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為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而死于王允之手

蔡邕(yong),蔡文姬的父親,字伯喈(jie)。陳留圉(yu)人(今河南開封)。

東漢有名的文學家,音樂家。曾經參與編寫過《東觀漢記》,與曹操關係很好。關於蔡邕與曹操的關係,等說到蔡文姬的時候再說。蔡邕的成就無需多言,但是這麼一個文人,卻是被貂蟬的義父王允給逼死的。

董卓對蔡邕有知遇之恩

在董卓專權之前,蔡邕的官職一直都不大,而且還不順。皇帝喜歡他的也就是寫舞文弄墨的事情。董卓專權之後,蔡邕迎來了春天。

剛開始董卓為司空,

聽說蔡邕是人才,名望高。想起用蔡邕,蔡邕畢竟是讀書人,對這麼個篡權的傢伙,自然是瞧不上的。也不知道董卓是哪根筋不對了,居然不死心,反復徵用。採用不得以出仕。董卓對其敬重有加。蔡邕的官職也是升的飛快,從中平六年(西元189年漢靈帝最後一個年號)到初平元年(西元190年,漢獻帝第一個年號),一年的時間,蔡邕經歷過侍御史、持書禦史、尚書。又遷侍中、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
升的夠快的。

讀書人一旦被感動,往往死心塌地。蔡邕跟著漢獻帝西遷到了長安,董卓的部下想尊董卓仿效太公,稱尚父。蔡邕也是從董卓的前途出發,建議董卓在關東還沒有平定的情況下,不可著急。董卓的車駕超過了制度,蔡邕引用災異,也是盡心盡力的規勸。

董卓雖然殘暴,但是對待蔡邕自始至終著實不錯。

王允痛駡蔡邕,蔡邕死於獄中

董卓在王允的設計下,死于呂布之手(正史雖然沒有貂蟬,

但是誅殺董卓的主力也是王允和呂布)。此時的王允那是春風得意,名動天下啊。一日,蔡邕在司徒王允的座上不經意間對董卓的死,感到憂傷,難過。暴脾氣的王允不幹了,立馬開懟,直接引用《後漢書·蔡邕列傳》原文:

董卓國之大賊,幾傾漢室。君為王臣,所宜同忿,而懷其私遇,以忘大節!今天誅有罪,而反相傷痛,豈不共為逆哉?

大概意思就是:董卓是賊,

你居然為了自己的知遇之恩而忘了大節,你們同謀吧?

可憐的蔡邕,就這樣被交付給了廷尉治罪。獄中的蔡邕想學司馬遷,希望給他一個:黥首刖足的處理。讓他有時間完成東觀漢記。士大夫們全力相救,太尉馬日(mi)磾(di)都出面了,希望能夠救下這位曠世奇才。王允對這些人的回復是: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執筆在幼主左右。

既無益聖德,複使吾党蒙其訕議。在司徒王允的眼裡,司馬遷的史記就是譭謗啊,蔡邕這種佞臣,也寫不出好東西。馬日(mi)磾(di)長歎一聲,歎的不是蔡邕而是王允,馬日(mi)磾(di)感歎王允不會長久,因為: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也;製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自此,蔡邕再無出獄的可能,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王允果然沒活多久,被董卓的部將殺死。關於王允其人,請看之前的文章:貂蟬的乾爹暴脾氣司徒王允,殺了董卓,又被董卓部將所殺。

蔡邕就介紹到這裡。

殺了董卓,又被董卓部將所殺。

蔡邕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