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飛機上會有那些奇奇怪怪的規定呢?你知道原因嗎?

大家在乘坐航班時,會不會乖乖聽空乘和廣播的指令呢?那些奇奇怪怪的規定,

你都耐心遵守了嗎?知道為啥嗎?

1

收起小桌板,調直座椅靠背

在飛機起飛著陸這種可能出現大衝擊、減速的事故高發階段,減小人體可能受到的衝擊和割傷撞傷。還能防止在應急撤離時,對人員通行、逃生造成阻礙。

2

調暗客艙燈光,打開遮陽板

發生事故很有可能造成停電,如果機內因為遮光板關閉而一片黑暗,非常容易發生混亂。這樣可以讓人眼適應外界光線,

減小逃生時人眼適應光線的時間。

還能在應急撤離時,方便乘客觀察機外情況(起火,冒煙)以選擇正確逃生路線。打開遮陽板也方便機外救援人員觀察艙內情況。

3

救生衣不可在機艙內充氣

救生衣穿上後,為乾癟狀態。通過救生衣上的拉環可以自動充氣。但不要在機艙內充氣!

如果你看到翼上逃生門大小,你就會知道,套一個類似游泳圈的東西,你是出不去的,

順便堵死身後一飛機的人。

在機艙進水時,防止充了氣的救生衣把你頂在水面上,潛不到出口。浮力會把你往機艙上部頂,導致你無法潛入水中通過艙門逃生。

案例 衣索比亞航空961號航班事故

1996年11月23日,該航班被劫持後,燃油耗盡後不得不在水面上降落。當時很多乘客不聽乘務人員勸阻,在機艙內就給救生衣充了氣,水一灌入飛機,他們就直接被卡到天花板上。

拉回來?事實證明,水的浮力可比人的臂力強多了。最後只有幾十個沒拉開充氣閥門的人最後活下來了。175名乘客和機員中,有125人死亡,機長Leul Abate和機師Yonas Merkuria是僅餘的生還者之一。

4

行李須放在規定位置

是為了防止飛機收到衝擊時,行李飛出去傷人。(正確的存放位置:頭頂行李架,

前排座椅下方)

也是為了防止逃生時行李對人的阻礙。(應急門出口旁旅客,只允許將行李放在頭頂行李架內,腿上和座椅下方都不允許存放行李,大個手提包)

5

在充氣滑梯逃生時不要攜帶行李和尖銳物品,脫掉高跟鞋

應急滑梯為充氣構造,因此滑梯很容易被弄破。在自己摔個骨折的同時,又害死了身後一飛機的人。

6

觀察最近的應急出口位置

這個不必多說,

在哪都一樣。

為了讓大家遇到危險時知道該往哪兒跑,增大生還的幾率。

7

禁止在機內任何場所吸煙

吸煙導致火災,有很高風險。根據統計,世界範圍內80%左右的客艙起火事故是由於乘員吸煙導致的。在客艙的密封環境下,一旦發生火情,難以控制,後果嚴重。

案例1 中國民航伊爾18航班事故

在廣州機場五邊進近飛行時,客艙冒煙,機組判斷為電器起火,切斷總電源,飛機落地採用緊急刹車,在聯絡道口處將飛機成功停穩,旅客開始從前艙門放下的工作梯開始撤離,但撤到第11名旅客時,艙內煙霧變濃,隨後轉為明火,大火最終在1小時後撲滅,飛機完全報廢。最終經過多方原因分析,確定為旅客在機上吸煙,不慎將煙頭掉入地板,引起失火。

案例2 加拿大航空797號航班事故

加拿大航空797號班機是加拿大航空在1983年6月2日前的一班由美國達拉斯至加拿大蒙特婁的定期航班。就在1983年6月2日當天,一架DC-9-32型客機執行此航班時,飛機的洗手間發生火警,濃煙充斥著整架飛機。雖然飛機最後成功迫降,可是降落後發生的大火卻令機上23名乘客來不及逃生死亡。事故後經過推斷,有因乘客在洗手間吸煙導致火災的可能。

8

請保證安全帶在飛行全程處於扣好系緊狀態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一條!

起飛後,扣好安全帶指示燈熄滅,並不代表你可以解開安全帶放鬆肚子!

如果不是為了上廁所等必須離開座位的事情,請將安全帶扣好。如果太緊可以弄松一點,但不要解開。高空晴空湍流不可預測!

飛行在飛行中可能遇到的顛簸和事故會對乘員與機組造成巨大的傷害。不信請看實例:

案例1 新航客機顛簸致22人受傷,艙頂被撞破洞事故

案例2 1988年發生的阿羅哈243號航班事故。

飛機頂部在巡航高度7300米撕裂脫落,但最終飛機安全著落。整個事故中只有一名在過道服務的空乘被吸出機外而犧牲,沒有其他人員死亡。安全帶救了這些乘客的命。

9

攜帶的每份瓶裝液體不得超過100ML,總量不得超過1L

是怕發生劫機事件。以目前的科技水準,有些“液體炸彈”是無法被檢測出來的所以控制液體的總量,實際上是為了以防萬一。

如果有害液體被帶上了飛機,只要在控制總量之內,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

10

禁止托運鋰電池

不少充電寶不讓托運的原因,也是因為鋰電池。鋰電池可以攜帶,但不能托運,為什麼?

貨倉內環境不穩定,溫度和氣壓的變化劇烈,同時行李放在貨倉隨著機身顛簸互相擠壓,而鋰電池含有不穩定金屬元素,一不小心,就炸了。

11

最後說一個冷知識

飛機廁所的沖水按鈕,通常都在正對後背的位置,特別不方便,基本是需要起身才能按到。這是為啥呢?

飛機馬桶和家用馬桶的差別在於,飛機是抽空氣造成真空吸力,而不是普通的抽水。

很久之前,飛機的沖水按鈕就是設置在手邊的,看似非常方便,結果造成了很多大胖子或屁股較為豐滿的人被吸在馬桶上的危險且尷尬的局面。

經常有人在還未起身時,按到了抽水鍵……然後……屁股就被吸住了……抽吸式,空氣都走了。就吸住了……然後求救,空姐幫你起屁股。

航空公司試過貼警示牌,空姐友情提醒,甚至訓練空姐怎麼撬被吸住的胖子...然並卵。

直到後來一個波音的設計師把按鈕改到了現在這個很彆扭的地方,目的是只要造成一點點的縫隙讓空氣進來,問題就解決了。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飛機上遵守規則的重要性了。一定要聽空乘服務人員的話哦!

最後祝大家飛行平安 :)

在聯絡道口處將飛機成功停穩,旅客開始從前艙門放下的工作梯開始撤離,但撤到第11名旅客時,艙內煙霧變濃,隨後轉為明火,大火最終在1小時後撲滅,飛機完全報廢。最終經過多方原因分析,確定為旅客在機上吸煙,不慎將煙頭掉入地板,引起失火。

案例2 加拿大航空797號航班事故

加拿大航空797號班機是加拿大航空在1983年6月2日前的一班由美國達拉斯至加拿大蒙特婁的定期航班。就在1983年6月2日當天,一架DC-9-32型客機執行此航班時,飛機的洗手間發生火警,濃煙充斥著整架飛機。雖然飛機最後成功迫降,可是降落後發生的大火卻令機上23名乘客來不及逃生死亡。事故後經過推斷,有因乘客在洗手間吸煙導致火災的可能。

8

請保證安全帶在飛行全程處於扣好系緊狀態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一條!

起飛後,扣好安全帶指示燈熄滅,並不代表你可以解開安全帶放鬆肚子!

如果不是為了上廁所等必須離開座位的事情,請將安全帶扣好。如果太緊可以弄松一點,但不要解開。高空晴空湍流不可預測!

飛行在飛行中可能遇到的顛簸和事故會對乘員與機組造成巨大的傷害。不信請看實例:

案例1 新航客機顛簸致22人受傷,艙頂被撞破洞事故

案例2 1988年發生的阿羅哈243號航班事故。

飛機頂部在巡航高度7300米撕裂脫落,但最終飛機安全著落。整個事故中只有一名在過道服務的空乘被吸出機外而犧牲,沒有其他人員死亡。安全帶救了這些乘客的命。

9

攜帶的每份瓶裝液體不得超過100ML,總量不得超過1L

是怕發生劫機事件。以目前的科技水準,有些“液體炸彈”是無法被檢測出來的所以控制液體的總量,實際上是為了以防萬一。

如果有害液體被帶上了飛機,只要在控制總量之內,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

10

禁止托運鋰電池

不少充電寶不讓托運的原因,也是因為鋰電池。鋰電池可以攜帶,但不能托運,為什麼?

貨倉內環境不穩定,溫度和氣壓的變化劇烈,同時行李放在貨倉隨著機身顛簸互相擠壓,而鋰電池含有不穩定金屬元素,一不小心,就炸了。

11

最後說一個冷知識

飛機廁所的沖水按鈕,通常都在正對後背的位置,特別不方便,基本是需要起身才能按到。這是為啥呢?

飛機馬桶和家用馬桶的差別在於,飛機是抽空氣造成真空吸力,而不是普通的抽水。

很久之前,飛機的沖水按鈕就是設置在手邊的,看似非常方便,結果造成了很多大胖子或屁股較為豐滿的人被吸在馬桶上的危險且尷尬的局面。

經常有人在還未起身時,按到了抽水鍵……然後……屁股就被吸住了……抽吸式,空氣都走了。就吸住了……然後求救,空姐幫你起屁股。

航空公司試過貼警示牌,空姐友情提醒,甚至訓練空姐怎麼撬被吸住的胖子...然並卵。

直到後來一個波音的設計師把按鈕改到了現在這個很彆扭的地方,目的是只要造成一點點的縫隙讓空氣進來,問題就解決了。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飛機上遵守規則的重要性了。一定要聽空乘服務人員的話哦!

最後祝大家飛行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