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節能減排需"光碟"助力

羅琪繪/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環保筆談】

有媒體記者近日在北京、廣東、浙江、湖北、天津等多地採訪發現,

曾經風行的“半份菜”悄然消失,被明令禁止的餐飲最低消費依然實行。此外,婚喪嫁娶的宴席浪費依然嚴重,而一些政府機關、大學和私企食堂,成為“舌尖浪費”的重災區。

“光碟行動”在有些地方出現了倒退的跡象,這值得全社會關注。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比如舊習慣的強大力量、相關制度的失守等。此外,公眾對餐飲浪費的認識不夠全面也是重要原因。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曾指出,食物製作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經常是氣候變化問題中被忽視的一個方面。根據聯合國公佈的資料,全球每年大約有28%的農業用地上產出的食物被丟棄或浪費,這些食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達33億噸,如果換算成國家排放量,這一數值位居世界第三。

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噸至1800萬噸,

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浪費情況觸目驚心。我國已承諾,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0%至65%。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公益組織有組織的行動,還需要公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參與;不僅需要重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需要重視推動餐飲節約、綠色出行等百姓生活細節。

節能減排事關每位公民的切身利益,

可謂人人有責,人人受益。為此,要加快構建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綠色行動體系,完善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制度,推廣綠色消費;同時,每一位元公民都需要增強節能環保意識,積極行動起來,形成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共同促進綠色、共用、可持續發展。

(作者:黃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