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大城工匠”成為品牌南海代言人

獲評為佛山首屆大城工匠的胡建武帶著徒弟一起研究如何能更加精確地加工機械。

(資料圖片)

近日,南海區啟動大城工匠命名與品牌展示計畫。未來3個月,南海區將在製造業領域發掘一批能工巧匠,授予“大城工匠”的榮譽稱號。通過這批匠人看產品、看企業、看品牌,讓“大城工匠”成為品牌企業甚至是品牌南海的代言人。

“大城工匠”應該具備什麼品質?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一些委員表示,很高興見到南海賦予工匠精神更多時代意義,

尤其是將科技創新精神納入工匠精神中。弘揚工匠精神,有助於打造南海的企業品牌和城市品牌,有委員建議,打造南海的城市品牌,需要政府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對外推介南海,“南海完全有這個底氣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

在區政協委員、佛山市南海禪昌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越甯看來,南海弘揚工匠精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工匠謀生到崇尚工匠精神,這是對工匠身份地位的提升,讓他們知道自己在歷史中承擔了一定的角色。”

雷越寧介紹,很多西方的製造業強國,都很重視工匠精神的培養和工匠精神的不斷強化,如奧地利和瑞典,雖然國土面積小,但是都有很多製造業方面的優勢。“這種工匠精神離不開科技的不斷哺育。我們也應該賦予工匠精神技術、科技內涵,推動富有高科技含量的工匠精神產生。

區政協委員、廣東柯內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朱斌也留意到,這次提到的大城工匠,沒有僅僅局限於製造業,而是將範圍擴大到了服務業、科技業。“我覺得這點是非常好的創新,就是顛覆了我們傳統思維裡匠人只存在于製造業的想法。”朱斌認為,舉辦這樣的命名活動,並且將各行各業納入其中,是政府層面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認可,也是對科技、服務業的一種認同。

如何評判一個人是否能成為“大城工匠”?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昭信集團董事長梁鳳儀認為,“大城工匠”體現了潛在工匠的價值品牌,這個價值品牌能激人奮進。因此,能成為“大城工匠”的人一定是對企業有一定貢獻的人才,能夠兢兢業業做好崗位上的事情,並且做到最好。

區人大代表、廣東電纜廠有限公司總經理游均華認為,作為一個工匠,最起碼是要具備在崗位上有技術、有貢獻的條件,

並且不斷追求精益求精。“如果缺乏了那麼一種精神,就不一定是大城工匠。臨時研發出成果,或是在一種特別的環境裡創造一些特別的貢獻,也不代表就是工匠,工匠精神是需要沉澱的。”他說,“就像雕琢藝術品那樣做好自己的工作。”

政府層面需加大宣傳力度

工匠精神在當代被賦予了更多的內涵,這其中就包括創新精神,而創新對於樹立品牌來說至關重要。雷越甯認為,創新是一個產品最大的魅力,為了創造更好的產品、創造更好的需求就需要不斷創新,然後在創新過程中形成品牌。

“品牌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目標,為了品牌而品牌有點捨本逐末。”他說,品牌要不斷經受社會的考驗,達到一個共同的認知後才能形成,“同樣的東西,有的叫品牌,有的叫產品,其原因就是因為品牌被賦予了更多人文內涵。打造品牌需要不斷去打磨,讓產品得到市場的認知、認同,然後抬到更高的層面去定位,讓它不僅具有使用或者服務功能。”

而在朱斌看來,南海企業的品牌已經走在了城市品牌的前面。“我在外的感受是,從家電、建材到裝修材料,我們的企業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說我來自南海,很多人卻不知道南海在哪裡。”

他認為,一個城市要打造品牌,必須先把知名度做出來。“我也看到過很多政府主導樹立城市名片的,比如很多城市去中央電視臺做宣傳短片。”朱斌說,也許南海政府比較務實低調,但是南海有絕對的體量和自信走出去宣傳。“有時我告知外省的客戶或者領導,南海GDP有兩千多億,桂城一個鎮街的稅收都有150多個億,他們都覺得震驚,說明這些資料在外面的認知太低了。我覺得政府層面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這對於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都有好處。”

文/珠江時報記者倪玉潔實習生李春妹通訊員鄒永榆黃毅雄

雷越甯認為,創新是一個產品最大的魅力,為了創造更好的產品、創造更好的需求就需要不斷創新,然後在創新過程中形成品牌。

“品牌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目標,為了品牌而品牌有點捨本逐末。”他說,品牌要不斷經受社會的考驗,達到一個共同的認知後才能形成,“同樣的東西,有的叫品牌,有的叫產品,其原因就是因為品牌被賦予了更多人文內涵。打造品牌需要不斷去打磨,讓產品得到市場的認知、認同,然後抬到更高的層面去定位,讓它不僅具有使用或者服務功能。”

而在朱斌看來,南海企業的品牌已經走在了城市品牌的前面。“我在外的感受是,從家電、建材到裝修材料,我們的企業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說我來自南海,很多人卻不知道南海在哪裡。”

他認為,一個城市要打造品牌,必須先把知名度做出來。“我也看到過很多政府主導樹立城市名片的,比如很多城市去中央電視臺做宣傳短片。”朱斌說,也許南海政府比較務實低調,但是南海有絕對的體量和自信走出去宣傳。“有時我告知外省的客戶或者領導,南海GDP有兩千多億,桂城一個鎮街的稅收都有150多個億,他們都覺得震驚,說明這些資料在外面的認知太低了。我覺得政府層面需要加大宣傳力度,這對於招商引資、人才引進都有好處。”

文/珠江時報記者倪玉潔實習生李春妹通訊員鄒永榆黃毅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