓閣,他自己也未必意識到,會在這裡邂逅如傳說中一樣美的甄洛。

彼時,甄洛正和自己的婆婆劉夫人一起躲在房間,曹丕闖入內室,她非常害怕,不知怎樣的命運正在等待自己,把頭深深埋入婆婆懷裡,劉夫人雙手環抱著她,既是保護,也是彼此依靠,亂世人命如草芥,富貴與貧窮旦夕間,何況兩個失去丈夫和兒子的女子?

曹丕指著甄洛對劉夫人說:夫人您不必這樣懼怕,請問她是誰?請她抬頭相見。

劉夫人答:是袁熙的媳婦。

隨後,劉夫人親自抬起甄洛的臉龐,曹丕一見,《魏略》只用了八個字:見其顏色非凡,稱歎之。

曹丕走後,閱盡世事的劉夫人松了口氣,對甄洛說:放心吧,我們不會死了。

不久,曹操知道了兒子的心意,做主為他迎娶了年長5歲的甄洛。

還有一個不太可信的版本,說曹操同樣迷戀甄洛,可惜被曹丕先得,內心失落不已。可是,野心勃勃的曹丕,當年剛剛17 歲,正處在爭奪繼承人的關鍵時期,怎麼敢去搶父親喜歡的女人呢?

曹丕詩文俱佳,和滿腹詩書的甄洛,是一對情趣相投的少年夫妻。

那時,他們也曾宴飲賦詩,琴棋唱和,也曾攜手同遊,窗下細語。甄洛備受寵愛,兒女雙全,兒子是後來的魏明帝曹叡,女兒被封為東鄉公主。

聰慧的甄洛很清楚,自己曾經是曹家仇人的兒媳,丈夫身邊權利鬥爭複雜,更要低調,所以,她主動說:帝王都有眾多妻妾,才能保證子孫綿延,希望你也對其他夫人雨露均沾,有更多的皇子繼承事業。

她的以退為進讓曹丕更加鍾愛,甚至,很快廢了原配任夫人,專寵甄洛。

宮裡的女子,再情深意長,也沒有完全的白蓮花或者小粉紅,太單純的女人,根本活不下來。權利的扭曲下,骨肉之情尚且不堪一擊,何況愛情?

甄洛雖然口頭拒絕專寵,實際卻無時不在與其他妻妾爭奪曹丕的注意力,她明白韶華易逝,僅靠姿色與男人的承諾越來越難與後起之秀競爭,於是,她善解人意地尋求曹丕母親卞夫人的歡心,找到更踏實的支撐。

不動聲色的心機

心機是個貶義詞嗎?

愛情是奢侈品,“活下來”卻是必需品,如果心機讓人活下來,怎麼能不用呢?

甄洛聽說卞夫人生病,急切要求前往孟津照料,可她居住的鄴城距離孟津幾百里路,戰況複雜,曹丕自然不讓她去,她急得日夜哭泣,即使探報傳回卞夫人已經痊癒的消息,她依舊不信,說:夫人在家,身體偶爾不舒服總要拖一段時間,這次哪可能痊癒那麼快?你們肯定是安慰我罷了。

直到卞夫人回信確實康復,她才安心。卞夫人返回鄴城,甄洛殷切地隨著曹丕出城迎接,卞夫人的車馬遠遠出現時,她已高興得淚流滿面,周圍人都被她的孝心打動。

卞夫人走下車轎,感動流淚說:你這樣記掛我,其實這次只是小病,十多天確實好了,不信你看我的臉色。

卞夫人拉著甄洛的手對左右誇讚:媳婦真孝順。

還有一次,甄洛生病,一雙兒女隨同卞夫人和曹操南下進擊孫權,第二年才返回。她迎接時,卞夫人開玩笑:你和兒女分開那麼久,不想念他們嗎?

甄洛也微笑:他倆隨著奶奶,被照顧得那麼好,我還有什麼可擔心呢?

輕巧一句話,既誇了卞夫人,也顯得自己大氣,她確實是聰明女人。

只是,甄洛不像她的婆婆卞夫人,政治才幹與治家才能兼備,她更類似文藝女青年與賢妻良母的綜合體,她的才華更多體現在文學造詣與家庭關係的善解人意方面。

而此時,曹丕的需求已經慢慢發生了變化。

男人不同人生階段欣賞的女人各異。少年時,情竇初開,愛慕讓他怦然心動、丁香一樣雅靜的少女;青年時,心馳神往,嚮往人群中卓然而立、美好出眾的女子;壯年時,雄心勃勃,熱愛事業與家庭能助他一臂之力,自由馳騁的成熟☆禁☆女人;中年時,需要年輕的生命啟動自己的青春,走出中年危機;再往後,知天命的年齡,又需要知曉冷熱的伴侶嘮家常、憶往事。

未必是甄洛不好,但愛情已經從乍見之歡,過渡到了久處相厭,中年夫妻,彼此審美疲勞,而帝王的喜新厭舊,來得格外殘忍。

色衰而愛馳,久處而生厭

郭貴嬪取代甄洛成為曹丕最愛的妻子。

她不僅比甄洛更年輕,也更有政治智慧,輔助曹丕順利奪取世子的位置,是他需要並且欣賞的情感知己和事業夥伴。

西元221年,曹丕全家搬遷到洛陽,甄洛被留在鄴城的舊宮殿,洛陽與鄴城在今天的百度地圖上相距約272公里,三國時期,這是遙遠的距離。

曹丕為什麼留下甄洛?有人說是郭貴嬪的挑唆,也有人說是甄洛自己的選擇,甚至,甄洛還三次拒絕了曹丕的皇后冊封。

但無論什麼原因,她都早已成為丈夫身邊可有可無的人。

那段憂鬱的時期,甄洛寫下了她唯一流傳的詩歌《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 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 出亦複何苦,入亦複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據說,正是這首悲涼感傷的詩觸怒曹丕。

西元221年8月的一天,夏日的低氣壓讓人透不過氣,一群意外之客闖入鄴城舊宮,向甄洛宣讀了丈夫曹丕賜死她的詔書——很難想像她當時的表情,是憤恨、掙扎、絕望、心碎,還是任何一種我們無法體味的盛極而衰、榮極而落的心境。

當38歲的她,端起曾經親密無間、許諾照顧一生的人親自賜的毒酒時,是否想起17年前,也是同一個人,驚豔於她的姿容神態,一見傾心。

可是,愛,它並非乍見之歡,它是時光深處的久處不厭,只是多少人的愛情抵擋不住歲月,在中途折戟沉沙。

後來的故事,有一個特別殘忍的版本。

甄洛死後,被就地草草埋葬在鄴城,情敵郭貴嬪擔心她死後魂魄告狀,下令埋葬時把頭髮披在臉上,用糠堵住她的嘴,讓她的靈魂無法見人,又有口難言。

這段傳說,《三國志·魏書·後妃傳》中並沒有記載,我也很難相信它的真實性,對於一個死去的女人,這種多餘的殘忍是否還有必要?

西元226年,曹丕去世,甄洛的兒子曹叡即位為魏明帝,為他的生母平冤昭雪,追縊“文昭皇后”。對甄氏一族大加封賞,擴建母親的陵墓,仿佛甄洛用自己的早逝,為家族換取了潑天富貴。

可是,這對她,又有什麼意義呢?

她的情懷,都在那首《塘上行》的詩裡:

蒲草長滿水塘,葉子隱約眺望。如你寬厚正直,不說我心也知。

不知誰的讒言,使你終究離去。我們相距遙遠,唯有苦苦思念。

……

一聲歎息。

● 電臺配樂:姚貝娜《禦龍吟》●

筱懿對你說:

嗨,晚上好。謝謝你耐心看完這麼長的文章。

為了儘量客觀還原甄洛的生平,我這幾天重新看了《三國志》,還有已經佚失的《魏略》保存下來的片段,也參考了《世說新語》中的一些章節,但是,歷史浩蕩,一個女子的生平猶如一粒沙石,記錄總難免疏漏。

有些翻譯,參考了不同版本,語氣和語境也有我自己的理解,未必事事準確,但確實用心了。

寫這樣一篇吃力未必討好的文章,感慨盡在文中,希望你喜歡。

筱懿

親愛的香蜜們,2014年7月14日,“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公號成立,如今我們三周歲了。在“堅持用原創表達心聲,用文字治癒心靈”的路上,很榮幸,一路有你們陪伴。

在公號三周歲生日之際,我們將連續十天每天送出五本好書,參與互動話題,就有機會獲得這份成長的禮物。

恭喜以下五位幸運的香蜜將獲得昨日好書《外婆的道歉信》:

逯騰華、亦樣年華、小荷、燈火闌珊、nastya

今天的互動話題是#你最喜歡我們哪個欄目#,送出的好書是由中信出版社提供的《30歲前別結婚》,這是一個精英獵頭寫給女性的高效規劃,送給所有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平衡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