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神奇少女王凱歆改行賣保健品:公號涉欺詐被封,南京農大說她是騙子

文 | AI財經社 唐煜

編 | 楊舒芳

在數據造假、閃電搬家、非法辭退員工、高管公開撕X後,

曾引起創投圈關注、被徐小平看好的神奇百貨項目宣告失敗。生於1998年、被稱為“神奇少女”的王凱歆近日再次創業,卻遭到多方質疑。

王凱歆稱,這次她瞄準的是大健康領域,主攻養生保健食療方向,“產品與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教授團隊聯合研發。”

該學院向AI財經社回復稱,學院老師壓根沒有所謂的合作,宣傳照片可能是偷拍的,並稱“王凱歆就是騙子,

正愁找不到地方投訴”。

7月6日至7月8日期間,AI財經社曾8次致電王凱歆電話,均無人接聽。針對被否認有合作,AI財經社發送短信向王凱歆求證此事,截至發稿時,王凱歆仍未給予回復。

疑似情侶檔“創業”,準備一年掙一個億

這名神奇少女一度被“商業天才”的光環籠罩。媒體報導稱,她高中輟學,2016年1月參加《我是獨角獸》創業真人秀節目後走紅,創辦“神奇百貨”獲2000萬元A輪融資。不到一年,

神奇百貨被曝數據造假、閃電搬家、非法辭退員工等負面消息,作為CEO的王凱歆還被指侵吞公款600萬。

王凱歆事後向媒體回應稱,神奇百貨是她主動放棄的,她正在準備開始新的創業專案。

這次,“神奇少女”瞄準了大健康行業,並開始招募“聯合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只需要滿足一個條件:交錢。

此前的文章宣傳,截至到2017年7月30號,只需要繳納5萬元,就能成為她的第一批聯合創始人,

共開放50個名額。之後,聯合創始人的門檻將會變成50萬。

從王凱歆方面的口徑聽起來,招募工作進行得十分火熱:兩天內有將近2000人加她的新號,二十多人給她轉帳預定名額。截止7月8日淩晨一點,王凱歆的工作帳號稱目前名額僅剩11個。

儘管王凱歆沖在台前,

但這個項目的背後可能不只她一個人。且很大概率上,站在幕後的是王凱歆的現任男朋友。

據王凱歆稱,她所創辦的廣州華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拿到營業執照。AI財經社查詢發現,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2017年6月30日,註冊資本為500萬元。主要經營範圍為保健食品批發等。股東為王凱歆和溫穎健,王凱歆任執行董事及經理。

巧的是,在“王凱歆工作號【新專案啟動中】”的朋友圈中,

不時出沒一個名為“小溫總”的人,王凱歆本人的今日頭條帳號也只關注了這一個人。朋友圈裡,她對小溫總的稱呼是“男票”。

熟悉的微商套路

AI財經社以加盟者的身份提出想要進一步瞭解該專案後,該工作帳號並沒有給出相應的介紹,反而要求先繳納5000元的“占位費”。

“我們做的是養生產品,如想加入我們支付5000元占位費,如果發現對項目不感興趣可退。繳費後,會給你發項目介紹,之後補齊45000元就可以成為聯合創始人,只招50名,招滿即停。”對於產品形式和內容,對方閉口不提,並表示“我沒有時間給你一一解答,交完占位元費給你看資料。”

有媒體稱,王凱歆這次的套路並不新鮮。同樣的技能和宣傳手段,賣面膜、賣減肥產品的微商們早已熟練掌握。

首先,將創始人塑造為財富神話。在此前的文章中,王凱歆稱創投圈的人對她都十分熟知,15歲的時候創辦神奇百貨,還沒成年就月收入幾十萬;17歲拿到2000萬投資,上過全國觀看人次超過千萬的北京衛視獨角獸節目,媒體累計報導10000+。

朋友圈配合也要跟上。今年5月29日至7月8日,帳號“王凱歆工作號【新專案啟動中】”共發了72條朋友圈,其中有30條是在宣傳自己的新項目。此外,還曬了Channel包、LV圍巾,冰糖燕窩等圖。王凱歆18歲生日那天,發朋友圈“我統治我的一切”,配圖是一輛賓利,稱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其次,彰顯“聯合創始人”身份的尊貴。王凱歆承諾,首批聯合創始人將獲贈價值10萬元的公司產品、50萬元的兩天一夜微商大咖實戰課程內訓名額、100萬元的終極網紅IP形象打造計畫和500萬元的頂級大咖推薦資源。

最後,強調豐厚的回報。王凱歆稱:“去年王健林一個億的小目標風靡網路,而我的目標很相似,那就是一年時間做夠一個億。”她表示,將幫50個聯合創始人在一年內回款200萬以上。還套用了馬雲的話,稱“中國下一個首富肯定會出現在大健康領域”。

事實上,中國證監會已經發出風險警示,指出“二元期權”與中國證監會所監管的期權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著本質區別,“其交易行為類似於賭博,並已有地方公安機關以詐騙罪對二元期權網路平臺進行立案查處。

“她現在去做微商、炒外匯完全是走歪了。”創新谷創始人朱波曾在複盤神奇百貨專案時表示。

南京農大否認合作,指王凱歆為騙子

據王凱歆介紹,這款大健康產品是她歷經 5 個省、4 個月時間、踏遍 10 多個城市、大半個中國,還與幾十個合作方進行了洽談後,推出的一款良心產品。

她稱,產品配方源自中醫藥歷史典籍《神農本草經》,並且由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負責在原配方的基礎上改良和研製。

6月22日,“王凱歆工作號【新專案啟動中】”朋友圈顯示,她受邀來到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跟學院教授和研究團隊共同打造一款新產品。當天她發的五張照片,文字解釋稱是學院化驗室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標注為“陸兆新教授研究團隊”。

7月7日,AI財經社致電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該學院辦公室一位錢姓老師稱:“肯定是騙人的!我們怎麼可能做這種事?不知道哪天在我們學校走廊上拍了兩張照片。”他表示,這對學校的聲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連說了兩次“不知道怎麼投訴她”。

對於王凱歆為何會有學院實驗室的照片,錢老師解釋稱,學院實驗室每天開門16小時以上,而且她的照片裡都沒有人,懷疑是偷拍的。

AI財經社也聯繫到了被王凱歆在照片中點名的陸兆新教授,他供職於該院生物工程部門。陸兆新稱,自己從未聽說過這件事,教授的名牌都是掛在學院走廊裡的。

另外,王凱歆及其工作帳號所大力宣傳的食療產品,似乎也不符合相關規定。按照王凱歆的說法,這是獲得健康或治癒疾病的一種方法,人們可以用食物代替藥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療、使細胞恢復功能、使人體恢復健康。

AI財經社查詢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發現,3.6款表示食品“不應標注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這意味著,普通食品並不被允許宣傳或暗示所謂的治療或預防疾病功能。

截至發稿時,AI財經社尚未能得到王凱歆本人的回復。

繳費後,會給你發項目介紹,之後補齊45000元就可以成為聯合創始人,只招50名,招滿即停。”對於產品形式和內容,對方閉口不提,並表示“我沒有時間給你一一解答,交完占位元費給你看資料。”

有媒體稱,王凱歆這次的套路並不新鮮。同樣的技能和宣傳手段,賣面膜、賣減肥產品的微商們早已熟練掌握。

首先,將創始人塑造為財富神話。在此前的文章中,王凱歆稱創投圈的人對她都十分熟知,15歲的時候創辦神奇百貨,還沒成年就月收入幾十萬;17歲拿到2000萬投資,上過全國觀看人次超過千萬的北京衛視獨角獸節目,媒體累計報導10000+。

朋友圈配合也要跟上。今年5月29日至7月8日,帳號“王凱歆工作號【新專案啟動中】”共發了72條朋友圈,其中有30條是在宣傳自己的新項目。此外,還曬了Channel包、LV圍巾,冰糖燕窩等圖。王凱歆18歲生日那天,發朋友圈“我統治我的一切”,配圖是一輛賓利,稱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其次,彰顯“聯合創始人”身份的尊貴。王凱歆承諾,首批聯合創始人將獲贈價值10萬元的公司產品、50萬元的兩天一夜微商大咖實戰課程內訓名額、100萬元的終極網紅IP形象打造計畫和500萬元的頂級大咖推薦資源。

最後,強調豐厚的回報。王凱歆稱:“去年王健林一個億的小目標風靡網路,而我的目標很相似,那就是一年時間做夠一個億。”她表示,將幫50個聯合創始人在一年內回款200萬以上。還套用了馬雲的話,稱“中國下一個首富肯定會出現在大健康領域”。

事實上,中國證監會已經發出風險警示,指出“二元期權”與中國證監會所監管的期權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有著本質區別,“其交易行為類似於賭博,並已有地方公安機關以詐騙罪對二元期權網路平臺進行立案查處。

“她現在去做微商、炒外匯完全是走歪了。”創新谷創始人朱波曾在複盤神奇百貨專案時表示。

南京農大否認合作,指王凱歆為騙子

據王凱歆介紹,這款大健康產品是她歷經 5 個省、4 個月時間、踏遍 10 多個城市、大半個中國,還與幾十個合作方進行了洽談後,推出的一款良心產品。

她稱,產品配方源自中醫藥歷史典籍《神農本草經》,並且由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負責在原配方的基礎上改良和研製。

6月22日,“王凱歆工作號【新專案啟動中】”朋友圈顯示,她受邀來到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跟學院教授和研究團隊共同打造一款新產品。當天她發的五張照片,文字解釋稱是學院化驗室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標注為“陸兆新教授研究團隊”。

7月7日,AI財經社致電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答案。

該學院辦公室一位錢姓老師稱:“肯定是騙人的!我們怎麼可能做這種事?不知道哪天在我們學校走廊上拍了兩張照片。”他表示,這對學校的聲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連說了兩次“不知道怎麼投訴她”。

對於王凱歆為何會有學院實驗室的照片,錢老師解釋稱,學院實驗室每天開門16小時以上,而且她的照片裡都沒有人,懷疑是偷拍的。

AI財經社也聯繫到了被王凱歆在照片中點名的陸兆新教授,他供職於該院生物工程部門。陸兆新稱,自己從未聽說過這件事,教授的名牌都是掛在學院走廊裡的。

另外,王凱歆及其工作帳號所大力宣傳的食療產品,似乎也不符合相關規定。按照王凱歆的說法,這是獲得健康或治癒疾病的一種方法,人們可以用食物代替藥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療、使細胞恢復功能、使人體恢復健康。

AI財經社查詢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發現,3.6款表示食品“不應標注或者暗示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內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這意味著,普通食品並不被允許宣傳或暗示所謂的治療或預防疾病功能。

截至發稿時,AI財經社尚未能得到王凱歆本人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