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懸崖上修出一條小康路,貴州這名村支書不簡單

歷時36年,在懸崖上為家鄉修出一條“天渠”的遵義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火了,火得一塌糊塗,從毛毛蟲在媒體工作近二十年的經驗看來,黃大發老人家因為無私奉獻、苦幹硬幹的精神,

還會火千年萬年,因為這樣的精神,放在任何時代,都一定會光芒萬丈、萬丈光芒!

在貴州省安順市鎮甯縣雙龍山街道辦(原大山鄉)龍潭村,同樣有這樣一位無私奉獻、苦幹硬幹的村支書,他用了18年的時間,在三盤九拐十八彎的懸崖絕壁上,為當地村民硬生生的修出一條盤山公路。

他叫羅金鵬,是龍潭村村支書兼村主任,原本可以去首都北京和兒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他,至今還守著貧窮的大山,“當地群眾一天不脫貧致富奔小康,我就一天不走”,今年的7月2日,這位65歲高齡的老人在接受“安順紅”報導團採訪時如是說。

羅金鵬的身世很悲慘,也許就是這悲慘的身世練就了他堅毅的性格,養成了他熱心公益事業、關注家鄉發展的奉獻精神,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龍潭人,羅金鵬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愛得如此真切。

龍潭村是一個非常貧困的村莊,即使在現在看來,毛毛蟲也感覺到這個村子的貧窮與荒涼,沒有一塊像樣的土地,一碗泥土一碗飯,村民們至今還用漢代以來的原始工具在荒山上刨食。

與這個村子的貧窮和落後相對應的是,羅金鵬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先後離他而去,他成了“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孤兒,命運在他15歲的時候發生第一次改變,他被保送進部隊,當了一名鐵道兵。

退伍回來的羅金鵬,
在鎮寧縣鄉多個部門任要職,而在他47歲的時候,1999年,處於事業升遷期的他毅然決然從鎮寧縣民政局黨組書記的位置上提前退下來,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帶領村民修出一條小康路,這一干就是18年。

毛毛蟲瞭解到,除了修路,羅金鵬還幫助當地140多戶貧困村民搬出窮窩,發動當地村民植樹造林,準備把家鄉打造成一個集生態、休閒、康養為一體的生態休閒農莊。

“現在已經有很多老闆看上了我們這個原始的村莊、綠色的村莊,我要把自己的村莊修得像一個大花園,在這裡,你可以一年四季採摘到新鮮的水果,品嘗到無公害的食物,住進乾淨整潔的鄉村公寓……”,展望未來,65歲的羅金鵬渾身充滿力量。(丁銳)

發動當地村民植樹造林,準備把家鄉打造成一個集生態、休閒、康養為一體的生態休閒農莊。

“現在已經有很多老闆看上了我們這個原始的村莊、綠色的村莊,我要把自己的村莊修得像一個大花園,在這裡,你可以一年四季採摘到新鮮的水果,品嘗到無公害的食物,住進乾淨整潔的鄉村公寓……”,展望未來,65歲的羅金鵬渾身充滿力量。(丁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