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馬的故事》——部編二年級語文搶先看

拿到部編二年級教材的時候,真的如之前分析的那樣,少了很多描寫西方人或者鼓吹西方價值觀的課文,至少現在這本教材,幾乎沒有了。《小夥伴》裡瑪莎、維加、安東以及《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裡的雄日,

還有華盛頓和愛迪生的故事,以後還會不會在我們的語文教材裡出現,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的語文教材以我為主的大方向是確立了,不再是鼓吹西方人或者說打開課本裡面好多西方面孔的語文教材了,這既是我們自信心提升的一面,這是我們正本溯源的開始。不知道效果如何,接下來就看小夥伴們的回饋了。

小編這裡先推薦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小編之前沒學過的,相信大部分人都沒學過,如果您或者您的孩子要上或者說還沒上二年級,不妨提前看看。

《紅馬的故事》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美術老師常讓我們自由畫畫。

“畫什麼都可以。”老師一邊說,一邊揮著粉筆在黑板上自由地畫。

他畫得真妙啊!一頭浸在水裡洗澡的牛,尾巴上還停著一隻蒼蠅;花瓶裡有三朵百合:一朵盛開,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葉瓣在桌面上。

老師還畫漫畫: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獅子,會走路的椅子。看著老師的畫,大家都興奮極了,吵著,嚷著:“老師畫,老師畫!”

“自己畫!”老師把黑板擦乾淨,“高興畫什麼就畫什麼。”

“不會畫。老師,我們不會畫。”

“怎麼不會?用腦筋想,用眼睛看啦!”老師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說。

我喜歡上美術課,最喜歡自由畫畫。老師剛才畫了一頭大水牛,我不畫牛,我畫馬,畫兩匹在賽跑的馬。

老師一排排地“巡邏”,一面笑一面點頭,不時幫同學補上一兩筆。

老師走到我旁邊,笑著問:“畫好啦?這是什麼馬?”

“這是紅馬。”我指著兩匹用蠟筆塗得周身通紅的馬。我很奇怪,老師居然會認出這兩個怪物是馬。

“馬為什麼是紅色的?”

“因為賽跑很熱嘛!”

“哈哈哈!”老師放聲大笑,說:“很好,很好!就是要這樣畫!”

然後,老師拿起手中的筆,在我的畫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90”!

閱讀思考:

1.老師都畫了什麼?

2.老師為什麼讓“我們”自己畫?

3.“我”畫的馬為什麼是紅色的?

4.老師為什麼給“我”的畫打了一個大大的“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