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雲掌財經丨papi醬高調加入分答 為知識付費帶來新方向?

作者:雲掌財經 財樂

7月6日,短視頻內容網紅“papi醬”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曬出一分答APP發出的聘用證書,聘請其作為分答App“papi社區區長”,任職“不設限青年研究所”首席洞察官。

目前papi醬的付費社區已經上線,

其主題為“PAPI不設限青年研究所”,收費標準為99元/半年(2017年7月6日-2018年1月5日),在分答美識節期間,價格為79元/半年。

第一“網紅”成“知識”網紅

而就在昨天,停更事件塵埃落定。 papi醬加入分答,開通付費社區,開始由第一“網紅”向“知識”網紅轉變。

這樣的轉型並不是意外。

和羅輯思維分道揚鑣後,papi醬和她的團隊就一直在探索“網紅”更寬泛的道路。去年7月份的直播,沒有變音,素顏出鏡,與粉絲隨便聊聊收穫2000萬人線上觀看。成立Papitube平臺,培養創作者,製作美妝、美食、影視、科技等各類內容,將原創視頻做出更多不同方式的延展……

不過被貼上“網紅”標籤的papi醬個人轉型之路似乎並不順暢。因為幽默、有趣的變聲短視頻而紅的papi醬也恰恰受制於此,

容易被貼上“不停重複自己”,“缺乏創新”等標籤。這也是多數內容創作者的難題,“突然爆紅後如何持續產生具有原創力和生命力的內容?”

從2015年果殼推出在行,到2016年知識付費領域的全面開花,內容創業者迎來了新的變現模式。知識份子和大V的入駐讓分答的問答火爆一時,小講的誕生更是成功打造了“三公子”等“草根”KOL,並將應用知識用於變現。

分答、知乎、得到、喜馬拉雅等知識平臺的積累在過去一年逐漸增多,

並且積累了大量有粘性的用戶。慢慢地,付費成為知識網紅變現的主要方式。

分答創始人、付費社區的“第一產品經理”姬十三曾在今年5月份“36氪WISE x 知識新經濟峰會”上表示,資訊的篩選機制經歷了從“演算法篩選”到“社交篩選”再到“付費篩選”的過程。

當使用者陷入海量免費的資訊供給中,付費成為了使用者挑選資訊的“門檻”。它成為用戶與回答者建立契約關係的連接,

也是個體用戶可以直接接觸自己喜歡的知識領域專家或者KOL成本最低的方式。

這也是分答研發產品的原則。“過去一年分答做的事情是找到人,讓人建立契約關係,通過付費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內容。”姬十三說。

在此背景下,拋卻以前重複自己的方式,從網紅變成知識網紅的papi醬入駐分答付費社區也許能再創新鮮感。

此次 papi醬加入分答,任職分答App“ papi社區社長”,

“不設限青年研究所”首席洞察官,不再“扮演” papi醬,打破以往犀利逗逼的形象,而是以一個真實的自我面對大眾,增加一條內容變現的道路,同時為粉絲帶來知識陪伴的價值。

分答為什麼要選擇 papi 醬?

付費社區是分答在今年5月17日低調上線的新專案,模式看起來和小密圈有些相似。但是相較於小密圈完全由創建者自己進行運營不同,分答的付費社區有明確的規定,付費社區的內容將由社長定期輸出,並且保質保量。

根據社區規定,社長需承諾每週更新 2 篇音訊+圖文,並通過互動產生高品質內容,保證時長與時效。同時平臺有專人進行運營維護,”如果未來半年內未完成既定內容輸出,平臺將監督將錢款退給每一個人”。

截至目前,分答的付費社區已經運營了近兩個月,但分答似乎還沒有大力推廣的打算,在papi醬之前也僅僅只上線了4個社區,且多以職場進階和成功學內容為主。

今年 6 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姬十三表示出了對知識領域的懷疑。“至今也沒有哪家做出一個成熟的體系引得眾人紛紛效仿,在這個領域我們尚未看到一個可以高速增長的商業模式。”

在這樣的形勢下,分答選擇與 papi 醬合作,未嘗不是一種具有探索性的嘗試。而對於自從與羅輯思維分道揚鑣後,一直在謀求機構化轉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papi 醬來說,與分答的合作亦是扭轉自身“網紅”形象定位的方式之一。

去年四月,在羅振宇的一系列包裝力捧、策劃行銷之下,papi 醬的首條貼片以 2200 萬元的拍賣價格成交,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一”內容網紅。

在知名訪談節目《十三邀》的第一期,許知遠曾問羅振宇,“你覺得兩年之後的papi醬會是什麼樣?”,羅振宇自問自答說,“很多人問我商業化後是否會透支 papi 醬,我當然要一次性透支掉 papi 醬啊”。

於是到去年 8 月 29 日,羅輯思維經過先後三次股權變更,徹底從papi醬團隊的股東名單中消失,還一度傳出人稱“脫不花”的羅輯思維 CEO 李天田表示,“投資 papi 醬是最大的恥辱”。

不知道如今羅振宇看到 papi 醬入駐分答社區這條新聞時,會是個什麼表情?

而對於狀態持續低迷的分答,請來一度被質疑成“過氣網紅”的 papi 醬,是否真的能給知識付費帶來新的方向?只能拭目以待。

湊在一起造就了一個“不設限青年研究所”

papi醬娛樂網紅的身份和“不設限青年研究所”娛樂化的內容設置,混在一眾職場大V的成功學社區裡還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換一個角度來想,papi醬確實需要尋求轉型了,用戶是喜新厭舊的,papi醬作為一個短視頻網紅已經火了整整一年,換句話說,用戶的注意力紅利已經要吃盡了,如果再不轉型,對其後續的發展也是不利的,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也說過:“不能一直躲在自己的舒適地帶裡。”

和分答合作,也許就是papi醬最終選定的那條轉型之路的開始。3月份的時候,papi醬和papitube的實體公司春雨聽雷被併入她合夥人楊銘的另外一公司泰洋川禾。合併後楊銘也曾表示,“我們不會限制她任何發展的可能性,她現在是短視頻的作者,papitube的合夥人,未來當演員、做導演其他的可能性都不排除。”

而想要轉型的papi和想要擺脫失語狀態的分答剛好一拍即合,畢竟,有papi的地方就有流量,而在整個知識變現產業裡,分答已經失語了太久,即使它才是第一個掀起知識付費市場浪潮的人。

版權聲明:

ID:yunzhangcaijing

並且保質保量。

根據社區規定,社長需承諾每週更新 2 篇音訊+圖文,並通過互動產生高品質內容,保證時長與時效。同時平臺有專人進行運營維護,”如果未來半年內未完成既定內容輸出,平臺將監督將錢款退給每一個人”。

截至目前,分答的付費社區已經運營了近兩個月,但分答似乎還沒有大力推廣的打算,在papi醬之前也僅僅只上線了4個社區,且多以職場進階和成功學內容為主。

今年 6 月的達沃斯論壇上,姬十三表示出了對知識領域的懷疑。“至今也沒有哪家做出一個成熟的體系引得眾人紛紛效仿,在這個領域我們尚未看到一個可以高速增長的商業模式。”

在這樣的形勢下,分答選擇與 papi 醬合作,未嘗不是一種具有探索性的嘗試。而對於自從與羅輯思維分道揚鑣後,一直在謀求機構化轉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papi 醬來說,與分答的合作亦是扭轉自身“網紅”形象定位的方式之一。

去年四月,在羅振宇的一系列包裝力捧、策劃行銷之下,papi 醬的首條貼片以 2200 萬元的拍賣價格成交,成為當之無愧的“行業第一”內容網紅。

在知名訪談節目《十三邀》的第一期,許知遠曾問羅振宇,“你覺得兩年之後的papi醬會是什麼樣?”,羅振宇自問自答說,“很多人問我商業化後是否會透支 papi 醬,我當然要一次性透支掉 papi 醬啊”。

於是到去年 8 月 29 日,羅輯思維經過先後三次股權變更,徹底從papi醬團隊的股東名單中消失,還一度傳出人稱“脫不花”的羅輯思維 CEO 李天田表示,“投資 papi 醬是最大的恥辱”。

不知道如今羅振宇看到 papi 醬入駐分答社區這條新聞時,會是個什麼表情?

而對於狀態持續低迷的分答,請來一度被質疑成“過氣網紅”的 papi 醬,是否真的能給知識付費帶來新的方向?只能拭目以待。

湊在一起造就了一個“不設限青年研究所”

papi醬娛樂網紅的身份和“不設限青年研究所”娛樂化的內容設置,混在一眾職場大V的成功學社區裡還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但換一個角度來想,papi醬確實需要尋求轉型了,用戶是喜新厭舊的,papi醬作為一個短視頻網紅已經火了整整一年,換句話說,用戶的注意力紅利已經要吃盡了,如果再不轉型,對其後續的發展也是不利的,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她也說過:“不能一直躲在自己的舒適地帶裡。”

和分答合作,也許就是papi醬最終選定的那條轉型之路的開始。3月份的時候,papi醬和papitube的實體公司春雨聽雷被併入她合夥人楊銘的另外一公司泰洋川禾。合併後楊銘也曾表示,“我們不會限制她任何發展的可能性,她現在是短視頻的作者,papitube的合夥人,未來當演員、做導演其他的可能性都不排除。”

而想要轉型的papi和想要擺脫失語狀態的分答剛好一拍即合,畢竟,有papi的地方就有流量,而在整個知識變現產業裡,分答已經失語了太久,即使它才是第一個掀起知識付費市場浪潮的人。

版權聲明:

ID:yunzhang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