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藝知錄|乾隆的書房不到十平米,曾名“溫室”,裡面卻珍藏著中國書法史上的三件瑰寶

三希堂內景

很難想像,在清代鼎盛時期的康乾時代,

高宗乾隆的御用書房竟然只有八平米。

在位於養心殿的西暖閣,有一處斗室,乾隆在理政之余,常在這裡把玩書帖。

這處斗室即為“三希堂”。

三希堂正面觀

何為“三希”呢?

目前學界有各種解釋,藝連君覺得:

“三希”應該特指三件珍寶。

史料記載,乾隆帝將東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

深藏於此,經常臨習鑒賞。

乾隆帝的筆跡即出自於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在許多乾隆題詞的書畫作品中,時長可見這種體式的字體。

只是乾隆已經寫得極為爛熟,缺少了王羲之的生動性。

“三希”應該特指三件書帖,還有另一個證明。

三希堂近觀

證明便是乾隆帝自己寫得對聯。

上聯是:“懷抱觀古今”,下聯是:“深心托豪素”。

其中的“豪素”即是筆和紙。

這幅集自古人文章的對聯,顯示出乾隆帝對漢學的熟悉與理解程度。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王獻之的《中秋帖》

這三幅作品,出自王氏一脈,眾所周知,王獻之是王羲之的七子。

而王珣同為琅邪王氏一族,為王羲之侄子。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都有疑問,

只有王珣的《伯遠帖》確認為東晉王氏唯一存世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