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警惕!美好宣傳下的風控隱憂——清果金服小存摺平颱風控遭質疑

2017年4月10日,銀監會發佈《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要求做好校園網貸、現金貸的清理整頓工作。其中規定網貸平臺需確保出借人資金來源合法,禁止欺詐、虛假宣傳。各大互聯網投資理財平臺都進行了相關整頓,那麼效果如何?日前,根據投資者反映,記者在號稱存款更安全的互聯網理財投資平臺小存摺進行了摸查。結果令人吃驚。

甄選標準言行不一,令人生疑

小存摺隸屬於北京清果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額速達)。

從其產品描述上看該企業是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快速信用評估服務,以及為促成個人與個人之間發生微小額度借款交易浦民一消費貸款”。根據之前涉訴資訊不難看出,微額速達的貸款行為並不受法律保護。如果發生壞賬,依法追繳的可能性為0。如此一來,如果借款人的主營業務收入發生大規模壞賬,憑著借款企業繳納融資總金額10%的保證金是很難完成對小存摺全部投資者的還款,
屆時小存摺該如何處理有可能發生的風險。記者通觀其安全評估和專案詳情,並未尋覓到任何風險提示、應急預案或相關措施。

投資者對記者表示,看著小存摺官網頁面中擲地有聲的鄭重保證:“小存摺所有專案均符合以上標準,我們遵從行業內最嚴風控標準,讓用戶更放心。”,像是在看一個笑話。

其實早在2016年6月,

小存摺就因“未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風險責任承擔進行合理的提示或者警示的違法行為”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出行政處罰。而當時,在投資者教育下發佈的保證內容為:“我們遵從行業內最嚴的風控標準,讓用戶的本金和利息萬無一失。還在猶豫什麼?立即享受小存摺帶來的無風險收益!”同時期,其申請註冊的商標“小存摺大期待”也被商標局駁回,作無效處理。

風控不應當只浮於花團錦簇的宣傳造勢,也不應當是存於浮皮潦草的字裡行間。將對專案應有的盡職調查落到實處;將“存款更安全”的口號踐行于投資者的心間,才能真正的“讓用戶放心”。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不僅要靠政府的監管、行業的自律,更需要平臺本身將誠信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