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星跨界投資圈,有人歡喜有人憂

作者|王冊

網視導讀:在投資創業的浪潮下,集合巨大資源優勢的明星們也紛至遝來。無論是音樂人、影視明星、還是其他娛樂大咖等,都開始熱衷於發展自己的“第二事業”,成為互聯網科技、影視劇投資的新寵。

越來越多的影視明星下海做投資,不僅為自己創造了額外收入,也為共同合夥人帶來了巨大的明星效益。

雖然眾多明星在演藝圈混得風生水起、名利雙收,但是為了給自己謀一條後路,很多明星在完成人生一定的原始資本積累後,選擇“錢生錢”無疑是一條更好、更快捷的路。2015年全球最高薪女星排行榜”中,範冰冰一人進入前十,以年收入2100萬美元位列第四。

但相比更早進入投資圈的趙薇同期高達20億元的收入,範冰冰也只能算是剛剛達到“小康”水準,這種情況致使更多的演藝明星加入到投資人行列中,大家都希望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增值自己的財富。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新增明星投資人超過30位,

明星投資人入股的創業公司已超59家,這種明星爭當投資人現象還在持續發酵中,估計在不久的將來會全面爆發。而影視明星紛紛踏入投資圈的原因,也許是想以不一樣的身份獲取更高的資金收入。但並不是每個明星投資者都順風順水,有人歡喜有人憂的明星投資圈格外精彩。

明星投資圈流行這這樣一句話:“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非要玩資本。”這是因為跨界脫變成為投資人的明星越來越多,

他們不僅在演藝界人氣火爆,在投資界也賺得盆滿缽滿,財氣高漲。他們都是如何玩轉資本的呢,我們來大略盤點一下:

楊冪—最會投資的女明星

坊間有一個關於女明星投資人的說法:“楊冪,才是投資界的青丘上神!”而這個說法並不是沒有根據的。2017年3月,嘉行傳媒的市場估值超過50億元,楊冪就是其中最主要的股東之一。

2015年,楊冪從歡瑞世紀出走後自立門戶,與其經紀人曾嘉和助理趙若堯,3人成立了海寧嘉行天下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同年8月,楊冪旗下嘉行傳媒借殼西安同大,登陸新三板,當時嘉行傳媒的估值僅為2.5億元。

而後嘉行傳媒在2015年度和2016年度,公司投資、製作、出品了《親愛的翻譯官》、《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等電視劇。聰明的投資人楊冪,深知“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光靠自己掙錢是不夠的,還應該培養出更多優質且具有商業價值的偶像明星才行。憑藉《三生三世》《親愛的翻譯官》《漂亮的李慧珍》等劇碼的熱播和刷臉,嘉行傳媒旗下的藝人如迪麗熱巴、張彬彬等已成當紅小花和小鮮肉了,為公司創造了非常可觀的商業價值,也打造了一條成熟的藝人經紀產業鏈。

根據嘉行傳媒公佈的2016年業績報告顯示,藝人經紀類的收入就占了一半左右,達到1.5億。而A股公司如華策影視、歡瑞世紀、慈文傳媒,2016年藝人經紀收入僅為3885.8萬元、2631.4萬元、1831.2萬元。以上種種業績都足以證明楊冪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投資人,也是一位具有超高人氣的當紅明星。

趙薇-娛樂圈的女版“巴菲特”

頂著 “女版巴菲特”光環的趙薇投資範圍更是涉及影視、文化等多個領域。2017年開年之後,趙薇掌控的龍薇傳媒以鉅資入主萬家文化,用6000萬撬動30個億、50倍杠杆,霸佔了金融圈和娛樂圈的頭條。明星涉足資本市場在A股已經屢見不鮮,但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趙薇還是第一人,她無疑是這股娛樂圈資本市場投資風潮的領軍人物。

萬家文化的公告顯示,此次趙薇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集團持有的1.85億股萬家文化股份(29.135%股權,趙薇成為實控人)需要30.6億元。這龐大的收購資金,趙薇自掏了6000萬元,剩下的30億,一半靠借,一半靠股票質押。趙薇撬動50倍杠杆的豪氣從何而來?公告明確列出,趙薇夫婦持有資產價值合計約56.63億元。下面是趙薇的土豪資產版圖,看完你就明白其中原由了。

趙薇的投資範圍遠不止此,據說在“炒房”方面從未失手過,投資多處房地產且都價值不菲,還出鉅資購買了法國的著名酒莊,成為亞洲第一個進軍歐洲葡萄酒業的娛樂明星。另外還和她哥哥一起投資了影視公司,在創業板成功掛牌,趙薇參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敲鐘儀式。與此同時還兼具《致青春》導演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當年憑藉此部電影也賺了不少,可見娛樂圈的“女版巴菲特”稱號果真名不虛傳。

鹿晗-潮流文化投資人代表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非要進軍投資界”。這句話首先讓小編想到了正當紅的“小鮮肉”鹿晗,2017年2月,鹿晗進軍投資圈,聯手多家企業成立清晗資本的消息瞬間點燃了投資圈和娛樂圈。

清流資本和藝人鹿晗、新希望集團共同成立的清晗基金,主要投資于能順應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及消費升級需求的早期內容製作團隊、媒體及平臺,旨在扶持更多年輕的文化內容創業者。雖然這支新基金最大的亮點是鹿晗,但實際上,鹿晗並不會具體參與到專案的投融管理,新基金的GP團隊仍然來自於清流資本。

而這也並不是鹿晗第一次參與投資專案,之前他曾以股東的身份入股跨境電商“達令”並擔任董事一職,還曾和該公司的投資人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今日資本合夥人徐新、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等投資大牛同框。由此看來,鹿晗作為90後現象級明星,本身有著大面積的粉絲群體,又是年輕一代潮流文化代表,在引領新生代生活方式方面,擁有很強的年輕受眾群體號召力,在投資圈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的,後續爆發力更加令人期待。

明星VC-投資並沒那麼簡單

在創業者探尋創業風口時,明星投資機構也在尋找著自己的定位。明星做投資,一方面自帶流量最大程度的吸引了初創企業的目光,其中不乏優質專案主動送上門,但另一方面,明星投資人是用自己的聲譽給被投對象背書,一旦企業陷入負面新聞,明星本人的形象也會受到拖累。

2016年最引人矚目的話題之一,就是明星投資企業頻陷跑路、融資鏈斷裂、項目死亡的傳聞之中。Star VC投資的明星衣櫥陷入“欠薪們”,網傳融資不順資金鏈吃緊,任泉、李冰冰、黃曉明等明星受到牽連;鹹蛋家陷入欠款風波,遭平臺用戶堵門追債,甚至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鄭愷、李晨、陳赫以及時尚集團總裁、《時尚芭莎》總編輯蘇芒就為鹹蛋家的股東。

相較於專業投資人,明星做創投的投資經驗相對缺乏,個人投資能力、時間精力分配、人脈資源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是否具備成為投資人的資格一直飽受爭議。

樂視危機-明星投資人受牽連

最近樂視網總裁賈躍亭離職一事,也給不少的明星投資者帶了擔憂。樂視影業與樂視體育此前的融資,被譽為“圈下大半個影視圈”,許多的明星都踴躍地參與了投資。但是當下的樂視面臨著資金短缺,董事離職、股票延續停牌等風波,如此風雨飄搖時期,這些當初投資樂視的明星們,正陷入被動與虧損中。

明星投資人的投資大多集中在兩大板塊。其中,樂視影業共吸引了19名明星入股,包括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黃曉明、李小璐、劉濤、秦嵐、陳赫、賈乃亮、霍思燕等人;樂視體育有11名明星入股,包括劉濤、孫紅雷、賈乃亮、周迅、王寶強等人。

鄧超、孫儷工作室、孫紅雷、李小璐、馮紹峰、黃曉明分別以3000萬元、2000萬元、20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在2015年入股樂視影業,折算後價格大多在8元/股上下。2015年10月,北京錦陽公司認繳了樂視影業新增註冊資本1379.65萬元,蘇芒、劉濤、秦嵐、陳赫、馬蘇、賈乃亮分別出資5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入股北京錦陽,間接持股樂視影業。對於這些明星而言,套牢已是必然。

樂視體育方面,明星被套情況可能更為嚴重。150億馳援樂視的孫宏斌曾評價:“樂視體育方面,中超去年就虧了13個億,這就是神經病。”2016年3月,樂視體育B輪80億融資中。包括11名明星投資,總投資近2億元,演員劉濤出資達5000萬元。劉濤還在樂視影業投資1000萬元,成為投資樂視金額最高的明星。大手筆投資的劉濤還真不是玩票,但估計最後的虧損也不小。

所以說隔行如隔山,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獲得名利雙收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創投圈。為避免明星投資認可度高開低走,如何平衡演藝事業與風投工作成為他們不得不面臨的課題。

嘉行傳媒旗下的藝人如迪麗熱巴、張彬彬等已成當紅小花和小鮮肉了,為公司創造了非常可觀的商業價值,也打造了一條成熟的藝人經紀產業鏈。

根據嘉行傳媒公佈的2016年業績報告顯示,藝人經紀類的收入就占了一半左右,達到1.5億。而A股公司如華策影視、歡瑞世紀、慈文傳媒,2016年藝人經紀收入僅為3885.8萬元、2631.4萬元、1831.2萬元。以上種種業績都足以證明楊冪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投資人,也是一位具有超高人氣的當紅明星。

趙薇-娛樂圈的女版“巴菲特”

頂著 “女版巴菲特”光環的趙薇投資範圍更是涉及影視、文化等多個領域。2017年開年之後,趙薇掌控的龍薇傳媒以鉅資入主萬家文化,用6000萬撬動30個億、50倍杠杆,霸佔了金融圈和娛樂圈的頭條。明星涉足資本市場在A股已經屢見不鮮,但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趙薇還是第一人,她無疑是這股娛樂圈資本市場投資風潮的領軍人物。

萬家文化的公告顯示,此次趙薇的龍薇傳媒收購萬家集團持有的1.85億股萬家文化股份(29.135%股權,趙薇成為實控人)需要30.6億元。這龐大的收購資金,趙薇自掏了6000萬元,剩下的30億,一半靠借,一半靠股票質押。趙薇撬動50倍杠杆的豪氣從何而來?公告明確列出,趙薇夫婦持有資產價值合計約56.63億元。下面是趙薇的土豪資產版圖,看完你就明白其中原由了。

趙薇的投資範圍遠不止此,據說在“炒房”方面從未失手過,投資多處房地產且都價值不菲,還出鉅資購買了法國的著名酒莊,成為亞洲第一個進軍歐洲葡萄酒業的娛樂明星。另外還和她哥哥一起投資了影視公司,在創業板成功掛牌,趙薇參加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個敲鐘儀式。與此同時還兼具《致青春》導演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當年憑藉此部電影也賺了不少,可見娛樂圈的“女版巴菲特”稱號果真名不虛傳。

鹿晗-潮流文化投資人代表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非要進軍投資界”。這句話首先讓小編想到了正當紅的“小鮮肉”鹿晗,2017年2月,鹿晗進軍投資圈,聯手多家企業成立清晗資本的消息瞬間點燃了投資圈和娛樂圈。

清流資本和藝人鹿晗、新希望集團共同成立的清晗基金,主要投資于能順應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及消費升級需求的早期內容製作團隊、媒體及平臺,旨在扶持更多年輕的文化內容創業者。雖然這支新基金最大的亮點是鹿晗,但實際上,鹿晗並不會具體參與到專案的投融管理,新基金的GP團隊仍然來自於清流資本。

而這也並不是鹿晗第一次參與投資專案,之前他曾以股東的身份入股跨境電商“達令”並擔任董事一職,還曾和該公司的投資人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今日資本合夥人徐新、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等投資大牛同框。由此看來,鹿晗作為90後現象級明星,本身有著大面積的粉絲群體,又是年輕一代潮流文化代表,在引領新生代生活方式方面,擁有很強的年輕受眾群體號召力,在投資圈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的,後續爆發力更加令人期待。

明星VC-投資並沒那麼簡單

在創業者探尋創業風口時,明星投資機構也在尋找著自己的定位。明星做投資,一方面自帶流量最大程度的吸引了初創企業的目光,其中不乏優質專案主動送上門,但另一方面,明星投資人是用自己的聲譽給被投對象背書,一旦企業陷入負面新聞,明星本人的形象也會受到拖累。

2016年最引人矚目的話題之一,就是明星投資企業頻陷跑路、融資鏈斷裂、項目死亡的傳聞之中。Star VC投資的明星衣櫥陷入“欠薪們”,網傳融資不順資金鏈吃緊,任泉、李冰冰、黃曉明等明星受到牽連;鹹蛋家陷入欠款風波,遭平臺用戶堵門追債,甚至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鄭愷、李晨、陳赫以及時尚集團總裁、《時尚芭莎》總編輯蘇芒就為鹹蛋家的股東。

相較於專業投資人,明星做創投的投資經驗相對缺乏,個人投資能力、時間精力分配、人脈資源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是否具備成為投資人的資格一直飽受爭議。

樂視危機-明星投資人受牽連

最近樂視網總裁賈躍亭離職一事,也給不少的明星投資者帶了擔憂。樂視影業與樂視體育此前的融資,被譽為“圈下大半個影視圈”,許多的明星都踴躍地參與了投資。但是當下的樂視面臨著資金短缺,董事離職、股票延續停牌等風波,如此風雨飄搖時期,這些當初投資樂視的明星們,正陷入被動與虧損中。

明星投資人的投資大多集中在兩大板塊。其中,樂視影業共吸引了19名明星入股,包括張藝謀、郭敬明、孫紅雷、黃曉明、李小璐、劉濤、秦嵐、陳赫、賈乃亮、霍思燕等人;樂視體育有11名明星入股,包括劉濤、孫紅雷、賈乃亮、周迅、王寶強等人。

鄧超、孫儷工作室、孫紅雷、李小璐、馮紹峰、黃曉明分別以3000萬元、2000萬元、20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在2015年入股樂視影業,折算後價格大多在8元/股上下。2015年10月,北京錦陽公司認繳了樂視影業新增註冊資本1379.65萬元,蘇芒、劉濤、秦嵐、陳赫、馬蘇、賈乃亮分別出資5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入股北京錦陽,間接持股樂視影業。對於這些明星而言,套牢已是必然。

樂視體育方面,明星被套情況可能更為嚴重。150億馳援樂視的孫宏斌曾評價:“樂視體育方面,中超去年就虧了13個億,這就是神經病。”2016年3月,樂視體育B輪80億融資中。包括11名明星投資,總投資近2億元,演員劉濤出資達5000萬元。劉濤還在樂視影業投資1000萬元,成為投資樂視金額最高的明星。大手筆投資的劉濤還真不是玩票,但估計最後的虧損也不小。

所以說隔行如隔山,在娛樂圈摸爬滾打獲得名利雙收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創投圈。為避免明星投資認可度高開低走,如何平衡演藝事業與風投工作成為他們不得不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