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嘉興水果市場:2017年度上半年水果行情分析

2017年上半年,嘉興水果市場積極推進市場誠信建設,

優化市場交易環境,提升市場服務功能,延長果品交易產業鏈,積極保障市場供應,提升為農服務水準,果品交易繼續高速增長。據統計,上半年市場交易額、交易量同比分別增長49.1%和23.6%。分析總的交易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誠信市場”品牌顯現,整體交易持續增長

1-6月份,市場交易呈現“百花爭豔”態勢,從果品類別統計可以看出,除了葡萄類和蘋果類,其餘品種全部出現不同程度增長,

傳統三大類蘋果、梨類、柑桔橙類中,蘋果和梨類的優勢不在,交易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柑桔橙類、芒果類和西瓜類,交易量分別達到23.68萬噸、14.26萬噸和14萬噸,其他超過10萬噸的品種還有小瓜類12.11萬噸、進口類11.28萬噸、鳳梨10.43萬噸。上半年市場交易的大幅增長得益於市場多年來一直重視“誠信市場”的建設,自果品包裝箱自重量規範後,今年市場又對果品箱費和裝卸費用標準進行規範調整,
大大減輕了銷地客商的採購成本,在果品銷售量上取得的成效顯而易見。

二、果品需求量大,果價全面看漲

上半年市場果價增長較快,從整體情況來看,果品平均價格指數為10.13元/公斤,同比漲幅為20.6%,統計資料顯示,1-6月份每個月的果品平均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分別為10.08元/公斤、10.05元/公斤、9.79元/公斤、9.03元/公斤、11.31元/公斤、9.35元/公斤,同比分別上漲34.04%、18.4%、18.05%、3.03%、21.83%、10.26%,。從我市場果品價格出現迅速上漲分析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各大果品產區種植技術不斷提高,水果品質越來越好,產地收購價格一路攀升;

嘉興市場經營品種的檔次在不斷提升,從中低端果品向中高端轉型,推動了市場果品價格指數的不斷上升;

市場輻射圈--長三角居民的消費水準在全國處於領先,人們對中高檔水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

果品從產地到批發市場的中間環節內成本的上升。

三、南方水果引領果市,傳統類水果遇瓶頸

據統計,上半年市場果品交易品種以南方水果為主,如芒果、聖女果、鳳梨、荔枝為例,交易量同比分別增長19.9%、28.2%、51.1%、35.3%。主要是南方各大水果產區天氣良好,沒有受到自然災害等影響,大部分的水果都是豐產。而柑桔橙類銷售量增長幅度不大,

但是仍高居銷售量榜首,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更傾向于食用簡單方便的柑桔類品種,以今年市場上柑桔類新寵 “耙耙柑”為例,剛上市就達到6元/斤,價格最高時漲到了14元/斤,上市期間每天出現搶購的現象,甚至還經常出現斷貨。耙耙柑是近兩年新培育的品種,在口感上得到廣大消費者認可。反觀傳統品種——贛南橙卻因為產地受到嚴重的黃龍病產量下降明顯,上半年市場的交易量下降了4成多。其他傳統水果“蘋果、梨類”在銷售量上並沒有太大起色,蘋果類甚至出小幅下降的趨勢,主要還是大部分產區當地農技部門對品種的改良投入力度不夠,品牌打造意識不強,果品包裝箱變化不大,檔次提升速度不夠,造成銷地客商採購時出現一定的視覺疲勞。

四、加強為農服務,為地產水果擴大輻射

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地產水果通過一級批發市場這個流通環節已成為近年來地產水果銷售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每年地產水果交易增長勢頭分析,近年來,市場積極引導和支援市場經營戶與本地水果種植基地及生產大戶建立起產銷聯結,不斷開闢市場為農服務的途徑,同時也拉動了地產水果的銷售。今年市場繼續在做好本地水果銷售的同時,組織經營戶前往台州三門召開甜瓜對接會,從改進包裝、甜瓜的品質提升、品牌的創建推廣等幾個方面向當地農合聯提出了建議,為推動省內果品的銷售做好服務。

五、集散品種交易量放大,進口水果交易增長快

上半年市場進口水果銷售繼續保持高增長,據統計,1-6月份進口水果交易量、交易額增長幅度高達142.3%和138.4%。市場管理部門一直重視集散品種的培育,2016年底把進口☆禁☆交易區的“火龍果、榴槤、龍眼”三個品種擴大交易場地搬遷至世界水果城,截止六月底,火龍果交易量達到3.68萬噸、龍眼交易量達到1.75萬噸、榴槤交易量達到1.9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有著“水果之王”美譽的榴槤旺銷期每天到貨保持在20櫃以上,品質較好的榴槤經常出現運輸途中已被訂購一空的現象,市場內東南亞水果集散效應已經形成。隨著交易場地開放,許多水果客商慕名而來、蜂擁而至,這也體現了市場管理部門對果品銷售模式的引導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市場內整車車上交易,引導客商在產地發貨時一定要注意果品的品質要求,進一步拉大了好品質與一般品質的差距,不但會使得價格更加穩定,銷量也明顯上升,品牌效應顯現。今後,果品的交易仍將向車上集中交易模式發展,這也勢必會給嘉興水果市場帶來更大的果品交易量,保持華東地區一級批發市場領先的地位。

下半年水果行情預測:其他傳統水果“蘋果、梨類”在銷售量上並沒有太大起色,蘋果類甚至出小幅下降的趨勢,主要還是大部分產區當地農技部門對品種的改良投入力度不夠,品牌打造意識不強,果品包裝箱變化不大,檔次提升速度不夠,造成銷地客商採購時出現一定的視覺疲勞。

四、加強為農服務,為地產水果擴大輻射

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地產水果通過一級批發市場這個流通環節已成為近年來地產水果銷售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每年地產水果交易增長勢頭分析,近年來,市場積極引導和支援市場經營戶與本地水果種植基地及生產大戶建立起產銷聯結,不斷開闢市場為農服務的途徑,同時也拉動了地產水果的銷售。今年市場繼續在做好本地水果銷售的同時,組織經營戶前往台州三門召開甜瓜對接會,從改進包裝、甜瓜的品質提升、品牌的創建推廣等幾個方面向當地農合聯提出了建議,為推動省內果品的銷售做好服務。

五、集散品種交易量放大,進口水果交易增長快

上半年市場進口水果銷售繼續保持高增長,據統計,1-6月份進口水果交易量、交易額增長幅度高達142.3%和138.4%。市場管理部門一直重視集散品種的培育,2016年底把進口☆禁☆交易區的“火龍果、榴槤、龍眼”三個品種擴大交易場地搬遷至世界水果城,截止六月底,火龍果交易量達到3.68萬噸、龍眼交易量達到1.75萬噸、榴槤交易量達到1.94萬噸,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有著“水果之王”美譽的榴槤旺銷期每天到貨保持在20櫃以上,品質較好的榴槤經常出現運輸途中已被訂購一空的現象,市場內東南亞水果集散效應已經形成。隨著交易場地開放,許多水果客商慕名而來、蜂擁而至,這也體現了市場管理部門對果品銷售模式的引導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市場內整車車上交易,引導客商在產地發貨時一定要注意果品的品質要求,進一步拉大了好品質與一般品質的差距,不但會使得價格更加穩定,銷量也明顯上升,品牌效應顯現。今後,果品的交易仍將向車上集中交易模式發展,這也勢必會給嘉興水果市場帶來更大的果品交易量,保持華東地區一級批發市場領先的地位。

下半年水果行情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