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人說,豬身上最補的這個部位,大家都嫌髒扔了不吃,卻是補腎佳藥

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那麼,豬大腸的功效與作用有什麼呢?

用豬大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血痢髒毒的作用,古代醫家常用於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 《奇效良方》中的豬髒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於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豬大腸。

豬大腸的脂肪含量適中,適合用來煲湯,既甘潤可口,又有健脾的功效。巴戟為補腎類的補益中藥,是“四大南藥”之一,可補腎陽,強筋骨,袪風濕,有提高免疫功能,有“南國人參”之稱。它們合為燉湯,這個湯有補腎壯陽、補益下焦之功,同時在春日飲用還可以起到補腎而益肝的養肝之功。

因為現在的大腸要麼在處理上的工藝有所欠缺,要麼是很多動物在餵養時都又被激素催熟的,所以含有毒性較大,如果排毒能力不好的人吃了,會積攢體內毒素,但是如果是比較信的過的大腸品質,沒有上述禁忌症狀的患者,

食用還是對身體有大大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