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是我的玩具,不許你拿給哥哥玩!

爸爸給4歲的聰聰買了一輛玩具汽車,聰聰很喜歡,睡覺都把汽車放在枕邊。媽媽建議他明天把小汽車借給隔壁的好朋友慧慧玩,聰聰聽了,一臉不悅,媽媽就教育他,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

可聰聰卻說:“她不可以碰我的汽車,不然我就打她。

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品質特別好,可是在實際教育中卻發現,孩子總是很“小氣",別說與小夥伴分享了,哪怕是與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等家裡親密的人分享,孩子都很不情願,這可怎麼辦呢?

其實,對於大部分年紀小的孩子並不是真正的“小氣",他只是覺得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但又不懂得去解決問題。這些行為的產生都源於家庭環境和教育:一是 0阿波老師 家人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在家裡稱王稱霸慣了,他們和夥伴交往的時候,也都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把最好的留 分析原因給自己,把自己喜歡的先搶到手,拿到後就貼上自己專屬的標籤,

不願再拿出來分享;二是孩子缺乏同伴交往,缺少兄弟姐殊的陪伴,也少有街坊鄰居的玩伴,變得越來越孤獨,不能與同伴和睦相處,不會分享。

1,不要因為孩子“小氣"而懲罰他

如果你對孩子說他太小氣,他不分享就要懲罰他,或者強迫他把喜歡的東西給別人,那你只會培養出孩子的怨恨情緒,而不是慷慨大方,鼓勵分享要從正面去強調,而不是訓誡。

2,讓孩孑說出自己的感覺

如果孩子們為玩具發生爭執,你要幫助他們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另外,也要幫助孩子把他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如果他沒有表現得特別大方,要問問他是怎麼回事。可能你會發現他特別珍惜那個玩具,因為那是爺爺送給他的禮物。

3,教孩子去解決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死死地拽著小夥伴想要的玩具卡車不放,他心裡可能想的是,“這個東西要麼歸我,要麼歸他。"他可能根本就沒有共用玩具卡車的概念。你可以鼓勵孩子和小夥伴輪流玩那輛卡車(不妨給他們一個到點會響的計時器,說好每個人每次玩的時間),讓他明白分享並不只是把東西給別人,夥伴們可以共用一件玩具。

4,預先做好準備

在別的小朋友來家裡玩之前,

問問孩子有沒有什麼東西是他不願意分享的,幫他把那些特殊的玩具收起來。然後讓他想想哪些東西是他覺得和小夥伴一起玩會更好玩的。這樣會讓他在小夥伴到來前心裡有個分享的概念。

5,尊重孩子的東西

如果你的小傢伙覺得別人不會愛惜自己的衣服、書、玩具,他就不願意把這些東西給別人,哪怕一會兒也不行。所以,你借他的彩色鉛筆時,要徵求他的同意,並且給他拒絕的權利。要確保他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也都尊重他的東西,要事先向孩子詢問是否能用,如果孩子同意,使用中也要好好愛惜這些物品。

他就不願意把這些東西給別人,哪怕一會兒也不行。所以,你借他的彩色鉛筆時,要徵求他的同意,並且給他拒絕的權利。要確保他的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也都尊重他的東西,要事先向孩子詢問是否能用,如果孩子同意,使用中也要好好愛惜這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