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國盧浮宮搬到香港啦,帶你去看全球頂尖的藝術藏品!

盧浮宮——又稱為巴黎的心臟,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幾乎已成為藝術代名詞的《蒙娜麗莎》畫像、《維納斯》雕像、《勝利女神》雕像等作品便是收納於其中,實屬舉世矚目的萬寶之宮。

同時,與北京故宮博物館一樣,盧浮宮也曾經是王室的宮殿、王權的中心、城市發展的起源地。作為法國國王的主要宮殿,它見證了君主制的興盛、衰落、滅亡。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被改造成為“中央藝術博物館”,於1793年8月10日正式對外開放,這便是盧浮宮博物館的前身。

盧浮宮

與法國歷史相融合的盧浮宮歷史至如今,歷經八百多年,彷佛一座永不停工的工地,不斷擴建重修的豪華建築及與時俱進的豐富收藏擴充讓羅浮宮成為了當今世上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偉大的博物館。展現在全球遊客眼前的藏品,無一不是人類文明征途的歷史見證品。

現在,想看盧浮宮的頂尖藏品不用飛法國啦,因為在今年五-七月,

香港把盧浮宮都搬了過來,上百件真品任你睇!在香港,每年的五月份都有LE FRANCE MAY(法國五月)的活動,範圍涵蓋油畫、雕塑、音樂、舞蹈、電影及美食等等。去年的LE FRANCE MAY帶來了讓大家都十分難忘的莫内畫展,而今年的LE FRANCE MAY,重頭戲就是《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展覽!

如何把參觀博物館變成增長學識?怎樣參觀才能獲得最完整最好的體驗?博物館的藏品裡有哪些有趣的歷史背景和故事?這就是專業導覽和獨自參觀完全不一樣的收穫。

這一次,齒輪梨(Gear & Pear)的博物館導覽導師 Alise 將會帶領我們深度觀賞盧浮宮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歷史,去感受和解讀盧浮宮不同時期的發展和藝術瑰寶,包括繪畫、雕塑、陶塑、掛毯、裝飾藝術等等,

帶我們去瞭解其源遠流長的建造歷史和相關人物,體會優雅爛漫的法蘭西文明。(即將閉館,僅此一期!)

齒輪梨博物館導師簡介

導覽導師:Alise Franck

中文翻譯:Rachael

語言:英文/中文

導覽導師

Alise Franck 現居香港,來自法國,畢業于法國蒙波利埃第三大學,取得音樂學與文化經濟碩士。

曾為多家文化機構及國際學校工作,擅長音樂與戲劇表演,並開設法語入門與進階教程。有著豐富的國際文化交流經驗和教學經驗。

中文翻譯

Rachael曾任職于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從事國際旅遊近十年,接待服務過上千位元外國友人, 2009-2010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進修英美文學。

藝術文明的見證往往都會讓人覺得驚歎和震撼,又心生嚮往,難得一見的藏品和故事可能由此為你打開,出發前,我們預先來瞥一瞥精彩現場圖集吧!

齒輪梨香港文化博物館導覽

盧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門口的玻璃金字塔裝置,是不是讓你覺得仿佛來到了清晨的盧浮宮?

進入展館,我們首先會看到“「大盧浮宮計畫」-盧浮宮擴建工程”,上世紀80年代盧浮宮日漸老化,法國政府在1981年推行了「大盧浮宮計畫」,無論是展廳的變化,各種研究空間的大規模拓展,還是貝隸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都讓盧浮宮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在這個展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一些展館變化圖以及各種古老的藏品,瞭解盧浮宮的悠久歷史。

隨後,我們將步入弗朗索瓦一世和路易十四後的宮殿與皇室收藏,今天盧浮宮博物館的收藏最初源自王室藏品。這兩位法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的收藏,也是盧浮宮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華麗的天花板裝飾,栩栩如生的作品,讓人讚歎不已。

“啟蒙運動與狄德羅時期的盧浮宮”充滿了人類文明令人欣喜的光芒,在那個時期,在啟蒙思想的影響下,知識份子和哲學家的角色日漸重要,關於藝術創作、文化遺產保護與豐富的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各種作品也更具自由態度。

到大革命時期,盧浮宮變身為中央藝術博物館,許多貴族的珍藏被充公,很多也成為了盧浮宮博物館的館藏。這裡的作品都非常精美。

這個區域展示了拿破崙三世及第三共和國時期的盧浮宮,在這一時期,盧浮宮從皇權中心轉變為萬國博物館,在這裡除了法國本國的藝術品,你也可以看到法國從諸如埃及等國家掠奪的藝術品。

盧浮宮裡也有很多優秀的的當代藝術作品,進入20世紀,盧浮宮豐富自身館藏的途徑越來越多,來自私人收藏家的慷慨捐贈進一步豐富了博物館對世界不同地區文明文物與名作的擴充。這個展館裡就為我們集中呈現了一些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同時,我們也將在這裡看到今天的盧浮宮現況和未來的規劃。

可以說,展覽從審視自己的角度,發掘了盧浮宮建築群的變遷與王室以及各個時期權貴、藝術家、收藏家之間的關係,展現了盧浮宮不斷發展與不斷充實藏品的方法,在Alise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下,我們更相信這也將會是一次新的文化的認知,一場美與歷史的交融。

上期導覽活動照片

所有活動內容均為 Gear&Pear 齒輪梨(WeChat ID:gearpear) 原創,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需使用請聯繫合作。

藝術文明的見證往往都會讓人覺得驚歎和震撼,又心生嚮往,難得一見的藏品和故事可能由此為你打開,出發前,我們預先來瞥一瞥精彩現場圖集吧!

齒輪梨香港文化博物館導覽

盧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

門口的玻璃金字塔裝置,是不是讓你覺得仿佛來到了清晨的盧浮宮?

進入展館,我們首先會看到“「大盧浮宮計畫」-盧浮宮擴建工程”,上世紀80年代盧浮宮日漸老化,法國政府在1981年推行了「大盧浮宮計畫」,無論是展廳的變化,各種研究空間的大規模拓展,還是貝隸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都讓盧浮宮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在這個展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一些展館變化圖以及各種古老的藏品,瞭解盧浮宮的悠久歷史。

隨後,我們將步入弗朗索瓦一世和路易十四後的宮殿與皇室收藏,今天盧浮宮博物館的收藏最初源自王室藏品。這兩位法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的收藏,也是盧浮宮館藏的重要組成部分。華麗的天花板裝飾,栩栩如生的作品,讓人讚歎不已。

“啟蒙運動與狄德羅時期的盧浮宮”充滿了人類文明令人欣喜的光芒,在那個時期,在啟蒙思想的影響下,知識份子和哲學家的角色日漸重要,關於藝術創作、文化遺產保護與豐富的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各種作品也更具自由態度。

到大革命時期,盧浮宮變身為中央藝術博物館,許多貴族的珍藏被充公,很多也成為了盧浮宮博物館的館藏。這裡的作品都非常精美。

這個區域展示了拿破崙三世及第三共和國時期的盧浮宮,在這一時期,盧浮宮從皇權中心轉變為萬國博物館,在這裡除了法國本國的藝術品,你也可以看到法國從諸如埃及等國家掠奪的藝術品。

盧浮宮裡也有很多優秀的的當代藝術作品,進入20世紀,盧浮宮豐富自身館藏的途徑越來越多,來自私人收藏家的慷慨捐贈進一步豐富了博物館對世界不同地區文明文物與名作的擴充。這個展館裡就為我們集中呈現了一些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同時,我們也將在這裡看到今天的盧浮宮現況和未來的規劃。

可以說,展覽從審視自己的角度,發掘了盧浮宮建築群的變遷與王室以及各個時期權貴、藝術家、收藏家之間的關係,展現了盧浮宮不斷發展與不斷充實藏品的方法,在Alise老師的帶領和講解下,我們更相信這也將會是一次新的文化的認知,一場美與歷史的交融。

上期導覽活動照片

所有活動內容均為 Gear&Pear 齒輪梨(WeChat ID:gearpear) 原創,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需使用請聯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