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記者調查|換崗:跨越軍政“楚河漢界”

這是一次人才培養的新探索——

2014年初,第27集團軍某旅首次擔負全軍基層軍政主官換崗試點任務。一年後,該集團軍在試點經驗基礎上,全面推開換崗鍛煉工作,初步構建基層幹部培養多崗位多管道多層次新模式。

這是一張表現不俗的成績單——

從汶萊到澳大利亞國際陸軍輕武器技能比武,從“跨越”系列到“火力”系列實兵對抗演習,縱觀近年來該集團軍的重大軍事任務,一大批經過軍政換崗的基層營連指揮員大顯身手。

3月中旬,記者踏訪華北軍營,近距離觀察這個集團軍的探索與實踐。

請看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軍營觀察版報導——

換崗:跨越軍政“楚河漢界”

—— 第二十七集團軍推行基層軍政主官換崗的調查與思考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張聖濤 高 冰 通訊員 狄伯文

年初開訓以來,某裝甲旅將部隊拉到野外生疏地域組織實兵實裝課目演練,拉開新年度實戰化軍事訓練帷幕。 鄭立洪攝

走出軍政“楚河漢界”誤區——

科學設計換崗“路線圖”

2016年12月下旬,第27集團軍某旅組織機關幹部崗位測評。出人意料的是,從連長轉任宣傳幹事僅半年的梁詩,當選“優秀機關幹部”。

工作上路時間短,又是軍事改政工,梁詩何以快速適應、勝任本職?帶著疑問,記者翻看其個人履歷,發現“優秀機關幹部”評價實非偶然——這位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的高材生,在指導員和連長崗位均有不短的任職時間。

“人才發展路子今非昔比!”該旅領導介紹,

過去因為崗位分工,一些人只想自掃門前雪、管好自己那一攤,使軍政分工又分家的現象日益嚴重。前些年,一名指導員外出學習半年,結果連隊官兵思想鬆懈,士氣低落,全面建設滑坡。

走出軍政“楚河漢界”思維誤區,該集團軍科學設計換崗路線圖。據幹部處處長鄒謀學介紹,實施換崗不是簡單的連長變指導員、教導員變營長,而是按照基層幹部自身成長規律,

精確控制計算換崗的時機和比例——

連級主官,任現職滿2年後,每年安排調整量的20%進行軍政互換,60%左右在連長、指導員崗位實現軍政換崗。沒有機關經歷的,任現職2-4年後,平職調整或提升到機關任職。機關幹部沒有基層主官經歷的,正連1-2年後要安排到連主官崗位鍛煉。

營級主官,沒有軍政換崗經歷的要有計劃地進行換崗鍛煉,原則上在正營職均要完成軍政崗位互換,

適時走開與機關科長交流的路子。

時至今日,很多基層主官都有這樣的共識:如果沒有軍政換崗鍛煉,就不會具備全面的帶兵帶部隊能力。

某旅四營營長崔阿祿,先後經歷3次換崗,他從指導員、連長、機關幹事、教導員一路換過來,不僅軍政素質提高了,而且抓工作的招法也多了。不久前,他在營黨委工作總結會上發言時,結合自己開展黨務工作的經驗,從人生、性格和習慣的角度分析官兵教育訓練現狀,全營上下反響強烈。

第27集團軍所屬部隊組織訓練。資料圖

不僅“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打好換崗鍛煉“組合拳”

寒風凜凜,雁門關外,某旅一場連進攻戰鬥演練展開。演練指揮員,是一年前才從指導員改任連長的武進。

演練期間,旅領導隨機導調情況:行軍縱隊遭敵遠端炮火襲擊,側翼受敵襲擾,途經高地發現敵裝甲車輛活動……難題接踵而至,而且一個比一個棘手。武進絲毫未亂,處置情況從容不迫。事後,武進感歎:“真是多虧了換崗經歷!”

原來,自換崗任連長後,武進先後經歷了一周的旅軍事主官能力集訓和一個月的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連長班”培訓。

不僅如此,與他掛鉤幫帶的營長還經常教方法、交任務、壓擔子,所帶連隊先後擔負旅裡應急分隊快反試點等任務,一系列“加鋼淬火”使武進的軍事指揮能力、專業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

軍政換崗並非簡單地刷經歷、鍍鍍金。集團軍制度化常態化落實換崗鍛煉,科學遵循人才培養的規律:換崗好比移樹,要保證“成活率”,必須多做培土、施肥等扎實細緻的基礎性工作。

某團組織換崗第二天,便組織業務學習、技能培訓、示範觀摩等系列活動,説明新任職主官全面掌握開展工作的基本方法。新任指導員趙曉峰說,通過新老主官交流,幫他解開了思想扣子,提前對任職中遇到的難題困惑開了“藥方”,增強了換崗鍛煉的信心和幹勁。

某機步旅在駐訓演習、搶險救災等大項任務中,有意識地安排換崗主官當先鋒、打頭陣,放手讓他們獨立面對困難挑戰、自主解決棘手問題。同時,旅黨委機關利用掛鉤幫建、當兵蹲連、指導工作等時機,跟蹤掌握換崗物件的成長進步情況,定期分析思想動態、考評工作實績。

集團軍規定,排長2年內不得送學讀研、選調機關、晉升職務,提升任正連職必須在排長和副連職崗位至少幹滿3年,讓幹部在全面參與基層建設中得到充分歷練;把營連副職、機關參謀幹事作為軍政主官的後備力量,納入軍政主官能力培訓範圍,擇優選送預任建制連主官培訓班。

2016年以來,集團軍安排了10名營主官和26名連主官進行換崗鍛煉,換崗後,有軍政主官經歷的營連幹部分別占各自總數的55%和37%。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告別人才“信馬由韁”培養——

用好制度這個“支點”

從“要我換崗”到“我要換崗”,某旅四營機槍連連長盧力暢經歷了這樣一段轉變歷程。

盧力暢原是該連指導員,所在連隊有著豐厚的榮譽積澱,黨支部連年被評先。單位底子厚、工作開展順,在這樣的單位取得成績順理成章。

去年5月,旅裡組織軍政主官換崗。盧力暢內心糾結:換崗,意味著從頭開始,出了差池得不償失。然而,直到換崗後參加旅裡的一系列培訓,盧力暢能力素質有了切實提高,他感慨:“換崗真是換對了!”

革命戰爭年代,艱苦的鬥爭環境摔打錘煉了一大批軍政兼優指揮員,十大元帥中就有9位曾經擔任或兼任過軍事主官或政治委員。一份調研資料表明,近年來基層幹部存在著成長方向定型過早、複合素質偏弱、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不利於培養複合型、打仗型軍政兼優人才,制約了戰鬥力的生成和提高。一些幹部“剛出校門就當官、黨齡不長當書記、兵齡不長當連長”,在營連兩級主官崗位上任期不長,“不想換”“不敢換”“不願換”的想法較多,怕耽誤進步導致不能吃透軍政業務。

“換崗,算的是一筆長遠賬。”集團軍領導告訴記者,他們一改“信馬由韁”的人才培養方式,用制度的“硬杠杠”發力,使軍政換崗融入幹部培養使用的機制化路子:將軍政複合素質作為選拔關鍵崗位幹部的重要條件,將軍政換崗鍛煉納入幹部培養規劃,營造優先從具有軍政換崗經歷的幹部中選拔人才的導向。近年來集團軍新調整的營以上幹部,絕大多數都有軍政換崗鍛煉的經歷。

換崗鍛煉半年,某旅一營炮兵連幹部李光耀初步完成了從指導員到稱職連長的漂亮轉身。他深有感觸:“通過換崗,增強了帶兵打仗、教育管理的綜合能力。”去年9月,李光耀在上級組織的實兵對抗演習中,面對接連不斷的“敵情”,處變不驚,指揮官兵順利完成突擊、破襲等任務,受到上級領導高度肯定。

延伸閱讀

從“金牌連長”到優秀指導員

■文 武

“啥?改當指導員?”2016年年初的一紙命令,我從連長一下子變成了指導員,別說戰士們一時改不了口,就連我自己也有陣子沒緩過神來。

我的軍旅成長,從軍事一路走起。當戰士,奪第一、破紀錄、立功提幹,圓了軍官夢;當連長,抓戰備、嚴訓練、固強補弱,連隊連續兩年拿到軍事訓練一級連、基層全面建設先進單位,個人也在旅、集團軍組織的比武中奪得兩次第一,成為旅裡小有名氣的“金牌連長”。

幹得風生水起之時讓我換崗,說實話不情願。可戰友們鼓勵我說,文武、文武,能文能武。

換崗後一心想來個“開門紅”,不料卻弄了個“開門黑”。記得確定授課主題後,我跑到“指導員之家”翻書上網查相關資料,還請連隊網路能手做了課件。授課前,我反復熟悉教案內容,準備來個脫稿授課,想一下子把戰士們鎮住。

帶著自信,習慣了講授操作流程和動作要領的我,一張嘴便找到狀態,授課過程行雲流水。可台下,戰士們看起來一個個聽不下去不耐煩的樣子。授課結束後,幾名戰士小聲嘀咕:“指導員講課像當連長時講教學法,一開口就是‘一定要’‘必須’,這又不是操作武器裝備……”

冷靜思考,我發現:上教育課沒那麼簡單,指導員的工作並非想像中的“動動嘴”那麼容易。

“搞教育不像講授裝備操作要領,你咋講官兵就咋想。”與老指導員聊天,他一針見血地說:“教育要在官兵心裡打下烙印,必須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簡單地提原則性要求、說結論性語言。”

找准鑰匙好開鎖。之後,我有機會就向身邊的“老政工”請教,學習溝通技巧。抓訓練有抓手,考核比武牽著走,而抓活思想只能潛下身子,一點一滴自己摸。我把談心交心做到訓練生活的每一處,建起了連隊官兵思想動態電子檔案。除此之外,我還嘗試把政治工作向網路延伸,設立連隊網路意見箱,創辦“網路直播課堂”……

正當我漸漸適應新崗位時,一次本該按部就班的評選又給我潑了一盆“冷水”。

去年6月,部隊野外駐訓,半年工作總結不期而至。當時連長探親休假、部隊訓練時間緊迫,考慮到“優秀共產黨員”的評選並非半年總結的重點內容,我便將名額粗略分配,按自己的印象確定了人選。我心想,個人表現一目了然,在訓練任務繁重情況下繞開繁瑣程式、直接公示也無可厚非。

沒想到,黨支部3名支委很快找到我,要求開會後重新確定表彰人選。士官支委姜國輝直言不諱,不能簡化程式違反規定,這樣做有徇私情的嫌疑。支委的不留情面令我很尷尬,我接受了大家的批評,按程式重新組織評選。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開展政治工作沒有想當然,不按程式辦事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指導員的崗位沒那麼好幹。”當天晚上,我在日記本上這樣寫道。

吃一塹長一智。身邊的“老政工”提醒我,要想成為“黨務通”,離不開幾個“紅本本”。於是,我認真學習《政治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軍隊支部工作條例》等,系統學習相關制度法規。遇問題查規定,有了難處多請教,年度黨員發展、士官選取等敏感工作順利完成。

去年底,作為新任指導員,我參加旅裡政工比武,取得綜合成績第四名。幹部軍事大比武,作為政治工作幹部,我取得2項第一,1項第二。大家都說,寶貴的連長任職經歷優勢凸顯出來了。

回想一年來的換崗歷程,困難不少,收穫更多。這條路,我要堅定地走下去,努力做個能文能武的“文武官”。

(楊 琪整理)

全營上下反響強烈。

第27集團軍所屬部隊組織訓練。資料圖

不僅“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打好換崗鍛煉“組合拳”

寒風凜凜,雁門關外,某旅一場連進攻戰鬥演練展開。演練指揮員,是一年前才從指導員改任連長的武進。

演練期間,旅領導隨機導調情況:行軍縱隊遭敵遠端炮火襲擊,側翼受敵襲擾,途經高地發現敵裝甲車輛活動……難題接踵而至,而且一個比一個棘手。武進絲毫未亂,處置情況從容不迫。事後,武進感歎:“真是多虧了換崗經歷!”

原來,自換崗任連長後,武進先後經歷了一周的旅軍事主官能力集訓和一個月的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連長班”培訓。

不僅如此,與他掛鉤幫帶的營長還經常教方法、交任務、壓擔子,所帶連隊先後擔負旅裡應急分隊快反試點等任務,一系列“加鋼淬火”使武進的軍事指揮能力、專業技能得到了快速提升。

軍政換崗並非簡單地刷經歷、鍍鍍金。集團軍制度化常態化落實換崗鍛煉,科學遵循人才培養的規律:換崗好比移樹,要保證“成活率”,必須多做培土、施肥等扎實細緻的基礎性工作。

某團組織換崗第二天,便組織業務學習、技能培訓、示範觀摩等系列活動,説明新任職主官全面掌握開展工作的基本方法。新任指導員趙曉峰說,通過新老主官交流,幫他解開了思想扣子,提前對任職中遇到的難題困惑開了“藥方”,增強了換崗鍛煉的信心和幹勁。

某機步旅在駐訓演習、搶險救災等大項任務中,有意識地安排換崗主官當先鋒、打頭陣,放手讓他們獨立面對困難挑戰、自主解決棘手問題。同時,旅黨委機關利用掛鉤幫建、當兵蹲連、指導工作等時機,跟蹤掌握換崗物件的成長進步情況,定期分析思想動態、考評工作實績。

集團軍規定,排長2年內不得送學讀研、選調機關、晉升職務,提升任正連職必須在排長和副連職崗位至少幹滿3年,讓幹部在全面參與基層建設中得到充分歷練;把營連副職、機關參謀幹事作為軍政主官的後備力量,納入軍政主官能力培訓範圍,擇優選送預任建制連主官培訓班。

2016年以來,集團軍安排了10名營主官和26名連主官進行換崗鍛煉,換崗後,有軍政主官經歷的營連幹部分別占各自總數的55%和37%。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告別人才“信馬由韁”培養——

用好制度這個“支點”

從“要我換崗”到“我要換崗”,某旅四營機槍連連長盧力暢經歷了這樣一段轉變歷程。

盧力暢原是該連指導員,所在連隊有著豐厚的榮譽積澱,黨支部連年被評先。單位底子厚、工作開展順,在這樣的單位取得成績順理成章。

去年5月,旅裡組織軍政主官換崗。盧力暢內心糾結:換崗,意味著從頭開始,出了差池得不償失。然而,直到換崗後參加旅裡的一系列培訓,盧力暢能力素質有了切實提高,他感慨:“換崗真是換對了!”

革命戰爭年代,艱苦的鬥爭環境摔打錘煉了一大批軍政兼優指揮員,十大元帥中就有9位曾經擔任或兼任過軍事主官或政治委員。一份調研資料表明,近年來基層幹部存在著成長方向定型過早、複合素質偏弱、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不利於培養複合型、打仗型軍政兼優人才,制約了戰鬥力的生成和提高。一些幹部“剛出校門就當官、黨齡不長當書記、兵齡不長當連長”,在營連兩級主官崗位上任期不長,“不想換”“不敢換”“不願換”的想法較多,怕耽誤進步導致不能吃透軍政業務。

“換崗,算的是一筆長遠賬。”集團軍領導告訴記者,他們一改“信馬由韁”的人才培養方式,用制度的“硬杠杠”發力,使軍政換崗融入幹部培養使用的機制化路子:將軍政複合素質作為選拔關鍵崗位幹部的重要條件,將軍政換崗鍛煉納入幹部培養規劃,營造優先從具有軍政換崗經歷的幹部中選拔人才的導向。近年來集團軍新調整的營以上幹部,絕大多數都有軍政換崗鍛煉的經歷。

換崗鍛煉半年,某旅一營炮兵連幹部李光耀初步完成了從指導員到稱職連長的漂亮轉身。他深有感觸:“通過換崗,增強了帶兵打仗、教育管理的綜合能力。”去年9月,李光耀在上級組織的實兵對抗演習中,面對接連不斷的“敵情”,處變不驚,指揮官兵順利完成突擊、破襲等任務,受到上級領導高度肯定。

延伸閱讀

從“金牌連長”到優秀指導員

■文 武

“啥?改當指導員?”2016年年初的一紙命令,我從連長一下子變成了指導員,別說戰士們一時改不了口,就連我自己也有陣子沒緩過神來。

我的軍旅成長,從軍事一路走起。當戰士,奪第一、破紀錄、立功提幹,圓了軍官夢;當連長,抓戰備、嚴訓練、固強補弱,連隊連續兩年拿到軍事訓練一級連、基層全面建設先進單位,個人也在旅、集團軍組織的比武中奪得兩次第一,成為旅裡小有名氣的“金牌連長”。

幹得風生水起之時讓我換崗,說實話不情願。可戰友們鼓勵我說,文武、文武,能文能武。

換崗後一心想來個“開門紅”,不料卻弄了個“開門黑”。記得確定授課主題後,我跑到“指導員之家”翻書上網查相關資料,還請連隊網路能手做了課件。授課前,我反復熟悉教案內容,準備來個脫稿授課,想一下子把戰士們鎮住。

帶著自信,習慣了講授操作流程和動作要領的我,一張嘴便找到狀態,授課過程行雲流水。可台下,戰士們看起來一個個聽不下去不耐煩的樣子。授課結束後,幾名戰士小聲嘀咕:“指導員講課像當連長時講教學法,一開口就是‘一定要’‘必須’,這又不是操作武器裝備……”

冷靜思考,我發現:上教育課沒那麼簡單,指導員的工作並非想像中的“動動嘴”那麼容易。

“搞教育不像講授裝備操作要領,你咋講官兵就咋想。”與老指導員聊天,他一針見血地說:“教育要在官兵心裡打下烙印,必須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簡單地提原則性要求、說結論性語言。”

找准鑰匙好開鎖。之後,我有機會就向身邊的“老政工”請教,學習溝通技巧。抓訓練有抓手,考核比武牽著走,而抓活思想只能潛下身子,一點一滴自己摸。我把談心交心做到訓練生活的每一處,建起了連隊官兵思想動態電子檔案。除此之外,我還嘗試把政治工作向網路延伸,設立連隊網路意見箱,創辦“網路直播課堂”……

正當我漸漸適應新崗位時,一次本該按部就班的評選又給我潑了一盆“冷水”。

去年6月,部隊野外駐訓,半年工作總結不期而至。當時連長探親休假、部隊訓練時間緊迫,考慮到“優秀共產黨員”的評選並非半年總結的重點內容,我便將名額粗略分配,按自己的印象確定了人選。我心想,個人表現一目了然,在訓練任務繁重情況下繞開繁瑣程式、直接公示也無可厚非。

沒想到,黨支部3名支委很快找到我,要求開會後重新確定表彰人選。士官支委姜國輝直言不諱,不能簡化程式違反規定,這樣做有徇私情的嫌疑。支委的不留情面令我很尷尬,我接受了大家的批評,按程式重新組織評選。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開展政治工作沒有想當然,不按程式辦事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指導員的崗位沒那麼好幹。”當天晚上,我在日記本上這樣寫道。

吃一塹長一智。身邊的“老政工”提醒我,要想成為“黨務通”,離不開幾個“紅本本”。於是,我認真學習《政治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軍隊支部工作條例》等,系統學習相關制度法規。遇問題查規定,有了難處多請教,年度黨員發展、士官選取等敏感工作順利完成。

去年底,作為新任指導員,我參加旅裡政工比武,取得綜合成績第四名。幹部軍事大比武,作為政治工作幹部,我取得2項第一,1項第二。大家都說,寶貴的連長任職經歷優勢凸顯出來了。

回想一年來的換崗歷程,困難不少,收穫更多。這條路,我要堅定地走下去,努力做個能文能武的“文武官”。

(楊 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