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日本海軍和陸軍不和,嚴重到什麼程度,他們為了一個記者也在明爭暗鬥

儘管大東亞共榮圈的失敗對日本的發展有很大的破壞性,但如果和日本陸軍和海軍之間競爭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相比,它就只能算小巫見大巫了。這場激烈的競爭貫穿了戰爭的始終,

它不僅給作戰行動帶來了一場又一場的相互鉗制,而且也給日本為經濟所做的全國性的努力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1941年,在東條英機剛剛坐上首相這個位置的時候,天皇曾經向他申明了一個長期困擾日本的問題。當然,這種申明是用一如既往的閃爍其詞的方式來表達的。

裕仁說道:“請你一定記住,在目前陸軍和海軍之間的合作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還打算召見海軍大臣,告訴他同樣的話。”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忠告是如此有價值,但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忠告是如此一貫被人忽視。綜觀整個歷史,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競爭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而且往往十分激烈,但日本海陸軍之間的相互仇恨程度實在是無與倫比的。

它是長期積累起來的矛盾,一直可以追溯到宗族之間血腥的領地之爭。當19世紀後期的明治維新中,現代的日本陸軍和海軍建立起來的時候,一些宗族將他們的子弟送進一個軍種,而他們累世的對頭們則一定參加了另一個。就這樣,他們之間的敵意持續了下去,甚至發展成了公開的仇敵關係。

兩軍之間的爭鬥在個人層次上也體現了出來。海軍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參加過兩次最重要的戰役,先是突襲珍珠港,後來又經歷了中途島的失利。他曾經有一次當著一位喋喋不休的將軍之面推開椅子拂袖而去,以此表示對陸軍的蔑視。豐田副武司令,是戰時的聯合艦隊總司令,他經常把陸軍稱為“馬糞”,

而且再三宣稱他寧可把女兒嫁給一個乞丐,也不會嫁給一個陸軍裡的傢伙。但這些都算不了什麼,陸海軍之間不合所帶來的毀滅性打擊遍及各處,包括經濟動員、戰略性供應的徵集和部署、軍備設計和生產以及成品的分配。

從制度上講,陸軍和海軍的後勤供應都是由通產省掌管和分配的。通產省和一個內閣計畫委員會共同負責制定經濟政策。但是,海軍和陸軍都拒絕向行政部門提供任何關於他們戰略物資的接收和存貨的資料。

就在中途島戰役後不久,海軍準將高木礎吉大膽地向海軍軍令部建議,提出日本勝利的惟一希望就在於陸軍和海軍在一個最高指揮部之下採取聯合行動。但兩軍都拒絕進行任何實際的合作,即使在作戰地區也是如此。

豐田富武

作戰地區中權力在兩個軍種間的分配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規則,陸軍掌握了大部分的指揮權,但海軍控制了新幾內亞的一半、所羅門群島、蘇拉威西島以及被託管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利安納群島。雙方都認為對方控制下的地區與自己毫不相干。還是那個同盟新聞社的記者加藤,他認為這種情況就是造成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的原因,他在文章中寫道:“分配給海軍的艦隻數量不足以守衛這一地區,而陸軍提供的支援不僅不夠,而且還三心二意。”

然而海軍也好不到哪兒去。作為山本五十六大將中途島作戰的一部分,陸軍官兵們奪取並固守了阿留申群島,海軍早前就對這次登陸行動表示反對,很快就又對它進行批評,海軍大西瀧次郎少將後來說:“我們應該在猛攻阿留申群島之後就從那裡撤走,但是我們愚蠢地佔領了這一地區,還投進了過多的物資和不必要的兵力,這使得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再離開了。”所謂不必要的兵力就是指那2300名在1943年5月美國收復阿留申群島時被困的士兵。

在得知阿留申群島的大敗後,裕仁天皇陷入了很深的困惑,他非常天真地問他的侍衛官:“難道海軍和陸軍之間真的水火不容嗎?如果他們之間存在摩擦的話,那我們就難以贏得戰爭的勝利。”

天皇的這個結論是絕對正確的,由於東條英機試圖掌握日本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的努力毫無成效,由於員警的高壓手段滲透到國內的每個角落,由於陸軍和海軍之間齟齬不斷,兵力不足、軍備匱乏的日本帝國無可挽回地逐漸滑上了通向失敗的道路。日本人民,即使在一段夢魘般的時期已經到來時,仍舊對他們的精神堅信不移,但他們很快就會嘗到苦果的滋味。

1944年1月,東條英機首相靈敏地應對一位帝國議會的成員。東條英機的思維敏捷,言辭犀利,因此他被稱為“剃刀”。

1940年10月31日,成雙成對的日本人在享受“Auld Lang Syne”。(這是一首著名的蘇格蘭歌曲,中文名叫做“驪歌”或“友誼地久天長”,常作為舞廳的交誼舞曲。)禁令前最後的舞曲。政府下令在這一天的午夜之前關閉所有的舞廳,以此作為一項保護措施。

記者新明武雄在一次關於戰略的爭論中站在海軍一邊,因而激怒了東條英機。

一篇帶來了“死亡召喚”的報導

在這篇題為《竹槍根本無濟於事》的文章中,新明武雄對陸軍的防衛計畫進行了批判,因為這個計畫命令本土的全體人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要拿起手頭的任何武器來擊退盟軍的入侵。相反,新明為海軍的觀點進行了辯護:最後的決戰必須在海上進行,這樣可以防止美國佔領日本本土以及對日本進行轟炸。

儘管這篇文章並沒有指名道姓地提到東條英機,但這位日本首相還是認為受到了人格侮辱。他給新明武雄下達了一份入伍通知,而通常像新明這樣一個年入四旬的人是不屬於徵兵之列的,所以這個通知被稱為“死亡召喚”。任何一個收到這種通知的人幾乎就死定了。他們都被用船運到了最前線的部隊。新明武雄將被送到了琉磺島的一個陸軍航空兵連隊中。

但是海軍拯救了這位元記者的生命。他們向新明武雄下達了海軍入伍通知,而這份通知,被精心安排在了陸軍的前面到達,搶先將新明安排在了海軍新聞處中一個安全的崗位上。

豐田富武

作戰地區中權力在兩個軍種間的分配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規則,陸軍掌握了大部分的指揮權,但海軍控制了新幾內亞的一半、所羅門群島、蘇拉威西島以及被託管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利安納群島。雙方都認為對方控制下的地區與自己毫不相干。還是那個同盟新聞社的記者加藤,他認為這種情況就是造成1944年6月塞班島失守的原因,他在文章中寫道:“分配給海軍的艦隻數量不足以守衛這一地區,而陸軍提供的支援不僅不夠,而且還三心二意。”

然而海軍也好不到哪兒去。作為山本五十六大將中途島作戰的一部分,陸軍官兵們奪取並固守了阿留申群島,海軍早前就對這次登陸行動表示反對,很快就又對它進行批評,海軍大西瀧次郎少將後來說:“我們應該在猛攻阿留申群島之後就從那裡撤走,但是我們愚蠢地佔領了這一地區,還投進了過多的物資和不必要的兵力,這使得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再離開了。”所謂不必要的兵力就是指那2300名在1943年5月美國收復阿留申群島時被困的士兵。

在得知阿留申群島的大敗後,裕仁天皇陷入了很深的困惑,他非常天真地問他的侍衛官:“難道海軍和陸軍之間真的水火不容嗎?如果他們之間存在摩擦的話,那我們就難以贏得戰爭的勝利。”

天皇的這個結論是絕對正確的,由於東條英機試圖掌握日本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的努力毫無成效,由於員警的高壓手段滲透到國內的每個角落,由於陸軍和海軍之間齟齬不斷,兵力不足、軍備匱乏的日本帝國無可挽回地逐漸滑上了通向失敗的道路。日本人民,即使在一段夢魘般的時期已經到來時,仍舊對他們的精神堅信不移,但他們很快就會嘗到苦果的滋味。

1944年1月,東條英機首相靈敏地應對一位帝國議會的成員。東條英機的思維敏捷,言辭犀利,因此他被稱為“剃刀”。

1940年10月31日,成雙成對的日本人在享受“Auld Lang Syne”。(這是一首著名的蘇格蘭歌曲,中文名叫做“驪歌”或“友誼地久天長”,常作為舞廳的交誼舞曲。)禁令前最後的舞曲。政府下令在這一天的午夜之前關閉所有的舞廳,以此作為一項保護措施。

記者新明武雄在一次關於戰略的爭論中站在海軍一邊,因而激怒了東條英機。

一篇帶來了“死亡召喚”的報導

在這篇題為《竹槍根本無濟於事》的文章中,新明武雄對陸軍的防衛計畫進行了批判,因為這個計畫命令本土的全體人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要拿起手頭的任何武器來擊退盟軍的入侵。相反,新明為海軍的觀點進行了辯護:最後的決戰必須在海上進行,這樣可以防止美國佔領日本本土以及對日本進行轟炸。

儘管這篇文章並沒有指名道姓地提到東條英機,但這位日本首相還是認為受到了人格侮辱。他給新明武雄下達了一份入伍通知,而通常像新明這樣一個年入四旬的人是不屬於徵兵之列的,所以這個通知被稱為“死亡召喚”。任何一個收到這種通知的人幾乎就死定了。他們都被用船運到了最前線的部隊。新明武雄將被送到了琉磺島的一個陸軍航空兵連隊中。

但是海軍拯救了這位元記者的生命。他們向新明武雄下達了海軍入伍通知,而這份通知,被精心安排在了陸軍的前面到達,搶先將新明安排在了海軍新聞處中一個安全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