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暑」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節將至!你做好這些養陽準備了嗎?

古諺有雲:“小暑大暑,有米懶煮”。今日是夏天第5個節氣小暑,

意味著人們正式進入炎熱的長夏作息模式。而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也將在小暑期間7月12日開始,滾燙的夏天正式來襲。

“三伏天灸,冬病夏治。”在盛夏來臨之際,有不少“天灸粉絲”在上周日初伏提前時便已早早貼藥,為補養陽氣打好底子。據瞭解,

雖然首次貼藥時間為周日,但仍未影響市中醫院針灸科、兒科今年天灸貼藥的人氣。據悉,當天市中醫院針灸科便接待了3000多名天灸貼藥的市民。

佛山市中醫院針灸科

“以熱制熱”,天灸貼藥可補養陽氣

佛山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中醫師鐘偉泉指出,進入小暑,炎熱加碼,“以熱制熱”的三伏天灸以良好的療效和口碑相傳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歡迎和追捧。“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宜順時而養,護養陽氣。”

據悉,三伏天前後,人體毛孔疏鬆,經絡氣血流通,若在經絡、腧穴上貼敷溫經散寒的藥物,

則有助於加快吸收利用,可起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功效。“夏季補充充足陽氣,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風寒所致冬季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喉炎、支氣管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頸椎病、肩周炎等。”

70多歲的何伯患腰椎疼痛和咳喘多年,

前年由兒子帶來市中醫院針灸科開始接受天灸治療。每年三伏、三九天他都堅持貼藥,“雖然天灸不能完全根治這些疾病,但是自貼藥以來身體狀況確實改善不少,身體的抵抗力也增強了。”辨明何伯體質後,覃彪民副主任中醫師為其敷貼定喘、肺俞、天突等穴位,以宣肺降氣化痰,治哮喘。

鐘偉泉指出,天灸對於一般的慢性病,堅持三年以上有效率可達到80%左右,能有效緩解某些疾病的症狀,或者減少其發作,特別對體質弱、亞健康人群而言效果特別好。

天灸時間表

初伏前加強

初伏

中伏

中伏加強

末伏

日期

7月2日

7月12日

7月22日

8月1日

8月11日

不過鐘偉泉也提醒,年齡方面,小孩最好1歲以後再貼,孕婦、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急性咽喉炎、感冒發燒以及對天灸藥物、膠布過敏者不宜貼藥。其餘各年齡段的人群貼藥都沒有太大問題,即使是70、80歲的老人家都可以。一般小孩貼藥15~30分鐘為宜,成年人貼藥30~60分鐘。

如果錯過了首次貼藥,可以從初伏開始,但往後幾次最好堅持按照上述時間表進行。諮詢電話:(1)針灸科:8362041、83062051、83062061 (2)兒科:83063321

小暑養生四注意

此外,小暑時節養生方面,鐘偉泉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過度出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耗損汗液過多易傷心之陰陽,因此應避免大汗淋漓。戶外活動、體力勞動者及室外工作者注意防中暑,可適當飲用淡鹽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可常喝綠豆湯、冬瓜水等消暑湯品。

2.避免過度貪涼。暑熱外蒸,許多市民喜歡整天待在低溫的空調房內,或愛吃冰鎮西瓜、雪糕、飲料等降溫消暑,其實這樣容易引起感冒及各種胃腸疾病。建議夏季降溫有度,少食寒涼之物。

3.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多吃些解暑健脾的食物,如:(1)綠豆百合粥,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降膽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2)清心解暑茶,取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各6克,煎水代茶涼飲,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也可吃點番茄、草莓、葡萄、山楂、獼猴桃等酸味瓜果,既能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欲、還能斂汗止瀉祛濕。

4.注意養心。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另外,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氣弱脈弱的人可喝點生脈飲,或麥冬5克、西洋參3克、桂圓肉3~5克泡水喝。

專家簡介:鐘偉泉

主任中醫師,中華中醫學會外治分會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耳穴專業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9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一直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擅長以整體治療為原則,運用中藥與針灸相結合治療,內外兼治,治療呼吸道與消化系統疾病,配合耳針治療亞健康狀態引起的各種不適如失眠,神經衰弱,疲勞,月經不調,運用火針、放血、浮針等手段治療多種痛症、疑難雜病及中藥調理身體。撰寫論文10多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主持和參與省市級課題8項。

開診時間:周1、3、4、5全天,2 下午

開診地點:2號樓四樓第2診室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

其餘各年齡段的人群貼藥都沒有太大問題,即使是70、80歲的老人家都可以。一般小孩貼藥15~30分鐘為宜,成年人貼藥30~60分鐘。

如果錯過了首次貼藥,可以從初伏開始,但往後幾次最好堅持按照上述時間表進行。諮詢電話:(1)針灸科:8362041、83062051、83062061 (2)兒科:83063321

小暑養生四注意

此外,小暑時節養生方面,鐘偉泉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避免過度出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耗損汗液過多易傷心之陰陽,因此應避免大汗淋漓。戶外活動、體力勞動者及室外工作者注意防中暑,可適當飲用淡鹽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可常喝綠豆湯、冬瓜水等消暑湯品。

2.避免過度貪涼。暑熱外蒸,許多市民喜歡整天待在低溫的空調房內,或愛吃冰鎮西瓜、雪糕、飲料等降溫消暑,其實這樣容易引起感冒及各種胃腸疾病。建議夏季降溫有度,少食寒涼之物。

3.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多吃些解暑健脾的食物,如:(1)綠豆百合粥,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降膽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2)清心解暑茶,取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各6克,煎水代茶涼飲,有解暑、健脾胃、助消化之功效。也可吃點番茄、草莓、葡萄、山楂、獼猴桃等酸味瓜果,既能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進食欲、還能斂汗止瀉祛濕。

4.注意養心。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另外,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氣弱脈弱的人可喝點生脈飲,或麥冬5克、西洋參3克、桂圓肉3~5克泡水喝。

專家簡介:鐘偉泉

主任中醫師,中華中醫學會外治分會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耳穴專業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9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針灸專業,一直從事針灸臨床、教學科研工作。擅長以整體治療為原則,運用中藥與針灸相結合治療,內外兼治,治療呼吸道與消化系統疾病,配合耳針治療亞健康狀態引起的各種不適如失眠,神經衰弱,疲勞,月經不調,運用火針、放血、浮針等手段治療多種痛症、疑難雜病及中藥調理身體。撰寫論文10多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主持和參與省市級課題8項。

開診時間:周1、3、4、5全天,2 下午

開診地點:2號樓四樓第2診室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推進廣東佛山再創新局”:點擊“閱讀原文”有相關精彩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