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學校的這個東西竟然是騙人的,還能不能讓人好好學習了~

人教版小學語文竟有8年未改的“假課文”?

近日,小學課文被指杜撰事件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網友戲稱,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隨後,人教社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回應,

稱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3月17日,對假課文提出質疑的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的質疑語文課文的文章持續發酵,官方總算有了正面回應。不過這個回應有點遮遮掩掩,

既然說不是杜撰有出處,那就直白地告訴公眾這篇文章的作者和來源不就得了?”

下面整合梳理了小學語文“假課文”事件的來龍去脈,個中緣由值得琢磨,相信家長們自有評判。

網紅校長張敏向來非常理性,但這回他怒了!只因為隨堂聽了一節語文課!

作為校長,張敏近日隨堂聽一節二年級的語文課,無意中翻閱了一下孩子們的語文書,張敏卻驚呆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7頁,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書第138-139頁,第30課《愛迪生救媽媽》

早在2009年,就有浙江的三位較真的語文老師郭初陽、蔡朝陽、呂棟(注:前兩位教師已經走出體制,

現在是獨立教師)為小學語文教材挑刺,對《愛迪生救媽媽》一文提出了質疑,經過多方考證,這是一篇杜撰的假課文。

課文主要說的是,愛迪生7歲那年,媽媽得了闌尾炎,上醫院來不及了,必須在家手術,因燈光昏暗,愛迪生想出了鏡子聚光的辦法,手術成功,媽媽得救了。

無論是課本還是老師的教參都沒有注明文章的作者和來源。

1847年出生的愛迪生7歲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沒有闌尾炎手術。

八年前,三位老師對小學語文教材的批判,通過媒體報導引起了軒然大波。隨後,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其網站上刪除了《愛迪生救媽媽》一文的電子版。

然而八年過去了,這篇假課文依舊出現在孩子們的課本中,連網站上的電子版本也恢復了。

巋然不動,屹立不倒!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張校長連問了三個“為什麼”!受到了一萬點傷害!但接下來,課長還要繼續送上那些正在侮辱我們智商的課文:

下面這篇文章來自越讀館郭初陽老師(著名獨立語文教師)的嚴謹考證:

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屢經修訂,修訂的是同一個地方——地震的時間。

課文是這樣開頭的:“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在混亂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2002年5月、2003年5月印刷的課本都是這樣寫的,然而1989年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

2004年6月印刷的課本,課文開頭改成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事實是: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的確地震了,6.6級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然而地震時當地時間是淩晨4點31分,淩晨的學校,怎麼會有學生?

2005年6月印刷的課本,課文開頭改成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時間不符合史實,可以不斷修訂,課文內容無人指摘,也就一直不變。

裡面有些奇怪的句子,讀過之後,你就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缺乏正義感、缺乏思辨心、缺乏愛的能力,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就是在這樣的謊言和欺騙中長大的。

試舉幾例: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的趕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並大喊:‘我的孩子!’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的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幫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這太危險了,隨時都可能發生爆炸,請你離開。’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員警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來幫我?’人們搖頭歎息地走開了。”

為了襯托這個英勇的父親,消防隊長、員警、其餘的人們也都成了冷酷的木偶。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38小時……”

經歷了汶川地震的教育,我們知道一個沒有任何工具的成年男子,徒手刨挖的功效微乎其微;更不可思議的是,有可以連續刨挖38小時的人嗎?是變形金剛,還是蜘蛛俠?

“我們這裡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牆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我們都沒被砸著。”

14個人都毫髮無損,不得不驚歎美國建築的牢固;更令人吃驚的是,在地下被埋了38個小時的孩子,竟然如此思路清晰,心態平靜——最終兒子艾曼達讓13個同學先走,他自己最後一個出來,無須任何救護,也無須任何治療,“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樣一篇豆腐渣課文,一年又一年,保留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裡,侮辱著教師、孩子和家長們的智力。到底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將這篇偽劣產品請出小學語文課本呢?(以上文字作者:郭初陽老師)

這裡收集了那些依然在侮辱智商的假課文:

附:2009年,浙江三位語文教師找到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部分)

假文:

挑刺:波蘭國慶日的更改已經20年,教材卻視而不見。

假文:

挑刺:時間不明確,情節虛假不真實。

假文:

挑刺:虛構故事。

假文:

挑刺:編排上“文包詩”,封閉了原詩想像空間。

假文:

挑刺:烏鴉無家庭,無從反哺。以美德綁架孩子又一例。

假文:

挑刺:改編時嚴重歪曲了原文。

假文:

挑刺:故事時間均經不起推敲。

“相關回應”

針對假課文的質疑,有關出版社和一些專家學者也進行了回應。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3月14日,人教社辦公室的楊姓工作人員回應稱,關於《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因為之前的媒體報導,人教社已經給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她說文章絕對不是杜撰的,它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楊姓工作人員說:“對於是否存在失實的問題,我們是有相關的依據,也並不像媒體之前說的這是一篇不屬實的‘假課文’。”

此外,她表示,“這個課文也不止有人教社一個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在用,很多出版社的語文教材也都有這篇課文,這些報導出來之後,我們又給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

3月16日,曾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現為語文出版社社長的王旭明就此事接受採訪表示,小學語文課文中出現被質疑和史實有出入的內容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要看一下作者的原文是如何;第二,要看編寫者對原文的改動,還是別的什麼情況;第三,要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

他說:“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的原文還是編寫者編的,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在編入教材時,教材的編寫者都應當以嚴謹的、科學的、求真求實的態度來對待每一篇原文。”

王旭明說:“編寫者在編每一篇選文的時候,應該有若干個標準,其中史實和科學的準確應該是重要標準之一。”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國昌則認為,中小學語文課文選取,不僅要注意文學性,而且要注意其歷史真實性,力求文學性與科學性統一,可讀性與真實性一致。

對於部分小學語文課文中所表達的內容和真實的歷史事件存在一定的出入。申國昌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課文作者是文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當時選取課文時,編寫教材者僅從文學性或教育性角度去考慮其價值,而忽略了對其歷史性和真實性的考察所致。

王旭明說:“個人認為應當特別幫助、鼓勵、支援中小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反思質疑的態度,另外一方面,也要引導學生在學科教學,特別是學習當中注重語文的學習。”

申國昌說,既然教材已發行並在使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在講授時,最好在將其當做文學作品來教學時,適當將其歷史事實也告訴學生,並且說明這是文學作品和歷史作品的差異所致,同時一線教師對於學生去探究課文發生的歷史背景的興趣和熱情應當保護和鼓勵,因為這是一種追求科學的求真精神。

西南大學文學院一位副教授也表示,如果小學生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鼓勵學生們去自由探尋真相,引導他們“盡信書不如無書”,培養他們跳開教材探尋真理的興趣和本領。

最後,小編想說,如果這些課文都作假,那小編以前學的東西都是假的嗎~~

【END】

寶爸寶媽都在看的文章

稻草人童書館

點擊閱讀

育兒美文|兒童故事|繪本欣賞

長按二維碼關注

五年級上冊第17課《地震中的父與子》,屢經修訂,修訂的是同一個地方——地震的時間。

課文是這樣開頭的:“1989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在混亂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七歲兒子的學校。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2002年5月、2003年5月印刷的課本都是這樣寫的,然而1989年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

2004年6月印刷的課本,課文開頭改成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事實是:1994年1月17日,美國洛杉磯的確地震了,6.6級的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然而地震時當地時間是淩晨4點31分,淩晨的學校,怎麼會有學生?

2005年6月印刷的課本,課文開頭改成了:“有一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30萬人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時間不符合史實,可以不斷修訂,課文內容無人指摘,也就一直不變。

裡面有些奇怪的句子,讀過之後,你就明白為什麼我們的孩子缺乏正義感、缺乏思辨心、缺乏愛的能力,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就是在這樣的謊言和欺騙中長大的。

試舉幾例:

“就在他挖掘的時候,不斷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的趕到這片廢墟,他們痛哭並大喊:‘我的孩子!’哭喊過後,便絕望地離開了。有些人上來拉住這位父親,說:‘太晚了,沒有希望了。’這位父親雙眼直直的看著這些好心人,問道:‘誰願意幫幫我?’沒人給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頭接著挖。”

“消防隊長擋住他:’這太危險了,隨時都可能發生爆炸,請你離開。’這位父親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員警走過來:‘你很難過,我能理解,可是這樣做對你自己、對他人都有危險,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來幫我?’人們搖頭歎息地走開了。”

為了襯托這個英勇的父親,消防隊長、員警、其餘的人們也都成了冷酷的木偶。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38小時……”

經歷了汶川地震的教育,我們知道一個沒有任何工具的成年男子,徒手刨挖的功效微乎其微;更不可思議的是,有可以連續刨挖38小時的人嗎?是變形金剛,還是蜘蛛俠?

“我們這裡有14個同學,都活著,我們都在教室的牆角,房頂塌下來架成個大三角形,我們都沒被砸著。”

14個人都毫髮無損,不得不驚歎美國建築的牢固;更令人吃驚的是,在地下被埋了38個小時的孩子,竟然如此思路清晰,心態平靜——最終兒子艾曼達讓13個同學先走,他自己最後一個出來,無須任何救護,也無須任何治療,“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

這樣一篇豆腐渣課文,一年又一年,保留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課本裡,侮辱著教師、孩子和家長們的智力。到底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將這篇偽劣產品請出小學語文課本呢?(以上文字作者:郭初陽老師)

這裡收集了那些依然在侮辱智商的假課文:

附:2009年,浙江三位語文教師找到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部分)

假文:

挑刺:波蘭國慶日的更改已經20年,教材卻視而不見。

假文:

挑刺:時間不明確,情節虛假不真實。

假文:

挑刺:虛構故事。

假文:

挑刺:編排上“文包詩”,封閉了原詩想像空間。

假文:

挑刺:烏鴉無家庭,無從反哺。以美德綁架孩子又一例。

假文:

挑刺:改編時嚴重歪曲了原文。

假文:

挑刺:故事時間均經不起推敲。

“相關回應”

針對假課文的質疑,有關出版社和一些專家學者也進行了回應。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3月14日,人教社辦公室的楊姓工作人員回應稱,關於《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因為之前的媒體報導,人教社已經給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她說文章絕對不是杜撰的,它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楊姓工作人員說:“對於是否存在失實的問題,我們是有相關的依據,也並不像媒體之前說的這是一篇不屬實的‘假課文’。”

此外,她表示,“這個課文也不止有人教社一個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在用,很多出版社的語文教材也都有這篇課文,這些報導出來之後,我們又給教育部寫了相關的情況說明。”

3月16日,曾任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現為語文出版社社長的王旭明就此事接受採訪表示,小學語文課文中出現被質疑和史實有出入的內容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要看一下作者的原文是如何;第二,要看編寫者對原文的改動,還是別的什麼情況;第三,要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

他說:“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的原文還是編寫者編的,不管是哪種情況,我們在編入教材時,教材的編寫者都應當以嚴謹的、科學的、求真求實的態度來對待每一篇原文。”

王旭明說:“編寫者在編每一篇選文的時候,應該有若干個標準,其中史實和科學的準確應該是重要標準之一。”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國昌則認為,中小學語文課文選取,不僅要注意文學性,而且要注意其歷史真實性,力求文學性與科學性統一,可讀性與真實性一致。

對於部分小學語文課文中所表達的內容和真實的歷史事件存在一定的出入。申國昌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課文作者是文學家,而不是歷史學家,當時選取課文時,編寫教材者僅從文學性或教育性角度去考慮其價值,而忽略了對其歷史性和真實性的考察所致。

王旭明說:“個人認為應當特別幫助、鼓勵、支援中小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探究反思質疑的態度,另外一方面,也要引導學生在學科教學,特別是學習當中注重語文的學習。”

申國昌說,既然教材已發行並在使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在講授時,最好在將其當做文學作品來教學時,適當將其歷史事實也告訴學生,並且說明這是文學作品和歷史作品的差異所致,同時一線教師對於學生去探究課文發生的歷史背景的興趣和熱情應當保護和鼓勵,因為這是一種追求科學的求真精神。

西南大學文學院一位副教授也表示,如果小學生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鼓勵學生們去自由探尋真相,引導他們“盡信書不如無書”,培養他們跳開教材探尋真理的興趣和本領。

最後,小編想說,如果這些課文都作假,那小編以前學的東西都是假的嗎~~

【END】

寶爸寶媽都在看的文章

稻草人童書館

點擊閱讀

育兒美文|兒童故事|繪本欣賞

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