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市場為何無視戰爭風險?答:習慣了!見過更狠的!

依照金融學教科書的理論:當一個國家在面臨來自鄰國的核武器和戰爭威脅時,其股市會以下跌甚至重挫來反映高漲的避險情緒。

然而,韓國股市卻完全不是這樣。

在與美國的外交僵持升級之際,

朝鮮4日宣佈成功試射了一枚“火星-14”洲際彈道導彈。一旦朝鮮半島爆發全面軍事衝突,隔壁的韓國很有可能遭受戰爭的破壞和民眾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令人訝異的是,韓國股市似乎根本不care這種潛在威脅,並沒有劇烈震盪。韓國基準股指KOSPI指數在4日當天收盤僅微跌0.6%,次日以上漲收盤。

如果以美元計價,KOSPI指數今年的投資回報率在22%,在全球表現最佳的指數中僅次於印度,

漲幅是標普500指數的兩倍多。該指數甚至在6月29日越過2400點大關,創出歷史最高紀錄。

也就是說,韓國股市投資者看起來並沒有把朝鮮半島戰爭風險計入股價。對他們而言,更重要的考慮因素是公司回購、股息收益率、市盈率和利潤增長——這些因素的表現都很積極,

利好於股價。

那麼,為何韓國股市投資者沒有把潛在的戰爭放在第一位呢?

“我們已經習慣它了,”Craigs Investment Partners私人財富研究部門負責人Mark Lister說,“爆發軍事衝突的概率依然處於合理低位。”

美國媒體援引新加坡Janus Henderson公司資產管理人Sat Duhra的話稱:“過去十多年,朝鮮和韓國的對峙局勢一直都很糟糕。今天的局面固然嚴峻,但我們以前見過更厲害的。”

海外資金仍繼續押注韓國股市走高。

佛蘭克林鄧普頓投資(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認為,未來兩三年,韓國股市將在科技股的帶動下再漲25%。

韓國證券交易所週四公佈稱,外資在韓國股市買超2174億韓元,此前連兩日的賣超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