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專欄|李開周:東坡酒經

2017.7.7

東坡酒經

文|李開周

插畫|鄭莉

專欄

按蘇東坡的介紹,

他的酒“九日三投”,“五日壓得鬥有半”,“三十日而成”,前期發酵過程中多次加飯,發酵差不多後壓淨酒糟,前後三十天釀出成品酒。很明顯,他釀的是黃酒,比甜酒釀工序複雜,也比甜酒釀度數高,這種酒現在通稱為“加飯酒”。

寫這期稿子的前一天,湖北一個哥們兒寄來兩枚他們家自己團的甜酒曲,據說比超市里賣的要正點。我很興奮,趕緊跑去超市買兩斤糯米,淘洗乾淨,浸泡一夜,

擱電鍋裡蒸熟,攤涼,掰開一枚酒麴,研碎,用涼開水化開,潑到飯裡,揉捏勻實,準備入缸發酵,做一缸甘香可口的甜酒釀。

可是翻箱倒櫃找半天,沒找到缸,大缸小缸都沒有,也沒有趁手的玻璃罎子。飯都拌上曲了,總不能倒掉啊,想了想,乾脆就用蒸飯時那口鍋代替酒缸。我拍拍打打,給那半鍋飯挖一酒窩,用保鮮膜封口,裹上毯子,端到書房角落裡放下。這個書房裡沒裝空調,還背陰,

盛夏時節溫度恒定,容易控制發酵過程。

我是北方人,祖上八輩子沒種過水稻,更沒有釀過米酒。我用的釀造方法是從網上學的,釀法土鼈,手法生疏,一看就不是專業人士。去年和前年倒是釀過兩罎子,釀造方法當然還是跟網上學,頭一回釀過了頭,明顯有了酸味,第二回效果不錯,但是絕對說不上好。

我們本地老百姓釀酒,釀的都是高粱酒。豫東平原上星星點點散佈著一些私酒作坊,

為了節省成本,大多用玉米來釀。玉米也好,高粱也好,基本釀法是一樣的:把這些糧食泡軟,蒸熟,加水磨糊,拌上曲,發酵半個月到一個月(根據氣溫來定),倒進一口大鍋裡,加清水,大火蒸,升騰的酒蒸汽被一根管子輸送到另一口特製的雙層鍋,底層放冷水,上層過蒸汽。蒸汽被冷水冷卻,凝結為酒,滴滴答答流出來,度數超過七十度,俗稱“酒頭”。酒頭再經過稀釋,俗稱“酩餾酒”,
訛稱“名流酒”。

酩餾酒當然屬於蒸餾酒,它跟茅臺、西鳳、五糧液、劍南春、二鍋頭等蒸餾酒的主要區別在於,人家都是固體發酵(糧食蒸熟後直接磨碎拌曲),而它是液體發酵(加水磨成稀糊糊,然後再拌曲)。液體發酵速度很快,缺點是出酒率偏低,蒸餾時還特別容易糊鍋。您要是有興趣,不妨買一款酩餾酒嘗嘗,不管是河南的酩餾酒還是河北、山東的酩餾酒,都會有一股焦香撲鼻的糊鍋味兒,

以至於某些奸商在製造假冒酩餾酒時,都忘不了勾兌一種可以呈現糊鍋味兒的香精。

我國製造蒸餾酒的歷史不算長,從傳說中的儀狄造酒開始,一直到漢唐和兩宋,所有酒類都是只發酵不蒸餾的淡酒。唐詩宋詞中偶爾出現“燒酒”和“白酒”的術語,但指的都不是蒸餾酒,而是經過高溫殺菌的黃酒和顏色發白的米酒。

我照葫蘆畫瓢,仿造網上介紹的工序釀造甜酒釀,這種酒的歷史倒比酩餾酒和其他蒸餾酒久遠得多。在我國歷史上,先有短期發酵的甜酒釀,再有長期發酵的黃酒,等到元朝時阿拉伯人把蒸餾工藝帶進來,我們才有了蒸餾酒。

不妨看看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是如何釀酒的:

米五鬥以為率,而五分之,為三鬥者一,為五升者四。三鬥者以釀,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贏也,始釀以四兩之餅,而每投以三兩之曲,皆澤以少水,取足以散解而勻停也。(蘇東坡《酒經》)

取五斗米(宋朝一鬥為現在的六百六十毫升,一斗米重約十斤),分成五份。其中一份是大份,共有三鬥;另外四份是小份,每份半鬥(五升)。將那三鬥的大份蒸熟,放涼,拌曲,發酵。另外三小份依次蒸熟,放涼,分期投放到已經發酵的酒液裡,讓它們繼續發酵,盡最大努力提高酒精度。還剩一小份,最後蒸熟,用來控制發酵,如果發酵太過,酒要發酸,就將這最後一份投進去。酒麴最好做成四兩重的一塊,但是拌曲的時候卻不能一次性用完,只用三兩,留一兩備用,因為發酵不足的時候還需要繼續投曲。拌曲時要加適量的水,夠把酒麴化開,保證曲與米拌勻就行了。

按蘇東坡的介紹,他的酒“九日三投”,“五日壓得鬥有半”,“三十日而成”,前期發酵過程中多次加飯,發酵差不多後壓淨酒糟,前後三十天釀出成品酒。很明顯,他釀的是黃酒,比甜酒釀工序複雜,也比甜酒釀度數高,這種酒現在通稱為“加飯酒”。

加飯酒用米做原料,米的澱粉含量高,澱粉可以分解為糖,糖再分解為酒精。理論上說,所有含糖的原料都可以拿來釀酒。南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有雲:

向其家有梨園,其樹之大者,每株收梨二車。忽一歲盛生,觸處皆然,數倍常年,以此不可售,甚至用以飼豬,其賤可知。有所謂山梨者,味極佳,意頗惜之,漫用大甕儲數百枚,以缶蓋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之。久則忘之。及半歲後,因至園中,忽聞酒氣熏人,疑守舍者釀熟,因索之,則無有也。因啟觀所藏梨,則化而為水,清冷可愛,湛然甘美,真佳醞也,飲之輒醉。

有戶人家種了梨樹,每棵樹能收穫兩車梨。有一年太豐收了,賣也賣不掉,吃也吃不完,乾脆拿來喂豬。其中一棵是山梨,味道鮮美,喂豬可惜,主人用大甕儲藏起來,一甕藏了幾百顆梨,蓋上蓋兒,封住口,放在梨園裡,準備久藏。半年後,主人到梨園裡查看,聞見酒氣撲鼻,把大甕打開,哇,幾百顆梨不見了,都變成了酒。

由此可見,宋朝人已經發現水果自然發酵變成酒的現象,就像釀造葡萄酒那樣,無需拌曲。葡萄酒在宋朝已經普及,甚至早在唐朝就有了葡萄酒,唐朝文獻中所謂“蒲桃酒”者,均為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是唐朝邊塞詩人王翰的詩,足證葡萄酒歷史之久遠。

宋朝跟唐朝比,一是釀酒工藝更加成熟,酒體更加清澈,已經可以釀出清如純水的“瓊液酒”;二是釀酒的原料更加豐富,除了用大米、黍子、穄子、水果釀酒,還會用蜂蜜釀酒。

蘇東坡有位叫楊世昌的老鄉,是個道士,他擅長用蜂蜜釀酒。蘇東坡跟他學會釀法,貶謫黃州時釀過蜜酒。據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蘇子瞻在黃州作蜜酒,不甚佳,飲者轍暴下,蜜水腐敗者爾。嘗一試之,後不復作。”蘇東坡手藝不過關,蜂蜜在釀造過程中腐敗了,喝下去讓人拉肚子。

用蜂蜜或蔗糖釀酒現在都不稀罕,聞名世界的朗姆酒正是用蔗糖釀造而成的蒸餾酒。蘇東坡時代沒有蒸餾酒,只需要提前對蜂蜜進行稀釋(假如甜度太高的話,酵母菌無法繁殖),先加熱殺菌,再拌曲封缸,兩天后就會咕嘟嘟地產生氣泡,十幾天後氣泡消失,濾淨渣滓,再加熱殺菌,即可長期保存,不至於讓人拉肚子。

蘇東坡文學造詣出神入化,釀酒水準未必很高,但他喜歡釀酒,也喜歡燒菜,親自動手,親自記錄,將不太美妙的過程變成非常美妙的文字。他寫過自己做魚的過程:

子瞻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魚或鯉治斫,冷水下,入鹽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渾蔥白數莖,不得攪。半熟,入生薑、蘿蔔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勻乃下。臨熟,入橘皮線,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盡談也。

蘇東坡在黃州經常做魚,方法很簡陋。將鯽魚或鯉魚治淨,不醃,冷水下鍋,放鹽調味,放白菜心除沫,放蔥白去腥。煮到半熟,再放入等量的生薑、蘿蔔汁以及酒。快要出鍋時,最後加一些橘皮絲。

我仿照蘇東坡介紹的方法煮過魚,真的不好吃。鹽、白菜、蔥白、生薑、蘿蔔汁、橘皮絲,這些輔料都極常見,唯獨酒與宋朝不同。我用的是酩餾酒,蘇東坡用的可能是黃酒或者蜜酒吧?

酩餾酒度數高,有焦香,用來鹵豬蹄,效果奇佳。如果做魚,肯定不如黃酒和葡萄酒。理論上講,不管什麼酒,都含有乙醇,乙醇可以溶解肉類當中的三甲胺、甲硫醇、四氫吡咯、四氫吡啶等腥臭成分,使其受熱揮發,並與有機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令人愉悅的酯類化合物。

但是假如酒精度過高,或者甲醇、乙醛等雜質過多,效果反而適得其反。記得有一次,我給孩子燉羊肉,用了一款標價很貴的白酒,結果滿屋都是極其難聞的酒臭味——那款酒裡摻了太多香精,喝著挺香挺綿柔,一加熱就露餡了。

作者往期文章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一鍵下單新刊

▼▼▼

好消息

我們已經開通了“號內搜”“知識庫》號內搜”,輸入你關心的關鍵字(如牛肉)進行搜索,即可精准獲取歷史消息中的精彩內容。

掃掃獲取更多美味!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餐飲雜誌,創刊於1980年,發行遍及海內外。

投稿郵箱:zgpr1980@163.com

這種酒的歷史倒比酩餾酒和其他蒸餾酒久遠得多。在我國歷史上,先有短期發酵的甜酒釀,再有長期發酵的黃酒,等到元朝時阿拉伯人把蒸餾工藝帶進來,我們才有了蒸餾酒。

不妨看看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是如何釀酒的:

米五鬥以為率,而五分之,為三鬥者一,為五升者四。三鬥者以釀,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贏也,始釀以四兩之餅,而每投以三兩之曲,皆澤以少水,取足以散解而勻停也。(蘇東坡《酒經》)

取五斗米(宋朝一鬥為現在的六百六十毫升,一斗米重約十斤),分成五份。其中一份是大份,共有三鬥;另外四份是小份,每份半鬥(五升)。將那三鬥的大份蒸熟,放涼,拌曲,發酵。另外三小份依次蒸熟,放涼,分期投放到已經發酵的酒液裡,讓它們繼續發酵,盡最大努力提高酒精度。還剩一小份,最後蒸熟,用來控制發酵,如果發酵太過,酒要發酸,就將這最後一份投進去。酒麴最好做成四兩重的一塊,但是拌曲的時候卻不能一次性用完,只用三兩,留一兩備用,因為發酵不足的時候還需要繼續投曲。拌曲時要加適量的水,夠把酒麴化開,保證曲與米拌勻就行了。

按蘇東坡的介紹,他的酒“九日三投”,“五日壓得鬥有半”,“三十日而成”,前期發酵過程中多次加飯,發酵差不多後壓淨酒糟,前後三十天釀出成品酒。很明顯,他釀的是黃酒,比甜酒釀工序複雜,也比甜酒釀度數高,這種酒現在通稱為“加飯酒”。

加飯酒用米做原料,米的澱粉含量高,澱粉可以分解為糖,糖再分解為酒精。理論上說,所有含糖的原料都可以拿來釀酒。南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有雲:

向其家有梨園,其樹之大者,每株收梨二車。忽一歲盛生,觸處皆然,數倍常年,以此不可售,甚至用以飼豬,其賤可知。有所謂山梨者,味極佳,意頗惜之,漫用大甕儲數百枚,以缶蓋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旋取食之。久則忘之。及半歲後,因至園中,忽聞酒氣熏人,疑守舍者釀熟,因索之,則無有也。因啟觀所藏梨,則化而為水,清冷可愛,湛然甘美,真佳醞也,飲之輒醉。

有戶人家種了梨樹,每棵樹能收穫兩車梨。有一年太豐收了,賣也賣不掉,吃也吃不完,乾脆拿來喂豬。其中一棵是山梨,味道鮮美,喂豬可惜,主人用大甕儲藏起來,一甕藏了幾百顆梨,蓋上蓋兒,封住口,放在梨園裡,準備久藏。半年後,主人到梨園裡查看,聞見酒氣撲鼻,把大甕打開,哇,幾百顆梨不見了,都變成了酒。

由此可見,宋朝人已經發現水果自然發酵變成酒的現象,就像釀造葡萄酒那樣,無需拌曲。葡萄酒在宋朝已經普及,甚至早在唐朝就有了葡萄酒,唐朝文獻中所謂“蒲桃酒”者,均為葡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這是唐朝邊塞詩人王翰的詩,足證葡萄酒歷史之久遠。

宋朝跟唐朝比,一是釀酒工藝更加成熟,酒體更加清澈,已經可以釀出清如純水的“瓊液酒”;二是釀酒的原料更加豐富,除了用大米、黍子、穄子、水果釀酒,還會用蜂蜜釀酒。

蘇東坡有位叫楊世昌的老鄉,是個道士,他擅長用蜂蜜釀酒。蘇東坡跟他學會釀法,貶謫黃州時釀過蜜酒。據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蘇子瞻在黃州作蜜酒,不甚佳,飲者轍暴下,蜜水腐敗者爾。嘗一試之,後不復作。”蘇東坡手藝不過關,蜂蜜在釀造過程中腐敗了,喝下去讓人拉肚子。

用蜂蜜或蔗糖釀酒現在都不稀罕,聞名世界的朗姆酒正是用蔗糖釀造而成的蒸餾酒。蘇東坡時代沒有蒸餾酒,只需要提前對蜂蜜進行稀釋(假如甜度太高的話,酵母菌無法繁殖),先加熱殺菌,再拌曲封缸,兩天后就會咕嘟嘟地產生氣泡,十幾天後氣泡消失,濾淨渣滓,再加熱殺菌,即可長期保存,不至於讓人拉肚子。

蘇東坡文學造詣出神入化,釀酒水準未必很高,但他喜歡釀酒,也喜歡燒菜,親自動手,親自記錄,將不太美妙的過程變成非常美妙的文字。他寫過自己做魚的過程:

子瞻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魚或鯉治斫,冷水下,入鹽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渾蔥白數莖,不得攪。半熟,入生薑、蘿蔔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勻乃下。臨熟,入橘皮線,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盡談也。

蘇東坡在黃州經常做魚,方法很簡陋。將鯽魚或鯉魚治淨,不醃,冷水下鍋,放鹽調味,放白菜心除沫,放蔥白去腥。煮到半熟,再放入等量的生薑、蘿蔔汁以及酒。快要出鍋時,最後加一些橘皮絲。

我仿照蘇東坡介紹的方法煮過魚,真的不好吃。鹽、白菜、蔥白、生薑、蘿蔔汁、橘皮絲,這些輔料都極常見,唯獨酒與宋朝不同。我用的是酩餾酒,蘇東坡用的可能是黃酒或者蜜酒吧?

酩餾酒度數高,有焦香,用來鹵豬蹄,效果奇佳。如果做魚,肯定不如黃酒和葡萄酒。理論上講,不管什麼酒,都含有乙醇,乙醇可以溶解肉類當中的三甲胺、甲硫醇、四氫吡咯、四氫吡啶等腥臭成分,使其受熱揮發,並與有機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令人愉悅的酯類化合物。

但是假如酒精度過高,或者甲醇、乙醛等雜質過多,效果反而適得其反。記得有一次,我給孩子燉羊肉,用了一款標價很貴的白酒,結果滿屋都是極其難聞的酒臭味——那款酒裡摻了太多香精,喝著挺香挺綿柔,一加熱就露餡了。

作者往期文章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全文)

一鍵下單新刊

▼▼▼

好消息

我們已經開通了“號內搜”“知識庫》號內搜”,輸入你關心的關鍵字(如牛肉)進行搜索,即可精准獲取歷史消息中的精彩內容。

掃掃獲取更多美味!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餐飲雜誌,創刊於1980年,發行遍及海內外。

投稿郵箱:zgpr198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