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G對於運營商和設備商來說: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

C114訊 7月7日消息(張海龍)4G大規模部署後,5G無疑是運營商和設備商關注的重點。

目前,3GPP正在加速制定5G標準,全球主流運營商也公佈了各自的5G商用時間。

如3GPP在明年將發佈非獨立式及獨立式5G NR標準。

中國、美國、日本、歐洲均將在2020年提供全國性的5G商用服務,而韓國更是將全國性的5G商用時間提前至2019年。

電信行業對於5G部署如此迫切,一是運營商期望通過5G增加收入,豐富自己的業務種類;二是設備商期望趕快開啟5G建設來推動新一輪網路投資,

從而獲得進入收入增長的快車道。

但實現可能會非常殘酷,從現在到5G部署早期,不僅運營商不會在個人市場獲得等多收益;5G建設投資也不會呈現爆炸性增長,設備商並不會迎來“大蛋糕”。

5G消費級市場收入難以增長

日前,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與GSMA共同發佈的《5G在中國:展望與地區比較報告》認為,鑒於5G早期部署將主要是提升移動寬頻的容量,預計大多數運營商將首先向個人用戶推出5G業務,

強調其相比於4G能夠提供的更快網路速率,通過捆綁更大的流量套餐來提升ARPU值。

針對諸如VR遊戲和沉浸式娛樂等應用的用戶,運營商的5G業務預計有較大提升價格的空間,支付額外的費用將保證這些使用者擁有更好的服務品質。

但除此之外,目前還看不到5G能從個人用戶中獲得增長投資回報率的其它機會。

而企業市場將給運營商帶來收入增加的最大機會。

中國、韓國和日本運營商都普遍地關注5G能夠帶來價值的一些重要垂直行業市場。這些行業市場包括汽車與運輸、物流、能源、公共設施監測、安全、金融、醫療保健、工業和農業,同時涉及的行業也明確了與5G合作和培育新業務的需求。

資本支出不增加 投資變得細水長流

雖然全球主流運營商均提出了各自的5G網路建設規劃,但在資本支出方面,運營商都顯得吝嗇許多。該報告認為,

2020年之前,運營商不會出現5G資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達到與4G類似的25%或者更高水準的情況。

反而5G投資相比於4G將更加平緩和持久,預計主要是從2018年到2025年這7年之間。甚至,日本運營商則聲稱5G的部署不會導致任何顯著的資本支出上漲。

運營商投資不增長主要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由於在核心網實現網路功能虛擬化是5G可以通過網路切片等新技術滿足不同企業業務需求的前提,

因此,2019-2020 年5G商用之前,大部分投資可能集中在升級現有網路,為5G商用做準備,而不是購買新的5G接入網設備。

二是,早期的商業部署投資到小基站和傳輸的升級上,這將大大降低5G網路建設支出。

如針對城市密集地區部署,通過載波聚合(增加頻寬容量)和網路優化技術(如 massive MIMO和256 QAM)來提升LTE網路速率,也能夠滿足大部分業務需求。有專家便認為,初期的5G網路將滿足一些低時延業務需求,但更主要的是用於流量分流,以應對高頻寬業務增加帶來的移動資料流程量的增加以及4G的容量接近飽和。

而農村的網路部署方面,毫米波頻譜不適合在農村提供遠距離的覆蓋,即使採用信號放大等技術也很難實現。但是4G站址在農村地區可以被重複使用。下行鏈路連接可以使用低頻頻譜,例如3.5GHz,採用波束成型技術,而上行鏈路信號可以使用現有的LTE網路。

獨立組網與非獨立組網:中國更傾向於獨立組網模式

在5G組網模式方面,目前,業界普遍認為,5G將有兩種網路部署場景: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

獨立組網即一個新建的網路,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和核心網。非獨立組網將借助於已有4G基礎設施,將5G小基站部署在高業務密度區域。

獨立組網的優點是可以在提供高性能的前提下形成較大的規模經濟性,5G獨立組網將使得4G和5G業務並行運行,並且避免了與LTE網路整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 的交互操作複雜等問題,覆蓋全國範圍內的規模組網對於5G普及和提升服務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這樣的獨立組網建設在初期成本相對較高。

相比之下,非獨立組網能夠更快地將5G推向市場,但非獨立組網可能更適合局部熱點區域部署,而不是大規模的全國性部署,並且非獨立組網與現有LTE網路 的交互操作也非常複雜。

非獨立組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滿足LTE市場一定的增長空間,有利於 LTE投資的收回。在中國,4G滲透率到2017年3月的兩年時間內增長了5倍,達到61%,且還有提升空間。二是,在已有LTE基礎設施上整合一個5G網 絡將有利於初期部署,更小的資本支出負擔。第三,非獨立組網使得運營商具有在特定地區如城市建設網路的靈活性,以支援初期的5G商用服務。

對於中國市場,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與GSMA共同發佈的《5G在中國:展望與地區比較報告》認為,中國運營商更傾向於從一開始就採用獨立組網,5G和 LTE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共存。2020年5G商用之前,中國移動運營商計畫在2017-2019年進行5G試驗網測試。

中國移動已經公佈5G測試計畫,2017年中國移動將選取4~5個城市,每個城市大約建7個網站;2018年在數個城市,每城市建大約20個網站進行規模試驗;2019年,繼續擴大試驗網規模;2020年實現商用,建設超過1萬個5G基站。中國聯通計畫從2017- 2019年在6個城市進行容量和性能測試,2020年商用前建設約1000個站。

但更主要的是用於流量分流,以應對高頻寬業務增加帶來的移動資料流程量的增加以及4G的容量接近飽和。

而農村的網路部署方面,毫米波頻譜不適合在農村提供遠距離的覆蓋,即使採用信號放大等技術也很難實現。但是4G站址在農村地區可以被重複使用。下行鏈路連接可以使用低頻頻譜,例如3.5GHz,採用波束成型技術,而上行鏈路信號可以使用現有的LTE網路。

獨立組網與非獨立組網:中國更傾向於獨立組網模式

在5G組網模式方面,目前,業界普遍認為,5G將有兩種網路部署場景: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

獨立組網即一個新建的網路,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和核心網。非獨立組網將借助於已有4G基礎設施,將5G小基站部署在高業務密度區域。

獨立組網的優點是可以在提供高性能的前提下形成較大的規模經濟性,5G獨立組網將使得4G和5G業務並行運行,並且避免了與LTE網路整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 的交互操作複雜等問題,覆蓋全國範圍內的規模組網對於5G普及和提升服務品質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這樣的獨立組網建設在初期成本相對較高。

相比之下,非獨立組網能夠更快地將5G推向市場,但非獨立組網可能更適合局部熱點區域部署,而不是大規模的全國性部署,並且非獨立組網與現有LTE網路 的交互操作也非常複雜。

非獨立組網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滿足LTE市場一定的增長空間,有利於 LTE投資的收回。在中國,4G滲透率到2017年3月的兩年時間內增長了5倍,達到61%,且還有提升空間。二是,在已有LTE基礎設施上整合一個5G網 絡將有利於初期部署,更小的資本支出負擔。第三,非獨立組網使得運營商具有在特定地區如城市建設網路的靈活性,以支援初期的5G商用服務。

對於中國市場,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與GSMA共同發佈的《5G在中國:展望與地區比較報告》認為,中國運營商更傾向於從一開始就採用獨立組網,5G和 LTE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共存。2020年5G商用之前,中國移動運營商計畫在2017-2019年進行5G試驗網測試。

中國移動已經公佈5G測試計畫,2017年中國移動將選取4~5個城市,每個城市大約建7個網站;2018年在數個城市,每城市建大約20個網站進行規模試驗;2019年,繼續擴大試驗網規模;2020年實現商用,建設超過1萬個5G基站。中國聯通計畫從2017- 2019年在6個城市進行容量和性能測試,2020年商用前建設約1000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