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動態丨肅南縣榆木莊村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8月的肅南,蔥郁滿目。伴著縷縷輕風,步入肅南縣康樂鎮榆木莊村,村落民居錯落有致,體育廣場設施齊全,文化牆引人注目,水街樹木搖曳、花草點綴,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鄉村圖景。

科學規劃繪藍圖

榆木莊村地處省道213線50公里處,西距肅南縣城33公里,為康樂鎮政府所在地,與七彩丹霞、冰溝丹霞、大練鋼遺址等景區相連,為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區的起點。全村91戶243人,草原12萬畝,耕地400畝。

該鄉立足資源優勢和政策機遇,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

堅持規劃先行,注重設施配套,突出產業富民,體現文化內涵,把美麗鄉村建設主動融入到全域旅遊大景區創建中來規劃佈局,納入到精准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來推進,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2015年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該村按照科學規劃佈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依託山水、河流、田園等自然風光,

尊重群眾意願,把歷史文化元素和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到村莊建設之中。同時,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旅遊星級示範戶,實現“美中致富、富中創美”。在村莊建設中,充分挖掘裕固族文化底蘊,突出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生態特色。用體現裕固族民族文化元素的平面圖飾、立體造型對住宅樓房進行裝飾改造,以藝術手法再現了裕固族特色、自然風光、歷史文化,
點綴圖案20多種類型,呈現出吉祥、和諧特色,讓遊客眼前一亮。該村小康房屋以現代建築融入如意、紅纓帽、工字紋飾等,表達了裕固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和睦的注重,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住宅樓牆面浮雕展現裕固族民間故事智者指路、定居祁連、馬背小學等重要歷史事件和生產生活場景,表達了裕固人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村莊周邊的裕固族習俗打酥油、剪羊毛、馱垛子、織褐子、頂杠子、拔棍、拉爬牛等主題雕塑,
充分體現了牧民在地廣人稀的草原,不甘寂寞、樂觀向上,尋找生活樂趣的特點。並對河道兩岸、沿街路兩旁、住宅社區、水街實施了亮化工程,每到夜晚,華燈齊放,霓虹閃爍,流光溢彩。

美麗鄉村建設,必須以優化基礎設施為先導。該村確定了美麗鄉村“55”推進計畫,即加強“五大整治”: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莊道路、亂堆亂放、河道溝壩;強化“五大提升”:提升設施配套、飲水安全、農房風貌、綠化美化、鄉風文明。

投資2600多萬元,先後修建住宅樓6幢178套,配套完成水、電、暖等基礎設施,修建文化體育廣場1處、商業水街1條、人工湖2個。

產業培育惠民生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產業支撐。

走進該村村民張偉的綠之源天然氧吧牧家樂,一片小果園、一個小魚塘、一處農家院讓遊客不僅能體驗採摘、垂釣之樂,還能享受美味特色餐飲。這些年,縣鄉關注民生辦實事,把村子當景點來建設,村子如畫般美麗,週末或者節假日,每天都要招待好幾桌客人,全家人齊上陣也忙不過來。張偉自豪地說:“賞丹霞草原風景,體驗裕固族風情,吃農家飯,就是我們的特色。”

走進嚴文梅的家,上宅下店,二樓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一樓專營日用百貨、糧油米麵。嚴文梅告訴記者,家裡耕地少,在縣鄉政府的支持下,2004年投資7萬多元修建了120平方米的住宅樓,二樓住宿,一樓開門店,每年能純收入3—4萬元,老公經營翻斗車能收入5萬元左右。

該村依託境內豐富的草畜資源,走“山上放牧+山下育肥”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村上投資500萬元,建成高標準養殖社區2個,養殖大棚75座,實現了農牧業轉型升級和農牧民持續增收。依託周邊景區,發展特色旅遊服務業,重點打造了一批農家體驗型、田園風光型、民俗風情型、休閒度假型特色旅遊示範戶,拓展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管道。目前,該村共有各類農牧家樂、商業門點35個,從事旅遊、餐飲等三產服務人數達到82人。去年底,全村經濟總收入為443.4萬元,集體積累達到228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202元。

生態文明顯內涵

“近幾年,村裡環境可是大變樣了,修了道路、建了廣場、架了路燈,每天晚飯後,姐妹們都跳廣場舞,男同志們鍛煉身體。”該村村民康麗華說起村上的變化,笑容掛在臉上。

破陋習,樹新風,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魂”。該村積極宣導村民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大力開展“五星文明戶”“黨員示範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比創建活動,教育引導群眾講文明、講道德、講衛生、講秩序,營造了文明和諧、遵紀守法、鄰里和睦、互幫互助、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開展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主要任務,開展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整治村莊環境衛生;治理河流、排水溝,清理水面漂浮物;清除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同時,每年舉辦藝術節、農牧民運動會、廣場健身舞匯演等豐富多彩的農牧村文化活動,引導農牧民群眾積極轉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如今,農家書屋成了農牧民致富的“加油站”,文體廣場成為農牧民的“快樂驛站”,農閒時節讀書看報、健身鍛煉、文娛自樂等活動蔚然成風,農牧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環境變美了,群眾素質提高了,娛樂有地方了。”村委會主任閆興俊生說,村裡還建起了垃圾池、購置了垃圾鬥、垃圾箱,選聘了衛生保潔員。

還能享受美味特色餐飲。這些年,縣鄉關注民生辦實事,把村子當景點來建設,村子如畫般美麗,週末或者節假日,每天都要招待好幾桌客人,全家人齊上陣也忙不過來。張偉自豪地說:“賞丹霞草原風景,體驗裕固族風情,吃農家飯,就是我們的特色。”

走進嚴文梅的家,上宅下店,二樓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一樓專營日用百貨、糧油米麵。嚴文梅告訴記者,家裡耕地少,在縣鄉政府的支持下,2004年投資7萬多元修建了120平方米的住宅樓,二樓住宿,一樓開門店,每年能純收入3—4萬元,老公經營翻斗車能收入5萬元左右。

該村依託境內豐富的草畜資源,走“山上放牧+山下育肥”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村上投資500萬元,建成高標準養殖社區2個,養殖大棚75座,實現了農牧業轉型升級和農牧民持續增收。依託周邊景區,發展特色旅遊服務業,重點打造了一批農家體驗型、田園風光型、民俗風情型、休閒度假型特色旅遊示範戶,拓展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管道。目前,該村共有各類農牧家樂、商業門點35個,從事旅遊、餐飲等三產服務人數達到82人。去年底,全村經濟總收入為443.4萬元,集體積累達到228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202元。

生態文明顯內涵

“近幾年,村裡環境可是大變樣了,修了道路、建了廣場、架了路燈,每天晚飯後,姐妹們都跳廣場舞,男同志們鍛煉身體。”該村村民康麗華說起村上的變化,笑容掛在臉上。

破陋習,樹新風,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魂”。該村積極宣導村民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大力開展“五星文明戶”“黨員示範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比創建活動,教育引導群眾講文明、講道德、講衛生、講秩序,營造了文明和諧、遵紀守法、鄰里和睦、互幫互助、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開展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為主要任務,開展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理工作,整治村莊環境衛生;治理河流、排水溝,清理水面漂浮物;清除各種農業生產廢棄物。同時,每年舉辦藝術節、農牧民運動會、廣場健身舞匯演等豐富多彩的農牧村文化活動,引導農牧民群眾積極轉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如今,農家書屋成了農牧民致富的“加油站”,文體廣場成為農牧民的“快樂驛站”,農閒時節讀書看報、健身鍛煉、文娛自樂等活動蔚然成風,農牧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環境變美了,群眾素質提高了,娛樂有地方了。”村委會主任閆興俊生說,村裡還建起了垃圾池、購置了垃圾鬥、垃圾箱,選聘了衛生保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