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電動車“心動”卻沒行動?多半是因為“充電難”!

問津記者 李子涵

“國家補貼縮水了,眼下這車不好賣啊。”在南開區長江道一家新能源汽車4S店,銷售員小董發起了牢騷。

2016年12月29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而在實際應用推廣中,我國一直推崇的是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

從2009年開始,國家啟動“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在全國選取了25個城市作為試點城市,天津位列其中。2013年,四部委聯合啟動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確立了39個城市(群)總共88個城市為示範城市,天津再度入圍。

2013至2015年,本市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應用1.39萬輛,

進入12個推廣數量過萬省市的第一梯隊,單個城市排名位列第五。

2016年,本市新能源汽車總量實現更快增長,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3.85萬輛,占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4%,在全國領先。據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領導小組秘書處高級工程師徐大海介紹,本市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在公交、郵政、物流等公共領域取得成效,私人擁有比率還有待提高。

進入2017年,全國的新能源車車市遭遇了斷崖式滑坡。

徐大海向記者透露了一組資料,今年1月,全市一共賣出了70多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20輛特斯拉。而放眼全國,1月份也只賣出了5682台,同比下降74.4%。“國家新的補貼政策剛出來不久,我們地方的補貼政策還在研究制定中,這對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有影響。”徐大海說,“今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也進行了調整,由於車型的申報、核定需要一段時間,
這也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

一家新能源車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眼下只接受預定,具體定價還很難做,定高了怕賣不出去,定低了怕賣虧了,還是等補助政策出臺,價格明朗後,如果消費者對價格不滿意我們會返還定金。”財政部部長肖捷3月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去年財政部與有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作了調整,主要是降低了補貼標準,

設置了補貼上限,並提高了准入門檻。“我相信,這項政策有利於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可以有效防止出現市場扭曲的現象。”

為城市環保盡自己一份力

徐大海逢人就會算一筆賬:“新能源汽車百公里耗電量在20度左右,現在居民家裡1度電是0.49元,核算成本也就10元左右,選擇去公共充電樁充一度電是1.5元到2元,核算成本最多40元,而傳統汽車百公里耗油一般需要7到8升,

差不多要50元,而且新能源汽車不需要保養費用,這就更划算了。”

除了降低經濟成本,新能源汽車還極大地降低了環保成本。資料顯示,按照同等燃油車能耗和排放量計算,本市已推廣的新能源車輛,每年可節省燃油1億升,減少二氧化碳等排放近30萬噸。

家住南翠屏公園附近的韓女士在去年購置了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唐”,開了快一年,對愛車十分滿意:“我的車是白色的,我就叫它‘白糖’,當初買車也是因為搖不上號,開上後感覺挺不錯,家門口公園就有個充電站,挺方便。”

為了全面提升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性、便捷性,本市先後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和使用的相關政策達到17項。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新能源車“不限行”、“不限購”以及優惠補貼政策。這一項讓韓女士頗為得意:“其他同事的車都有限號一說,而我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他們有時還搭我的順風車。”

除了不限行,企業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可直接申領“其他指標”,且不受購車單位和個人名下已有車輛數量的影響,購買數量也無限制。但徐大海告訴記者,個人購買,單一年度所購置的新能源汽車中,只有登記日期靠前的兩輛能夠享受地方財政補貼。

據瞭解,新能源車輛的財政補貼分為中央財政補貼和地方財政補貼兩種。

其中中央財政補貼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消費者進行購車補貼,在銷售結算時先由企業墊付,然後按照程式由中央財政撥付;二是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從2013 年開始,本市實行了購置新能源汽車地方財政補貼的支持政策,從2013年到2016年,對於在天津銷售並初次登記的新能源汽車,會按照中央財政補助額度相同標準給予地方財政補助。2015年,國家和地方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300多億元,但由於我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粗放,缺乏完善的監管措施,使得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家利用國家補貼政策漏洞,大肆“騙補”。

2016年12月和2017年2月,工信部在其網站上分兩批次公佈了11家騙補企業的行政處罰書。其實,在2015年四部委聯合發佈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第一條就明確規定: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對象是消費者。這部分購車補貼是國家代替消費者支付給企業的,屬於消費者應當享受的利益,企業只是“過過手”而已,而一些黑心企業卻將補貼據為己有。對此,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財政補貼資金不是“唐僧肉”,財政部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

據徐大海介紹,天津的補貼新政策正在抓緊制定中,有購車意願的市民可以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先看好車型。

老舊社區仍是“充電難”

除了財政補貼,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充電樁。不是每一位居民都能像韓女士一樣幸運,家門口就守著一個充電站。很多人面對新能源汽車,心動卻沒有行動,很大程度上是對“充電難”的擔憂。

中北鎮節能大廈充電站,充電車位被一些燃油車佔用。

未來廣場裡充電樁配備齊全,但也有燃油車佔據電動車車位元的情況。

據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直流快充樁充電速度更快,但是受用電負荷和建樁成本的限制,在一個充電站裡,直流快充樁的數量肯定是占少數的。為了利用有限的資源為更多人提供充電服務,必須補充一些交流慢充樁。

在院裡,一輛“知豆”正在快充,車主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社區物業公司說車庫安不了充電樁,他只好選擇公共充電站充電。“我下了班得先上這把車‘喂飽’了,要不然明天開不出去呀。”不過據陳先生反映,這裡的充電站車位經常被燃油車佔用,還有的車充完電不走。“占車位是個普遍現象,有的時候明明有其他空車位,有的人非要停到充電車位上來,本來充電樁就緊張。”

除了公共充電樁,車主還可以選擇安裝家用充電樁。一般私人使用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都會附贈一個家用充電樁。基本上,不同型號的家用充電樁雖然輸出功率有差異,但是都能保證一晚上將電動汽車的電池充滿。不過,這還需要有車位元並且物業公司同意安裝。

“如果社區只有公共停車位,物業不會讓私人建樁的,因為你在公共車位上建了樁,意味著你要經常在這個車位上充電,變相地就成了自己的停車位了,而安裝充電樁涉及到牽電線,不是個小工程,很多社區物業是不願意的。”徐大海說。

“這些問題在新社區不會出現,因為規劃部門明確要求在建設初期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比如電線會提前埋在車位底下,這樣安裝充電樁就省事多了。”現在充電樁難進社區指的一般是老舊社區,而有的社區連物業都沒有,停車也是哪裡有空位往哪兒停。王先生就是這種情況,為了給他的“秦”充電,他不得不從居住的四樓引下來根電線。

徐大海說:“我們不希望車主用這樣的方式充電,用電不安全,社區電容容量都是一定的,一些老舊社區的電容容量無法滿足眾多車主的充電需求,數量多了就會影響到公共電力設施的運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現在是共用經濟時代,一個車主建設了私人充電樁,完全可以分享給同一個社區的其他業主使用,這樣不至於讓社區電力系統壓力過大。而對於物業公司,也可以吸納進來,充電樁企業負責建設運營和維護,物業公司負責引導和協調居民錯時充電,雙方對服務費按一定比例共用,徐大海說,目前這樣的試點在本市正逐步展開。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鮮事物,充電站也不像加油站那樣密集、完善,但石油燃料終有耗盡的一天,新能源汽車才是未來。

問津編輯 田瑩

我就叫它‘白糖’,當初買車也是因為搖不上號,開上後感覺挺不錯,家門口公園就有個充電站,挺方便。”

為了全面提升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性、便捷性,本市先後出臺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和使用的相關政策達到17項。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新能源車“不限行”、“不限購”以及優惠補貼政策。這一項讓韓女士頗為得意:“其他同事的車都有限號一說,而我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他們有時還搭我的順風車。”

除了不限行,企業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可直接申領“其他指標”,且不受購車單位和個人名下已有車輛數量的影響,購買數量也無限制。但徐大海告訴記者,個人購買,單一年度所購置的新能源汽車中,只有登記日期靠前的兩輛能夠享受地方財政補貼。

據瞭解,新能源車輛的財政補貼分為中央財政補貼和地方財政補貼兩種。

其中中央財政補貼有兩種方式:一是對消費者進行購車補貼,在銷售結算時先由企業墊付,然後按照程式由中央財政撥付;二是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從2013 年開始,本市實行了購置新能源汽車地方財政補貼的支持政策,從2013年到2016年,對於在天津銷售並初次登記的新能源汽車,會按照中央財政補助額度相同標準給予地方財政補助。2015年,國家和地方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300多億元,但由於我國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粗放,缺乏完善的監管措施,使得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家利用國家補貼政策漏洞,大肆“騙補”。

2016年12月和2017年2月,工信部在其網站上分兩批次公佈了11家騙補企業的行政處罰書。其實,在2015年四部委聯合發佈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第一條就明確規定: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對象是消費者。這部分購車補貼是國家代替消費者支付給企業的,屬於消費者應當享受的利益,企業只是“過過手”而已,而一些黑心企業卻將補貼據為己有。對此,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財政補貼資金不是“唐僧肉”,財政部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

據徐大海介紹,天津的補貼新政策正在抓緊制定中,有購車意願的市民可以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先看好車型。

老舊社區仍是“充電難”

除了財政補貼,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充電樁。不是每一位居民都能像韓女士一樣幸運,家門口就守著一個充電站。很多人面對新能源汽車,心動卻沒有行動,很大程度上是對“充電難”的擔憂。

中北鎮節能大廈充電站,充電車位被一些燃油車佔用。

未來廣場裡充電樁配備齊全,但也有燃油車佔據電動車車位元的情況。

據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直流快充樁充電速度更快,但是受用電負荷和建樁成本的限制,在一個充電站裡,直流快充樁的數量肯定是占少數的。為了利用有限的資源為更多人提供充電服務,必須補充一些交流慢充樁。

在院裡,一輛“知豆”正在快充,車主陳先生告訴記者,由於社區物業公司說車庫安不了充電樁,他只好選擇公共充電站充電。“我下了班得先上這把車‘喂飽’了,要不然明天開不出去呀。”不過據陳先生反映,這裡的充電站車位經常被燃油車佔用,還有的車充完電不走。“占車位是個普遍現象,有的時候明明有其他空車位,有的人非要停到充電車位上來,本來充電樁就緊張。”

除了公共充電樁,車主還可以選擇安裝家用充電樁。一般私人使用者購買新能源汽車都會附贈一個家用充電樁。基本上,不同型號的家用充電樁雖然輸出功率有差異,但是都能保證一晚上將電動汽車的電池充滿。不過,這還需要有車位元並且物業公司同意安裝。

“如果社區只有公共停車位,物業不會讓私人建樁的,因為你在公共車位上建了樁,意味著你要經常在這個車位上充電,變相地就成了自己的停車位了,而安裝充電樁涉及到牽電線,不是個小工程,很多社區物業是不願意的。”徐大海說。

“這些問題在新社區不會出現,因為規劃部門明確要求在建設初期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比如電線會提前埋在車位底下,這樣安裝充電樁就省事多了。”現在充電樁難進社區指的一般是老舊社區,而有的社區連物業都沒有,停車也是哪裡有空位往哪兒停。王先生就是這種情況,為了給他的“秦”充電,他不得不從居住的四樓引下來根電線。

徐大海說:“我們不希望車主用這樣的方式充電,用電不安全,社區電容容量都是一定的,一些老舊社區的電容容量無法滿足眾多車主的充電需求,數量多了就會影響到公共電力設施的運行,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現在是共用經濟時代,一個車主建設了私人充電樁,完全可以分享給同一個社區的其他業主使用,這樣不至於讓社區電力系統壓力過大。而對於物業公司,也可以吸納進來,充電樁企業負責建設運營和維護,物業公司負責引導和協調居民錯時充電,雙方對服務費按一定比例共用,徐大海說,目前這樣的試點在本市正逐步展開。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新鮮事物,充電站也不像加油站那樣密集、完善,但石油燃料終有耗盡的一天,新能源汽車才是未來。

問津編輯 田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