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殲31首個客戶宣佈不要中國飛機:巴鐵竟要與中國競爭對手合造五代機

近日,作為中國FC-31戰機(殲-31)的第一潛在客戶——巴基斯坦突然宣佈:將與土耳其聯合研製新一代隱身戰機的消息,

再次震撼了國際航空業界,這實際上等於宣佈殲-31飛機最大的潛在客戶已經放棄中國戰機,而選擇與土耳其和其他歐洲國家聯合研製新一代戰機,西方媒體認為,這是中國五代機進入出口市場以來一次重大的挫敗,作為中國最友好的夥伴,巴基斯坦空軍此舉將改變巴國一直採用中國航空武器技術的慣例,而土耳其近年來與巴基斯坦在防務合作上一系列動作,
讓巴土軍事合作成為巴軍方的一個新亮點,巴方不選擇殲-31可能與土方進行防務合作有關,在此之前,土耳其購買了一大批巴基斯坦生產的“超級穆沙克”教練機。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殲-31在失去巴基斯坦的合同後,

將面臨嚴峻的市場考驗,“轉正”——進入中國海軍成為第二代艦載機似乎已經成為挽救其命運的關鍵,隨著F35C在美國海軍裡的大批量服役,中國海軍自然也需要一款能夠部署在航母上的先進艦載機來對抗F35,而現在的中國海軍已經擁有2艘航母,並且第3、4艘也在建造中,所以為其設計一款第五代艦載機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但一架第五代艦載機的設計速度有多快呢?事實上對於其他國家或許確實很難,
但是對於中國來說,設計並製造出一架第五代艦載機不算太難,因為我國擁有兩款現成的第五代戰機,只需要進行一部分改進即可。相對於其他國家研發艦載機需要從零開始,中國已經好了很多了。

雖然看上去殲20和殲31裡,殲31更適合作為中國的新一代艦載機,但實際上更適合也更快被改造成艦載機的是殲20戰機。殲31雖然不算落後,但被改造成艦載機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其實是機翼折疊問題,殲31雖然比殲20小,但翼展卻相差不大,殲20為12.8米,殲31為11.5米,實際上已經可以說沒什麼區別了。而殲31要上艦就必須將機翼改造成折疊式的,對於機翼,襟翼甚至都必須重新設計,甚至連飛控系統都要重寫。

自航母出現以來,世界上沒有一款噴氣式陸基飛機成功上艦,反而“艦載機上岸”的例子倒是不少,比如美國海軍的F4,F18和F35,法國海軍的“陣風”戰鬥機都是“艦載機上岸”的典範。但相對來說,殲20的改進比起殲31要容易得多。首先,殲20的改造不涉及機翼問題,作為鴨翼機,殲20在航母上的擺放完全可以模仿“陣風”或者“雄貓”的兩機中倒插一機的做法,能夠獲得不亞於折疊機翼所節省面積,而殲20作為重型戰鬥機,為了保證高強度的作戰,本身機體強度就已經足夠大了,在特定部位如起落架進行加強即可。

此外為了保證在海上使用,殲20的發動機也需要進行改進,讓其更適合在海上的高鹽和高濕度環境裡使用,並且在起飛階段能夠提供更大的推力,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需要改進的地方了。

看似殲20作為重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高達37噸,並不適合在航母上使用,但事實上,殲20的戰鬥力就足以抵消這個劣勢了。並且在採用“兩機中倒插一機”的辦法,殲20在航母上的擺放也相當方便,並不會因為大體積而降低攜帶數量,如果要在殲20基礎上改造出一款艦載機的話,改進發動機,增強機體起落架強度,隨後根據海上作戰需求進行一部分的改進即可。中國海軍借助殲11B和T10-K-3改造出殲15僅僅用了3年時間便首飛成功,從改造到服役僅僅6年,那麼改造殲20想必也不會比這個慢了。

隨著殲20艦載版和彈射航母的服役,中國海軍戰鬥力也越來越強。但不可好高騖遠,美國海軍依舊是一個難以挑戰的龐然大物,中國要補的課還有很多。

作為鴨翼機,殲20在航母上的擺放完全可以模仿“陣風”或者“雄貓”的兩機中倒插一機的做法,能夠獲得不亞於折疊機翼所節省面積,而殲20作為重型戰鬥機,為了保證高強度的作戰,本身機體強度就已經足夠大了,在特定部位如起落架進行加強即可。

此外為了保證在海上使用,殲20的發動機也需要進行改進,讓其更適合在海上的高鹽和高濕度環境裡使用,並且在起飛階段能夠提供更大的推力,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需要改進的地方了。

看似殲20作為重型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高達37噸,並不適合在航母上使用,但事實上,殲20的戰鬥力就足以抵消這個劣勢了。並且在採用“兩機中倒插一機”的辦法,殲20在航母上的擺放也相當方便,並不會因為大體積而降低攜帶數量,如果要在殲20基礎上改造出一款艦載機的話,改進發動機,增強機體起落架強度,隨後根據海上作戰需求進行一部分的改進即可。中國海軍借助殲11B和T10-K-3改造出殲15僅僅用了3年時間便首飛成功,從改造到服役僅僅6年,那麼改造殲20想必也不會比這個慢了。

隨著殲20艦載版和彈射航母的服役,中國海軍戰鬥力也越來越強。但不可好高騖遠,美國海軍依舊是一個難以挑戰的龐然大物,中國要補的課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