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孩子一回家就喊肚子餓,真的是在幼稚園沒吃飽嗎?

為什麼孩子幼稚園放學回家經常喊“餓”?很多家長說:“我家寶寶從上幼稚園後,放學回家就喊‘餓’,回家第一件事情就翻冰箱,水果、零食全部吃光!”也有家長說:“幼稚園倒是每天都有食譜,

可是到底吃啥樣我們也看不到啊!我每天都問老師孩子的吃飯情況,老師都說吃的很好,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一、新入園的孩子尤其容易“餓”

首先,孩子剛剛進入幼稚園,在新的環境中,面對新的老師和不熟悉的小朋友,常會感到不安和緊張,有些孩子的不安和緊張會表現得很強烈。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兒的食欲。孩子在進餐時表現出心神不定,

進食量減少。老師問孩子還要不要添飯時,孩子會說已經吃飽了,當孩子離開幼稚園這個新環境回到家裡時,緊張和不安消除,食欲也隨之產生,這時孩子感覺到饑餓是正常的。

二、幼稚園的飲食結構不同

由於幼稚園的飲食結構和孩子家中的飲食結構有一定的不同,

幼兒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種變化。同時,孩子在家中經常是成人喂,孩子被動地吃;而幼稚園就需要自己吃,餵養方式的不同導致孩子“不願吃”。當然,也有些孩子在家裡本來就有偏食的習慣,幼稚園會根據孩子吃飯情況,對不會自己吃的孩子進行餵食,或多次提醒孩子添飯。

三、幼稚園活動量大

孩子在幼稚園中每天都有體能活動,在跨世紀幼稚園中無論是室內的感覺統合訓練活動或是戶外的團體性活動,孩子在幼稚園中活動量是家庭環境中不能滿足給孩子的。


四、幼兒集體用餐不比家中

孩子從幼稚園回來,晚餐該如何安排呢?俗話說:“晚餐要吃少。”但這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的孩子來說,是不對的。“因為晚餐距離明天的早上相隔10小時左右,雖然說睡眠時無須補充食物,但孩子的生長發育卻一刻也不會停止,夜間也是一樣,仍需一定的營養物質。”可見,孩子的晚餐不僅不能少吃,還應吃飽吃好。

對孩子的晚餐安排,首先要考慮的是熱量,

即晚餐熱量應高些,約占全天熱量的40%為宜,少食高脂類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提高晚餐品質可有效地改善人的營養狀況。因此,身體較瘦弱的孩子,家長更應重視孩子的晚餐,利用改善晚餐品質來提高孩子的體質。相反,若孩子體重已經超重甚至發胖,則應堅持“晚餐吃少”的原則。一般來說,晚餐熱量為全天進食熱量的25%—30%為宜,但這個“少”指的是熱量要少,而不是減少數量,因為數量少了,孩子吃不飽,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

跨世紀教育溫馨小提示:

如果孩子晚上還喊“餓”,可以適當在睡前1小時,增加1—2次加餐。如:牛奶、麵包、少許堅果、水果等,避免給孩子一些太肥膩的食物或含鹽含糖較多的零食。

因為數量少了,孩子吃不飽,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

跨世紀教育溫馨小提示:

如果孩子晚上還喊“餓”,可以適當在睡前1小時,增加1—2次加餐。如:牛奶、麵包、少許堅果、水果等,避免給孩子一些太肥膩的食物或含鹽含糖較多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