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小少年卻扛起保家衛國的重任

今天的我們都會說孩子應該遠離戰爭,但對於80年前日本侵華下的少年兒童來說,他們沒有選擇,也無路可退,日軍的炮火和鐵蹄在中華的土地上肆意蹂☆禁☆躪。他們可能已經沒有了父母,

兄長,他們只能勇敢的去面對這一切。

1941年5月在山西被日軍俘虜的少年司號員,從照片上看他大概只有十歲左右,完全就是個孩子。穿著一件不合身的破舊棉衣,被俘後依然平靜的微笑著留下這張照片,只是不知道他最後的命運如何?要不是因為戰爭,

他這個年紀應該和大多數的孩子一樣,在山野間嬉戲玩耍,而今卻扛起了民族存亡血戰之重任。

日本戰地記者拍攝的2名稚氣未脫的娃娃兵與日軍對視。他們雖然被俘,但是他們沒有投降。

1939年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的一次局部對抗。16名全副武裝的青壯年日軍神情茫然,3名反縛雙手的中國抗日少年軍人神情昂然。

川軍少年兵,小小年紀就扛起保家衛國的重任,到最後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一名兒童兵在測試1門75毫米美式山炮。注意他腳下穿的是草鞋。

1939年3月被俘的青年團團員。大好的青春年華,

因為日軍的入侵,無法再安讀於課堂,走上了抗日的前線。最後這位少年沒能逃脫大多數被俘者的命運,死在了日軍手上。

淞滬會戰被俘的少年季萬方,昂首挺胸。

祖國需要我所以我來了。 這些抗戰中的娃娃兵,他們把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獻給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戰爭,他們所做的一切,正是為了制止日軍對中華民族的燒殺淫掠,沒有他們的獻身與犧牲,就不可能換來抗日戰爭的勝利, 回顧歷史,是為了讓歷史的慘痛不再重演。希望未來的中華,不再需要這些稚嫩的娃娃兵們來保衛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