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孔子為什麼沒能成為一代帝王?

2009年,孔子七十五代孫孔健著書《素王孔子》。記者問:“何謂素王?”孔健答:“所謂素王,指的是布衣之王!”通常理解,就是“有帝王之德,無帝王之位”的人,又有“空王”之稱。

俗言有德之人,必有天下。

孔子有德,卻沒能登上九五之尊,原因何在呢?

自古解說很多,儒家稱孔子為素王,卻與五行說很有關係。戰國末年鄒衍創立“五德終始說”,他運用五行相勝原理指出,一代帝王將要興起時,上天一定會顯示徵兆。黃帝時大蚓大螻出現,故而黃帝屬土;大禹時草木秋冬不衰,

故而大禹屬木;湯時金刃在水中出現,故而商湯屬金;文王時上天出現火,赤烏銜著丹書飛來,故而周朝屬火。根據五行相勝原理,未來取代火的一定是水。

到了漢代,董仲舒等人主張獨尊儒術,在鄒衍學說基礎上,將“五行相勝”改為“五行相生”,

為古代帝王重新排序,按照《周易》原理,稱“帝出乎震”,這裡“帝”是包羲氏,“震”是八卦中震卦。震卦對應五行中木,所以包羲氏屬木,接下來按照五行相生原理,炎帝屬火,黃帝屬土,少昊帝屬金,顓頊帝屬水,嚳帝屬木,堯帝屬火,舜帝屬土,禹帝屬金,殷商屬水,周代屬木,漢代屬火。

顯然,有些知名人物,沒有出現在這個帝王世系表中。比如共工氏、帝摯,還有秦王。原因是他們的屬相與所在年代不和,比如秦王屬水,他卻生活在屬木的周代,而木生火,接替周代的君王應該屬火,秦代卻屬水,生不逢時,當政二代便早早滅亡了!

那麼孔子屬什麼呢?他是聖人,他通過兩件事情,確認自己是殷商的後代,屬水。一是他吹奏音樂時,聽出自己是殷商的後代;再一是他晚年做夢,

夢見自己“坐奠於兩楹之間”,這是殷商的喪葬習俗,進一步證實了自己的身份。

那麼他為什麼沒能成為一代帝王呢?對照上面的帝王順序,他生在周代,周屬木,木生火,孔子卻屬水,也是生不逢時,所以即使有大德在身,也只能落得個素王身份。

上述學說貌似荒誕,實則有儒家思想為背景,因此很有歷史地位。究其源流,大約產生於孟子學說。孟子談論問題時,很喜歡講一些數字原理。比如他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為什麼是五世呢?可能是虛數,但後人與五行結合,就有了更豐富的意思。再如有人問孟子,你還想成就王業麼?他說我四十歲以後就不動心了。為什麼以四十歲為界限呢?這也可能是虛數,但孔子也說過“四十而不惑”,還有:“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孟之道一脈相承,但孔子的數字還很單純,孟子就有了神秘的味道。

孟子最有影響的帝王學說,是“五百年週期說”的理論。他說,從堯舜到湯,經歷了五百多年;從商湯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從周文王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所以孟子得到結論:“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上面談到,雖然孔子趕上了五百年的週期,但是他生不逢時,只做了素王。而孔子距離孟子又有一百年,孟子又如何了呢?一段故事寫道: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老師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可是以前我曾聽老師您講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說:“彼一時,此一時。從歷史上來看,每五百年就會有一位聖賢君主興起,其中必定有名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以來,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從年數來看,已經超過了五百年;從時勢來考察,也正應該是時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麼不快樂呢?”

但孔子也說過“四十而不惑”,還有:“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孔孟之道一脈相承,但孔子的數字還很單純,孟子就有了神秘的味道。

孟子最有影響的帝王學說,是“五百年週期說”的理論。他說,從堯舜到湯,經歷了五百多年;從商湯到周文王,又有五百多年;從周文王到孔子,又是五百多年。所以孟子得到結論:“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上面談到,雖然孔子趕上了五百年的週期,但是他生不逢時,只做了素王。而孔子距離孟子又有一百年,孟子又如何了呢?一段故事寫道: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老師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可是以前我曾聽老師您講過: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說:“彼一時,此一時。從歷史上來看,每五百年就會有一位聖賢君主興起,其中必定有名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以來,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從年數來看,已經超過了五百年;從時勢來考察,也正應該是時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我為什麼不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