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致敬英雄!平安鹽城見義勇為大型公益活動在鹽舉辦

中國江蘇網7月7日鹽城訊“致敬英雄,向英雄致敬!”7月7日晚,江蘇省鹽城市體育館內座無虛席,燈光璀璨,掌聲雷動。一場以講述平安鹽城英雄人物、見義勇為感人故事的大型公益活動在這裡拉開序幕。

忠誠如磐 用奉獻和執著書寫平安傳奇

以忠誠築底,以擔當支撐,以英勇著色,鹽城公安這支“鐵軍”奏響了壯懷激烈、可歌可泣的雄偉樂章。活動現場,如潮的掌聲中,屬於人民警察的英雄讚歌再度唱響。

“毒☆禁☆品一日不絕,我的戰鬥一刻不止!”簡單話語中,

是禁毒勇士盛志增的堅毅和決心。對於緝毒民警來說,在刀尖上行走,在槍口下拿人,已經習以為常。然而,未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成為盛志增心中最大的悲痛,他的淚水打動了所有現場觀眾。盛志增將悲傷深埋心底,依然用鮮血和汗水追逐著“天下無毒”的夢想。

舞臺上,拄著拐杖、蹣跚而來的員警是“獨腿”民警孫益海。1995年,孫益海在一次執行公務時被炸成重傷,

導致左腿高位截肢,至今在腹腔裡還有30多個彈珠沒有取出,他靠著非凡的毅力,20多年來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每一個家庭排憂解難,用平凡守護平安”,是孫益海理解的“平安”的意義。

接踵而至的,還有選擇逆火而行的鹽城市消防支隊阜甯大隊中隊長蔣永偉;還有以人民為中心,壓事故、保民安,以努力換取道路的平安,用貼心的服務贏得群眾的口碑的鹽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

“兒子雖然走了,但作為員警,他光榮,我們父母也自豪。”這一刻,淚飛頓作傾盆雨。2013年,東台市公安局富安派出所24歲的民警卜京,在協助醫務人員將一名精神病人送往醫院時,不幸被病人刺中心臟後,他仍追逐病人,邁出生命中的最後28步。臺上,卜京的父母老淚縱橫。蔔京犧牲後,老倆口領養了一個孩子,“我們會好好培養她,以後還當員警。”觀眾再一次潸然淚下,

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了英雄和他的父母。

沉重而哀傷的音樂中,20名女警手捧紅燭。大螢幕上閃現出一個個烈士的的音容笑貌:先鋒警長陳銳、鐵血民警卜京、英雄交警李立佳、陽光帥警劉東旭……26位英烈,用熱血鋪灑平安道。“致敬!”在場的全體民警同時起立,

向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大義勇為 用愛心和善舉折射生命的光芒

生死瞬間,臨危救人,匡扶正義,揚善懲惡。戴俊、汪鳳玲、徐兆學、陳必祥等平民英雄,奏響了一首首正氣之歌,鑄就鹽阜大地的道德海拔。

2014年元月,發高燒在家中掛水的汪鳳玲聽到有人落水的呼救聲,立即拔掉針頭往外沖,跳入刺骨的河水救起祖孫三人。“我不會說什麼大道理,我只知道人不能見死不救!”生命面前,這個響水的普通村婦的回答質樸而響亮。

緊急關頭,徐兆學和陳必祥的回答,也是同樣響亮:面對疾馳而來的失控轎車,徐兆學奮不顧身沖上前去,4名路人得救了,他卻倒在血泊中;在被刺傷情況下,陳必祥依然同歹徒奮勇搏鬥,最終成功抓獲罪犯,協助公安部門破獲9起重大搶劫盜竊案件。徐兆學先後獲得中國好人、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陳必祥則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也是我市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的先進個人。

在“623”特大龍捲風冰雹災害中,湧現出許多無私的救援典型和群體:舍小家顧大家的基層黨員幹部陳紅明,像媽媽一樣捨身保護65名孩子的幼稚園園長李玉紅……時隔一周年,昨天他們帶給大家持續的感動。

“那天看到孩子們驚恐的眼神,我強忍害怕,對孩子們說‘紅老師在這裡!’”教師的責任和本能,讓李玉紅毫不猶豫地用身體當盾牌,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如今,孩子們也逐漸走出災難陰影,歡快的童謠響起,這一刻,孩子們笑靨如花。

據統計,鹽城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22周年來,湧現了眾多的先進典型,累計表彰1.2萬餘人,其中有30人被評為國家或省級“見義勇為英雄”和“平安好人”。在他們中,有20人壯烈犧牲,有7人被評為革命烈士。

傳承正義 聚社會愛心關愛無畏勇士

“人民不會忘記,那些在平凡崗位上的人民警察,他們,灑一腔熱血,只為捍衛正義……”演員張國強、王茜的一首詩朗誦《向英雄致敬》觸動人心,濕潤了觀眾的雙眼。

頭頂警徽,心懷百姓,鹽城公安用奉獻和執著寫下平安的傳奇,點亮了鹽城百姓心中的“平安燈”。

涓涓細流,融匯大愛,此次公益活動中,許多愛心企業積極捐資,用實際行動關愛英雄,為見義勇為基金會注入了一股股溫暖力量。截止活動結束,基金會收到的捐贈金額累計1100余萬元。

當天活動現場,吳為山、管峻、葛軍、丁嘉耕、王榮、戴文軍等從鹽城走出的文化名人,也紛紛向見義勇為基金會捐贈作品,為家鄉的見義勇為事業助力。

“謹以鮮花獻英雄”,世界禁毒慈愛宣傳形象大使、書畫家戴文軍帶來了他創作的牡丹長卷。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葛軍,以竹的剛直正義,為活動量身定做了“義”字壺;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丁嘉耕帶來的書法作品“匡扶正義、見義勇為”8個大字,點出了當日活動主題……

“這一幅幅關於家鄉的風景畫就是我對家鄉的思念,我將腦海中的故鄉鹽城畫出來,捐贈給見義勇為基金會。”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榮的作品曾作為“國禮”,贈給丹麥女王,此次他捐出10幅精美的油畫作品。

“作為家鄉的禁毒形象大使,我會積極為鹽城的平安事業貢獻力量!”奧運冠軍駱曉娟說。

“鹽城艦傳承著鹽阜大地紅色基因,馳騁海洋,保家衛國,我們將和英雄的鹽阜人民一道,鑄造新的輝煌。”在舞臺中央,曾圓滿完成索馬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鹽城艦官兵的話語,飽含著對鹽阜人民的深情。

聚點滴愛心,駐正氣長城。褒獎見義勇為的義舉,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是每一位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的真心呼喚,也是見義勇為基金會的職責所在。時代不會辜負英雄。在《人民警察警歌》威武雄壯的旋律聲中,作為城市平安建設的主力軍,身披綬帶的功模民警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上舞臺中央,接受鹽城市民的讚揚,如雷般的掌聲響徹全場,餘音久久回蕩。

隨著著名歌唱家殷秀梅一曲《祖國不會忘記》,晚會落下帷幕。一股股正氣彙聚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厚德讚歌,蓬勃激蕩,響徹大地……

立即拔掉針頭往外沖,跳入刺骨的河水救起祖孫三人。“我不會說什麼大道理,我只知道人不能見死不救!”生命面前,這個響水的普通村婦的回答質樸而響亮。

緊急關頭,徐兆學和陳必祥的回答,也是同樣響亮:面對疾馳而來的失控轎車,徐兆學奮不顧身沖上前去,4名路人得救了,他卻倒在血泊中;在被刺傷情況下,陳必祥依然同歹徒奮勇搏鬥,最終成功抓獲罪犯,協助公安部門破獲9起重大搶劫盜竊案件。徐兆學先後獲得中國好人、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陳必祥則被評為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也是我市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的先進個人。

在“623”特大龍捲風冰雹災害中,湧現出許多無私的救援典型和群體:舍小家顧大家的基層黨員幹部陳紅明,像媽媽一樣捨身保護65名孩子的幼稚園園長李玉紅……時隔一周年,昨天他們帶給大家持續的感動。

“那天看到孩子們驚恐的眼神,我強忍害怕,對孩子們說‘紅老師在這裡!’”教師的責任和本能,讓李玉紅毫不猶豫地用身體當盾牌,保護孩子們的安全。如今,孩子們也逐漸走出災難陰影,歡快的童謠響起,這一刻,孩子們笑靨如花。

據統計,鹽城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成立22周年來,湧現了眾多的先進典型,累計表彰1.2萬餘人,其中有30人被評為國家或省級“見義勇為英雄”和“平安好人”。在他們中,有20人壯烈犧牲,有7人被評為革命烈士。

傳承正義 聚社會愛心關愛無畏勇士

“人民不會忘記,那些在平凡崗位上的人民警察,他們,灑一腔熱血,只為捍衛正義……”演員張國強、王茜的一首詩朗誦《向英雄致敬》觸動人心,濕潤了觀眾的雙眼。

頭頂警徽,心懷百姓,鹽城公安用奉獻和執著寫下平安的傳奇,點亮了鹽城百姓心中的“平安燈”。

涓涓細流,融匯大愛,此次公益活動中,許多愛心企業積極捐資,用實際行動關愛英雄,為見義勇為基金會注入了一股股溫暖力量。截止活動結束,基金會收到的捐贈金額累計1100余萬元。

當天活動現場,吳為山、管峻、葛軍、丁嘉耕、王榮、戴文軍等從鹽城走出的文化名人,也紛紛向見義勇為基金會捐贈作品,為家鄉的見義勇為事業助力。

“謹以鮮花獻英雄”,世界禁毒慈愛宣傳形象大使、書畫家戴文軍帶來了他創作的牡丹長卷。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葛軍,以竹的剛直正義,為活動量身定做了“義”字壺;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丁嘉耕帶來的書法作品“匡扶正義、見義勇為”8個大字,點出了當日活動主題……

“這一幅幅關於家鄉的風景畫就是我對家鄉的思念,我將腦海中的故鄉鹽城畫出來,捐贈給見義勇為基金會。”中國民族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榮的作品曾作為“國禮”,贈給丹麥女王,此次他捐出10幅精美的油畫作品。

“作為家鄉的禁毒形象大使,我會積極為鹽城的平安事業貢獻力量!”奧運冠軍駱曉娟說。

“鹽城艦傳承著鹽阜大地紅色基因,馳騁海洋,保家衛國,我們將和英雄的鹽阜人民一道,鑄造新的輝煌。”在舞臺中央,曾圓滿完成索馬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鹽城艦官兵的話語,飽含著對鹽阜人民的深情。

聚點滴愛心,駐正氣長城。褒獎見義勇為的義舉,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是每一位有良知和正義感的人的真心呼喚,也是見義勇為基金會的職責所在。時代不會辜負英雄。在《人民警察警歌》威武雄壯的旋律聲中,作為城市平安建設的主力軍,身披綬帶的功模民警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上舞臺中央,接受鹽城市民的讚揚,如雷般的掌聲響徹全場,餘音久久回蕩。

隨著著名歌唱家殷秀梅一曲《祖國不會忘記》,晚會落下帷幕。一股股正氣彙聚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厚德讚歌,蓬勃激蕩,響徹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