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毒疫苗”事件心有餘悸,自費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2016年發生的山東“毒疫苗”事件,幾乎讓所有家長都談虎色變,極度擔心疫苗產生的惡劣影響。據報導,這些有毒疫苗只涉及到二類疫苗,即自費疫苗。對於那些沒有打過自費疫苗的孩子而言,

是不會有影響的。所以,有的家長就很憤怒,早知道就不打了,誰知道花了錢還擔了這麼大的風險。那麼自費疫苗真的是可打可不打嗎?它和免費疫苗到底有什麼區別?

一類疫苗是免費的,二類要收錢

國家把疫苗分為兩類,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其中一類疫苗又叫做免費疫苗,是由國家出錢為孩子免費注射的,比如百白破、卡介苗等。二類疫苗又叫做自費疫苗,是由家長自行出資為孩子接種的,比如一些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然而,國家對疫苗的這種分類並不是根據疫苗的生物學反應劃分的,並不是說,只有一類疫苗是必打不可的,二類疫苗可打可不打。其實,在一些發達國家,免費疫苗的覆蓋範圍更加廣泛。

我國疫苗的分類是根據國內資金、群體、個體免疫力等綜合考量進行的合理劃分。

二類疫苗該打還得打

何為疫苗,其機理就是將一些人工減毒的細菌或者病毒注入體內,使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等到同樣的病毒再來侵襲人體時,機體可以形成相應的保護機制,

是目前為止最為有效的預防疾病的辦法。尤其是二類疫苗中的水痘疫苗、輪狀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對孩子的機體免疫產生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家長如果經濟條件許可的話,二類疫苗也盡力讓孩子接種。

家長們見了相關的新聞報導嚇出了一身冷汗,

感覺孩子只要打了“毒疫苗”就會出現生命危險,但從科學角度講,那種概率是不大的。我們常說的“毒疫苗”很大一部分是指失效疫苗,即疫苗的生產過程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因為儲存或者運輸中出現了問題,使疫苗活性消失了。難道因為有這樣的概率發生,家長就不給孩子打疫苗了嗎?很顯然不是這樣的,要知道,任何的因噎廢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