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遭受校園欺淩不敢說,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被打不敢說,仔細觀察,分為AB兩類:消極受害者和主動受害者。

A類:消極受害者

這類孩子比較膽小,退縮,可能不管如何鼓勵,不敢跟家長說,也不敢反擊,既可憐又又懦弱。這類孩子和照顧者過度保護有關,總是依賴著照顧者自我發現的保護,留下了“我很弱小,需要人保護我”的心理印象。

這樣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建立“我很強大”,

這樣的心理,讓孩子認識到,弱小根本無法拯救自己,可以嘗試讓孩子多多參加跆拳道、籃球等對抗性運動,讓孩子在競技中慢慢體會到自己的力量,從而走出“消極受害”的陰影。父母要多觀察孩子日常的情況,可以經常問問小孩學校發生的事情,對孩子的動向及時瞭解,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有力的後盾!

B類:主動受害者

這類孩子通常愛惹是生非、好動、喜歡反擊,但是他反擊常常不成功!也就是說愛去惹同伴,同伴揍他,他會反擊,但常常又打不贏。這類孩子可能常挨照顧者的打,而且總是在情感上經常被照顧者忽視。孩子採取這類措施來尋求關注,獲得繼發性的安全感。

這類孩子需要在情感上多關注他,

特別是母親,母親是他本能的最依戀的對象,如果父母經常不在孩子身邊,或者是即便在孩子身邊,也經常心不在焉,與孩子情感聯結不敏感或者憑心情對孩子,會造成孩子產生這樣的心理。

校園欺淩不可怕,歸根究底還是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問題,發生校園欺淩,大人一定要先處理好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恰當的安撫和保護,讓孩子感到安全然後再去處理問題,

不要讓孩子在情緒上遭受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