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激勵青春期的孩子走出安樂窩?

有一個叫泰勒的小夥子,想提前從高中畢業,但不知道是否可行,所以就沒做;高中畢業後,有過幾次創業的念頭,但因為擔心創業不成功、自己的那點兒小錢可能會打水漂,於是決定還是等等再說;他想上大學學習環境工程學,

但因為擔心自己會堅持不下來,所以就一直待在家裡。

泰勒現年21歲,因為他什麼事也沒做過,所以始終保持著一份“不敗”的紀錄,卻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成長、探索、發現和剛強起來的機會。

第一天上高中、第一次發表演講、結婚成家,

生活中難免會有許多“第一次”。這些“第一次”會在我們的生活中留下濃墨重彩。此前你是一個樣子,等它們發生後,你註定不再一樣。但泰勒在生活中不肯邁出第一步,結果註定永遠是老樣子。

這裡我們將和你分享如何從“此前”走到“此後”,如何走出至關重要的第一步。這些第一步將使你走出安全舒適的安樂窩,走進外面的風風雨雨中。一想到外面的風雨,

一些青少年就會坐立不安、渾身打戰、猶豫不決,他們的腦子裡開始浮想聯翩:恐怖、羞恥和痛苦像一隻只惡獸,撲過來將自己生吞活剝。然而一旦真的邁出第一步,我們一定會為之歡呼雀躍的。

我們兩年前邁出了這一步,跳出了從前的老圈子,進入了一片嶄新的天地。經過歷練,我們早已今非昔比,身上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可惜的是,泰勒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轉變。

五種錘煉會使你脫胎換骨,而“走出安樂窩”在其中排第一,這是因為“走出安樂窩,經歷風和雨”

這一步通常最令人恐懼。雖然聽起來令人不可思議,但的確如此。後面我們會談到其他幾種錘煉,但在試圖嘗試那些錘煉以前,一定要先邁出這驚心動魄的第一步。所以,我們把它列為第一種錘煉。

這五種錘煉是:

第一種錘煉:走出安樂窩——心驚膽戰的第一步

第二種錘煉:精益求精——如何出色完成任務

第三種錘煉:人多力量大——如何完成團隊合作

第四種錘煉:從小事做起——如何持之以恆

第五種錘煉:潔身自好——避免從眾心理

注:本文節選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一書,點擊下面的購買,即可購買此書。

【新書熱售+包郵】《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約翰·派博、寇爾森、狄馬可等名牧連袂推薦 ¥36 購買

我們一家人常常一起回顧佈雷特10年前取得的那個巨大進步,一起捧腹大笑。

那次,他拼命掙扎卻無處可逃,甚至還差點兒被嗆死。還是讓佈雷特自己來講這個故事吧:至今難以忘記我的第一次淋浴,因為那太恐怖了。

那年我8歲……

我可沒有主動要求從“中級盆浴”升級到“高級淋浴”。可有一天,父母想:“他都8歲了,怎麼還在洗盆浴!”要知道,自打記事時起,我就一直洗盆浴。盆浴安全舒適,水靜靜地流進來,停留在頭頸以下(我老老實實待著的話),可以保證頭臉乾爽。亞曆克斯卻偏愛淋浴,不在乎盆浴的好處。

結果有一天,父母不由分說,脫光我的衣服,把我放在可怕的淋浴噴頭下麵。當時在我看來,那淋浴噴頭簡直就是一隻行刑的槍。父親打開龍頭,水流噴湧而下,還沒等水濺到身上,我就開始聲嘶力竭地嚎叫了。當熱水珠打到身上,水流過眼睛、鼻子和耳朵時,我開始覺得父母恨我。他們不可能是愛我的!而我是不是還愛他們,我也不敢確定了。

還好我們家住在郊外,否則從哈裡斯家二樓浴室傳來的尖叫聲一定會驚動四鄰,說不定還會有人去報警。等父親把我放出來時,我怒髮衝冠,不住哽咽,被水嗆得一個勁兒咳嗽。

但那是10年前的事了。今早我毫不猶豫地走進了浴室,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淋浴,早把那段記憶拋在腦後了。當熱水噴在臉上時,我不再擔心被嗆著,並且已經不記恨任何人了。我8歲時無比恐懼的事情,後來居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享受,這不是很奇妙嗎?

我們都經歷過“第一次淋浴”這個關於淋浴的故事是真的,雖說故事有些幼稚,但是說到了點子上。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曾有過看似翻不過的山、不過的河?自己系鞋帶、去掉輔助輪騎自行車、在幼稚園裡識字、在小學二年級做算術題等,這些事情現在看起來簡單至極,但當時對我們來說卻難如登天。當時,這些事是我們走出安樂窩的一大步,如今看起來卻微不足道。

這些事本身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它們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克服難過、擔憂、膽怯的感覺,勇敢邁出前進的腳步,安樂的小窩就會變成安樂的大窩,能力和技巧也會突飛猛進。於是,從前眼中的天塹變通途,驚濤駭浪變成涓涓細流。

一起來看看傑瑞德的故事:

有一天,教會負責青少年敬拜讚美的人外出宣教,於是他自告奮勇,上場帶領敬拜讚美,儘管當時他學彈吉他才幾個月。結果一年後,傑瑞德開始負責主持整個教會的敬拜讚美,而且他領導的樂隊開始計畫推出首張輯。傑瑞德說:“當時的一小步改變了我整個人生的方向,為我打開了一道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門,讓我擔起了從前做夢都不敢想的重任。”

奇怪的是,雖然我們不斷體驗到走出安樂窩的好處,可當下一個新任務出現時,我們的反應居然與從前完全一樣:抗拒、敷衍、掙扎、咆哮,就是不想離開舒適的生活環境。殊不知,貪圖安逸會使我們付出巨大代價,使我們不知不覺間在身邊建起一堵無形的牆,將所有的挑戰都擋在外面,從而錯失了無數獲得更多自由的機會。牆裡面,我們面對的都是自己喜聞樂見、閉著眼都能做好的事情。想讓我們走出去?門兒都沒有!被問及哪些事屬於安樂窩之外的事情,青少年們的回答大同小異:公開演講、嘗試新的事物(尤其在有人關注或指望你時)、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見陌生人。

這些事為什麼困難?因為我們不熟悉它們,害怕它們。可是你注意到了嗎?這些事情往往又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趣事,是我們回味無窮的甜美記憶。

2007年11月,我們應邀去日本,要在兩個會議上發言,其中包括在東京舉辦的青少年基督徒研討會。對於在東半球拓展青少年事工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雖然如此,我們還是非常緊張,因為我們從未出過國(其實我們去過加拿大,但有人說那不算)。這還不算,上帝認為我們離開自己的安樂窩還不夠遠,於是又給我們加上了一個全新的挑戰——同翻譯合作。

這是一次完全陌生的旅行:陌生的語言、奇怪的馬桶,吃生鯨魚和生魷魚。簡直不可思議!雖然這次旅行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但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難。最重要的是,這次旅行成就了一個驚人的事工,幫助我們交了許多朋友。要是可以的話,我們巴不得現在就回去看看!

回顧這次旅行,我們不禁啞然失笑:整個過程中,最難的部分居然就是決定是否起程。一旦踏上旅程,我們就興奮不已。可是,為什麼走出安樂窩會這麼難呢?

我們注意到,那堵阻止我們走出安樂窩的牆,其實就是一連串的恐懼:害怕暴露缺點、害怕難受、害怕失敗、害怕丟臉。我們還發現,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生活在信仰與恐懼當中。保羅在《提摩太后書》1章7節裡說:“神所賜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查閱聖經時,我們從那些為上帝完成大事的英雄身上發現了一個為榮耀上帝做工的重要條件,那就是《希伯來書》11章6節所說的:“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

所幸,恐懼不過是巧妙裝飾的謊言。接下來,我們要告訴你三個重要的法寶,它們將幫助你克服恐懼,為完成上帝所交付的聖工掃清障礙。

本文選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第五章。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本書。

亞曆克斯卻偏愛淋浴,不在乎盆浴的好處。

結果有一天,父母不由分說,脫光我的衣服,把我放在可怕的淋浴噴頭下麵。當時在我看來,那淋浴噴頭簡直就是一隻行刑的槍。父親打開龍頭,水流噴湧而下,還沒等水濺到身上,我就開始聲嘶力竭地嚎叫了。當熱水珠打到身上,水流過眼睛、鼻子和耳朵時,我開始覺得父母恨我。他們不可能是愛我的!而我是不是還愛他們,我也不敢確定了。

還好我們家住在郊外,否則從哈裡斯家二樓浴室傳來的尖叫聲一定會驚動四鄰,說不定還會有人去報警。等父親把我放出來時,我怒髮衝冠,不住哽咽,被水嗆得一個勁兒咳嗽。

但那是10年前的事了。今早我毫不猶豫地走進了浴室,舒舒服服地洗了個淋浴,早把那段記憶拋在腦後了。當熱水噴在臉上時,我不再擔心被嗆著,並且已經不記恨任何人了。我8歲時無比恐懼的事情,後來居然成了日常生活中一種重要的享受,這不是很奇妙嗎?

我們都經歷過“第一次淋浴”這個關於淋浴的故事是真的,雖說故事有些幼稚,但是說到了點子上。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曾有過看似翻不過的山、不過的河?自己系鞋帶、去掉輔助輪騎自行車、在幼稚園裡識字、在小學二年級做算術題等,這些事情現在看起來簡單至極,但當時對我們來說卻難如登天。當時,這些事是我們走出安樂窩的一大步,如今看起來卻微不足道。

這些事本身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它們說明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克服難過、擔憂、膽怯的感覺,勇敢邁出前進的腳步,安樂的小窩就會變成安樂的大窩,能力和技巧也會突飛猛進。於是,從前眼中的天塹變通途,驚濤駭浪變成涓涓細流。

一起來看看傑瑞德的故事:

有一天,教會負責青少年敬拜讚美的人外出宣教,於是他自告奮勇,上場帶領敬拜讚美,儘管當時他學彈吉他才幾個月。結果一年後,傑瑞德開始負責主持整個教會的敬拜讚美,而且他領導的樂隊開始計畫推出首張輯。傑瑞德說:“當時的一小步改變了我整個人生的方向,為我打開了一道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門,讓我擔起了從前做夢都不敢想的重任。”

奇怪的是,雖然我們不斷體驗到走出安樂窩的好處,可當下一個新任務出現時,我們的反應居然與從前完全一樣:抗拒、敷衍、掙扎、咆哮,就是不想離開舒適的生活環境。殊不知,貪圖安逸會使我們付出巨大代價,使我們不知不覺間在身邊建起一堵無形的牆,將所有的挑戰都擋在外面,從而錯失了無數獲得更多自由的機會。牆裡面,我們面對的都是自己喜聞樂見、閉著眼都能做好的事情。想讓我們走出去?門兒都沒有!被問及哪些事屬於安樂窩之外的事情,青少年們的回答大同小異:公開演講、嘗試新的事物(尤其在有人關注或指望你時)、去陌生的地方旅行、見陌生人。

這些事為什麼困難?因為我們不熟悉它們,害怕它們。可是你注意到了嗎?這些事情往往又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趣事,是我們回味無窮的甜美記憶。

2007年11月,我們應邀去日本,要在兩個會議上發言,其中包括在東京舉辦的青少年基督徒研討會。對於在東半球拓展青少年事工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雖然如此,我們還是非常緊張,因為我們從未出過國(其實我們去過加拿大,但有人說那不算)。這還不算,上帝認為我們離開自己的安樂窩還不夠遠,於是又給我們加上了一個全新的挑戰——同翻譯合作。

這是一次完全陌生的旅行:陌生的語言、奇怪的馬桶,吃生鯨魚和生魷魚。簡直不可思議!雖然這次旅行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但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難。最重要的是,這次旅行成就了一個驚人的事工,幫助我們交了許多朋友。要是可以的話,我們巴不得現在就回去看看!

回顧這次旅行,我們不禁啞然失笑:整個過程中,最難的部分居然就是決定是否起程。一旦踏上旅程,我們就興奮不已。可是,為什麼走出安樂窩會這麼難呢?

我們注意到,那堵阻止我們走出安樂窩的牆,其實就是一連串的恐懼:害怕暴露缺點、害怕難受、害怕失敗、害怕丟臉。我們還發現,一個人不可能同時生活在信仰與恐懼當中。保羅在《提摩太后書》1章7節裡說:“神所賜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查閱聖經時,我們從那些為上帝完成大事的英雄身上發現了一個為榮耀上帝做工的重要條件,那就是《希伯來書》11章6節所說的:“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

所幸,恐懼不過是巧妙裝飾的謊言。接下來,我們要告訴你三個重要的法寶,它們將幫助你克服恐懼,為完成上帝所交付的聖工掃清障礙。

本文選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第五章。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