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4:33:11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小字

福建連城培田吳氏:興養立教 善行可風 14:33:11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小字

培田古村

培田古村坐落于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境內,全村皆為吳姓,建村已有800多年歷史,至今保存著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群。

全村共有30餘棟大宅,21座宗祠,6處書院,4座廟觀,2座跨街牌坊,1條千米古街,規模宏大、連片成群,佈局講究、設計精美。

培田古村以其精緻的建築、精湛的工藝、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蜚聲海內外,其民居是客家建築文化經典之作,有“中國南方莊園”“福建民居第一村”等美譽。2005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培田吳氏

西晉以來,中原大批漢人南遷,唐宋時期其中一部分人進入閩粵贛邊界地區,並逐漸與當地原住民相融合,成為客家先民。

元末,培田吳氏開基祖吳八四郎遷至福建寧化,元至正四年(1344年)徙居閩西長汀、連城之間,後娶魏氏,定居于宣河裡上籬村。傳至第三世,因人丁發展而分家自立,長兄吳文貴遷居松樹岡背的臥虎山麓,原名背田。宋元間有林、曹、馬、謝、聶、賴、翁、吳、熊、魏等十姓先民在此及周邊散居。
明成化年間,六世祖郭隆公於此擇地造“至德衍慶”居,始改稱培田。清末後培田成為吳氏單一姓氏居住的村落,從開基祖吳八四郎起,繁衍至今已曆三十世,時近七百年。

培田吳氏歷代崇文重教,文風樸茂,名列汀州前茅。明代兵部尚書裴應章曾題聯“距汀城廓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清代翰林院大學士紀曉嵐參觀培田書院群落後,大為驚歎,揮毫題下“渤水蜚英”傳世名匾。

培田歷史上出現過不少賢士,如賑災救饑、憐貧撫孤的吳琳敏,樂善好施、智勇平盜的吳郭隆,首開河源十三坊書香、勵志辦學的吳祖寬,慷慨捐資、清白傳家的吳昌同,御前侍衛、恩准建石碑坊的武將軍吳拔禎,勵志勤學、追隨革命的吳乃青等。

培田吳氏家訓族規

培田吳氏家訓族規包括《家訓十六則》《家法十條》《族規十條》《公益社章程》等,涵蓋敬宗睦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勤儉立業、修身齊家等內容。

培田吳氏於乾隆四年(1739年)始立家訓,後漸設家法、族規、公益社章程等。在乾隆版的《培田吳氏族譜》中,首次制定了吳氏《家訓十六則》,包括“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序長幼”“睦宗族”“勉讀書”“勤生業”“崇節儉”“戒刻薄”“戒貪饕”等條目,每條條目均附有三十二字的釋文。這些家訓條目構成了族人的基本行為準則,一直沿用至今。

家訓主要偏重道德教化,缺乏強制性的規範措施。

因此,在續修族譜的過程中,“誠恐訓之不遵,故繼之以法”,又新增了《家法十條》和《族規十條》。《家法十條》最早記載在光緒本族譜卷首,提出“孝弟宜敦”“勤儉宜崇”“倫常宜肅”“廉恥宜勉”“忠厚宜尚”“品行宜端”“禮義宜明”“爭競宜平”“刑罰宜公”“家身宜清”等條目。《族規十條》主要關注祖堂、圖譜、冠婚、喪制等方面內容。

所謂“家法”,就是由家族組織推行的行為規範;所謂“族規”,就是處理家族公共事務的具體規則。在吳氏家族中,《家法十條》主要用於禁止族人的有害行為,而《族規十條》主要用於處理家族公共事務,二者互為補充,共同構成了處理家族事務和維護社區環境的管理規則,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此後吳氏又設立《公益社章程》,包括嚴禁賭博、平息爭訟、振興實業、修明禮法等十個方面內容,勸導興利除害,倡議文明鄉風。至此,吳氏家訓族規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

●視頻腳本

福建連城培田吳氏:興養立教 善行可風

連城地處福建西部,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置縣。在雄奇清幽的冠豸山下,有一座書香氤氳、人文厚重的村莊,這就是蜚聲中外的培田古村落。

培田古村·恩榮牌坊

培田村民皆為吳姓,其開基祖吳八四郎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由福建寧化遷入,繁衍至今已曆三十世,時近七百年,在閩西山區發展為頗引人注目的客家望族。吳氏家族之所以能聲名遠揚,歷久不衰,除了特定因素外,與其先祖制定的家訓族規息息相關。

培田吳氏家訓族規包括《家訓十六則》《家法十條》《族規十條》《公益社章程》等,涵蓋敬宗睦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勤儉立業、修身齊家等內容。吳氏家訓精髓在於“興養立教”。從族譜上看,“興養立教”之提出,最早見於光緒本族譜卷十三《郭隆公義倉義學記》。

福建連城培田吳氏後裔 吳念民:

“興養立教”,用現在的語言來講,“興養”就是說發展生產、促進生產,提高大家的生活水準;“立教”就是說加強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以及道德規範教育。“興養”和“立教”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促進了培田的社會和諧,促進了培田士農工商各方面的發展進步。應該說,歷史上培田的“興養立教”是搞得比較好的。

興養,是篳路藍縷、興家立業。

培田吳氏初落籍時即以販運行商起家。《家訓十六則》第十則“勤生業”釋文為:“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裡布夫征,遊民是出。農工商賈,勉勵乃事。”培田《公益社章程》第一條也明確提出:“振興實業”,理由為“邇來饑饉薦臻,半由實業不興。本社擬設一勸農工所,督率子弟務農興工。”二者都強調在當時條件下農、工、商、賈必須勤勉奮鬥,圖謀生存發展。培田吳氏秉承儒家“耕讀傳家”的同時,思維更廣闊、更開放,有守成,更有開拓進取。

培田古街

培田過去是福建清流、寧化等縣通往汀州府的通衢,清鼎盛時期,文人、官宦、商賈雲集于此,一度繁華似錦。“勤者有賞,惰者有罰,以昭激勵”,在家訓族規的滋養下,吳氏家族士農工商並舉,艱苦創業,積累財富,建造幢幢高堂華屋:德衍慶、繼述堂、官廳、務本堂、雙灼堂、都閫府……不一而足。

敬畏之心不可無,吳氏家訓第一則即為“敬祖宗”。家中懸掛祖先畫像,重要節日舉行一整套祭祖儀式。年復一年的祭祖儀式,使吳氏族人從小浸染于“尊祖敬宗”的氛圍中,並以此為內驅力,奮發圖強,立業報本。

在培田吳氏家族中,“家訓”“家法”與“族規”並行不悖,各司其職。“立訓使人遵,立法使人畏”,族人只需遵循“家訓”。至於“族規”,則用於維護生態環境和禮儀秩序,以期“風淳俗美,可稱仁裡”。

培田吳氏高度重視“立教”,教以化人。在《公益社章程》中明文規定“修明禮法,嚴禁賭博,勸戒鴉☆禁☆片,崇尚節儉”等,提倡建立各種慈善機構和社團組織:專事收養遺棄女童的“拯嬰社”,強制進行戒毒的“大和山道堂”,傳習農耕技術的“鋤經別墅”,為本族女子提供學習文化、女紅、禮儀場所的“容膝居”……

孔聖會,文昌社,惜字社,修業社……這些機構和社團一方面促進公益事業發展,另一方面起到教化作用,引導村民從善,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侃:

家訓就是一些大的原則,告訴族人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族規則是一些明確的細則,比如說起居、讀書,或者外出做事情等,應該講的一些規矩。家法就比較嚴格了,它實際上把法紀的概念延引到家族的治理當中。那麼,這套相對完整的治理體系,其實就在這個偏遠的山村形成了一種文化,一種遵守社會道德、遵守法紀的文化。所以,我們現在到了培田以後就看得很清楚,這個地方很有法度,一文一武、一張一弛,很有秩序。這種秩序從某個側面也說明吳氏家族一直在履行實踐這套有法度的文化。他們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建書院、辦學堂等,把家族裡面的這套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吳氏族人能夠遵守國家法律,遵守道德規範。

吳氏有行商的“底蘊”,但因受宗族“崇文重教”的浸潤,吳氏商賈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言商仍向儒”者。“士為民首,讀書最高,希賢希聖,作國俊髦”,在培田吳氏家訓家法中,專門設立了勉勵和督促子弟讀書的條文,使崇文重教成為共同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培田歷史上有過十八個書院、私塾和學堂,最為著名的是南山書院。明清以來,舉人吳茂林、福州才子邱振芳、翰林曾瑞春等一批名士執教于此,有“距汀城廓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之美譽。清朝翰林院大學士紀曉嵐參觀培田書院群落後,大為驚歎,揮毫題下“渤水蜚英”的傳世名匾。

培田古村·南山書院

南山書院創建500 多年來,明清科舉時代先後培養出191位秀才,其中19人入仕,官至五品有5人,最高者達三品,且大都為官清廉,深得民心,佼佼者有明朝的吳石泉、清代的吳茂林。

龍岩市委黨校教授 俞如先:

培田客家人的崇文重教很有特色,有兩個方面是不多見的。第一個方面就是大家集資先後設立了經蒙田、秀才田等義田,並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助學金、獎學金制度。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培田舉一村之力在福州興建了“宣和試館”。這個試館為培田村到福州考試的學子們提供食宿之用,培田的學子到福州考試、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一律免費。當時村裡的鄉紳還提出來,汀州八縣吳氏的學子到福州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食宿也一樣免費。

培田人將吳氏家訓族規之要義,如仁、義、崇、勉、勤、慎、謹、睦、敬、孝、和、美等,滲透到俯拾皆是的詩詞楹聯中。

——“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尊崇耕讀為本、勉勵讀書創業;

——“世重博施輕財仗義;家承至德睦族敦親”,教育後人要樂善好施,以和為貴……

培田的院落,栽有花草,以蘭為主。“至德居”聯文“庭中蘭蕙秀,戶外市塵囂”,清雅脫俗,既應景又入心。“繼述堂”的“培蘭植桂”,教導後人要培養如“蘭”“桂”般具有高雅品性的人才。

數百年來,吳氏族人以“興養立教”為己任,傳承家訓,嚴守祖規,躬身踐行,不僅以此律己,更激勵一代代吳氏家族後人正心修身,積極進取。

“養成正氣參天地,磨練文章著春秋”,“繼述堂”的這副聯語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宏闊的胸懷和人生境態,使我們看到書寫春秋的如椽大筆,正飽蘸著一股人間正氣,揮灑在天地之間,而修身養性,積善成德,已在華夏大地蔚然成風。

培田古村·繼述堂

●培田吳氏家訓族規摘編

敬祖宗

維①桑與梓②,必恭敬止。矧③乃祖宗,人所托始。沂流窮源,雖遠尤邇。春露秋霜,庶其毖④祀。

【注釋】

①維:句首語氣詞,引出主語。

②桑與梓:兩種樹名。古人喜歡在庭前院後栽種桑樹與梓樹,所以後來用“桑梓”代表家鄉。

③矧:況且。

④毖:謹慎。

【譯文】

看到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對它們恭恭敬敬(意思是對待家鄉要有一種敬畏心理)。更何況列祖列宗,是我們的起源。追溯源頭,歷史雖久遠但卻親近。每年要做好春秋兩季的祭祖活動,讓子孫後代緬懷祖德宗功。

孝弟宜敦也。如有逆親犯長者,通知房長族紳,嚴行懲罰。若仍怙惡不悛,僉呈究辦,決不寬宥。

【譯文】

要敦厚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之情。如果有隨意忤逆父母、冒犯長輩的人,要告知族中長老和有威望的紳士,對他們進行懲戒處罰。如果還是堅持作惡,不肯悔改,那麼就要送到官府查究法辦,絕對不能寬容饒恕。

勉讀書

士為民首,讀書最高。希賢希聖,作國俊髦①。揚名顯親,恩寵恩褒。各宜努力,毋憚②勤勞。

【注釋】

①俊髦:才智傑出之士。

②憚:害怕。

【譯文】

讀書之人為民眾之首要,讀書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用。要努力讀書,爭取成為聖賢之人,成為國家的才智傑出之士。從而名揚天下,為家族爭光,得到恩寵與褒獎。各位應該努力讀書,不要害怕辛勤與苦勞。

水如環帶山如筆,

家有藏書隴有田。

【解讀】

上聯描繪堂前風光,山環水繞;下聯寄寓耕讀傳家的思想,勉勵讀書創業。

積德潤身如積玉,

遺書教子勝遺金。

【解讀】

重視教育、喜讀聖賢書是培田客家人的傳統。該聯是人生閱歷的感言,亦是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勸導後人要積善成德、崇文重教。

培田古村·衍慶堂

勤生業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農工商賈,勉勵乃事。酒食遊戲,終亦自累。

【譯文】

民生之本在於勤,勤則富有不貧窮……無論是務農、務工還是從商,只要自己勤奮就一定能成就事業。如果每天沉溺於吃喝玩樂,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邇來饑饉薦臻①,半由實業不興,本社擬設一勸農工所,督率子弟務農興工,勤者有賞,墮者有罰,以昭激勵。

【注釋】

①薦臻:接連到來。

【譯文】

最近,饑荒接連到來,大半是因為工農商業不發達導致的,公益社打算辦一個“勸農工所”,督導率領族中子弟從事農業勞動、振興工業,對於勤勞者進行獎賞,對那些懶惰者進行懲罰,激勵族中子弟奮發有為。

崇節儉

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慎乃儉德,家國理一。一念驕奢,遂生淫佚。轉眼空虛,言之可栗①。

【注釋】

①栗:恐懼,害怕。

【譯文】

懂得節儉、謹守法度,那麼財富就不會無故流失。謹慎地保持勤儉的品德,讓理家與治國的理念相為一致。心中一有放縱奢侈的想法,很容易就會荒淫無度。轉眼就坐吃山空,入不敷出,提及這個就令人懼怕。

勤儉宜崇也。如有不讀不耕不務正業,徒事酗酒嬉戲者,凡屬伯叔兄長務宜嚴訓重責,毋得姑息。

【譯文】

要崇尚勤勞節儉。如果有不讀書、不耕作、不從事正當職業的人,或者每天就只知道喝酒鬧事、玩樂遊蕩的人,凡是家族中的長輩都要對他們進行嚴厲訓斥責備,一定不能遷就、縱容。

培田古村·木雕木刻

●專家觀點

張侃:善行忠義 薪火相傳

家規家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民族的家規家訓因地域不同、家族發展歷史不同,其內容也有差別。培田吳氏並非顯赫世家,但他們在長期的治家教子乃至村民自治實踐中產生了豐富的家規家訓內容,形成了相當完整的家訓族規體系,造就了培田古村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淳樸的村風民風。

培田吳氏族譜目前有乾隆、同治、光緒三個版本,記載有《家訓十六則》《家法十條》《族規十則》《公益社章程》等家訓族規。仔細對比,可以發現,吳氏家訓族規體系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完善的。這套較為完整的家族規範,也帶動培田吳氏由家庭而房支,由房支而家族,由家族而社區,形成了同心圓式的自治管理模式。

乾隆本培田吳氏族譜已記載《家訓十六則》,每則三字,如“敬祖宗”“和兄弟”“勉讀書”“勤生業”等,側重對孝、悌、仁、愛、勤、儉等傳統道德的宣導,鼓勵族人遵守。每則還備註32字釋文,指向清晰。光緒本族譜則又增錄了家法,“前輩立《家訓十六則》詳且備矣,今增《家法十條》,誠恐訓之不從必繼之於法。”《家法十條》是帶有懲戒性質的道德約束,保證家訓教化能夠順暢通達。但家法本意不是為了懲戒,而是警惕後嗣,“顧立訓使人遵,立法使人畏”。因此,家法是對家訓的一個延續擴展,與家訓相輔相成。

家訓、家法之後,培田吳氏又立《族規十則》,目的在於“庶風純俗美,可稱仁裡也歟”。族規所規定的內容大部分與宗族公共事務相關,對生態環境保護、家族成員冠婚喪祭等作出規定,側重的是全族人共同遵守的規範。光緒二十三年(1907年),培田吳氏又制定《公益社章程》,更多的關注社會治安、社會習俗以及當地實業發展,其治理範圍,可以說,進一步從家族往外擴展,有著比較強的鄉規民約意味。

由此可見,培田吳氏的家族規範並非靜止不變,而是與時俱進的。因時代變遷而不斷創新,以不同形式闡述新的價值觀、道德觀和為人處事之道。尤其在社會變革之際或家族急速壯大之時,培田村民更加注重家風傳承。因為他們知道,那樣的時刻最容易產生人心動搖,只有從家訓、家規、家法做起,從整頓家風做起,在家庭、家族內部形成無形約束力,才能讓家族的發展方向不致偏離,才能子孫繁衍不息、世代有人才接續。

培田古村還把反映家族價值取向的格言警句,用楹聯、匾額等形式或張貼或鐫刻於村中的建築房屋中。比如繼述堂上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務本堂上寫“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官廳中堂楹聯則是“行仁義事,存忠孝心”……這些警句名言與家族規範渾然一體,打造出吳氏家族的精神血脈,使他們的善行忠義之心薪火相傳,代代不息。(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侃)

培田古村·老屋

俞如先:崇文重教的培田客家人

閩西山區的培田村是獨具人文風情的客家古村落。“培田”地名之由來寄託了培田吳氏先輩立志“興養立教”、培育品格之精神田園的殷殷期盼。

千百年來,作為培田人文核心與精髓的“興養立教”積澱在培田歷史文化的沃土裡。培田客家人視修身養德為立村、睦族之根本,耕讀傳家、崇文重教。培田不僅興學之風代代相傳,私塾、書院比比皆是,如肖泉山公館、十倍山學堂、白學堂、義屋學堂、伴山公館、岩子前學堂、南山書院、清甯寨學堂、紫陽書院等,而且以書院為平臺,先後延請了謝桃溪、邱振芳、曾瑞春等大儒為山長,于此傳道授業。其間,也有很多尊師重教之佳話。如清後期甯化人曾瑞春應邀前來南山書院任教,前後長達10年之久。10年之後,曾先生離職遠赴北京考功名,培田鄉紳吳昌同知道後,毅然承擔了其全部的路費。為了給前往省城參加鄉試的學子提供較好的食宿條件,培田吳氏族人還舉一村之力,在省城興建起了一座“宣和試館”,凡是培田籍的學子到福州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食宿一律免費。當時,培田的鄉紳還倡議,凡是汀州八縣(長汀、寧化、清流、明溪、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的吳姓子弟到福州考試,入住宣和試館,也一樣食宿全免。這在客家社會無疑是不多見的。

此外,培田還以一村之力,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養的保障和激勵機制。培田客家人先後設立了義田、經蒙田和秀才田,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完善的助學、獎學制度。培田科舉時代的助學、獎學制度獎勵廣泛,除對參加鄉試、會試、殿試的學子給予獎勵外,也獎勵參加縣試、府試的成績突出者。科舉制廢除後,培田吳姓賢達應時而變,迅即舉一村之力,興辦新學,在村裡舉辦高等小學堂,還開列了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留學的各項獎學金:

赴汀城高等小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邊,花邊,即銀元)4元。中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10元。其邊均分兩學期給領。本鄉小學不貼學費。其經蒙田租穀,入中學者分三股,入高等小學者分二股,不拘城鄉,入初等小學者分一股。赴省城高等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20元,分兩學期給領。武備、政法兩學堂一律津貼。赴京師大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40元,分兩學期給領。赴外洋各國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80元,分兩學期給領。

歷史上,培田的“興養立教”不僅僅是為了鼓勵子孫追求功名,更重要的是傳播文明、培養進取精神。這種價值觀與培田吳氏的家風、家訓、家法所宣導的價值取向相一致。可以看到,在家訓及書院教化滋養下的培田古村,不僅展現出良好的家風民風,也激發起生生不息的進取活力,人心向善、人才輩出。

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文化的命脈延續在歷史的長河裡,應該繼續弘揚這種“興養立教”的精神,從培田的家訓族規、村規民約中汲取智慧與啟迪。(龍岩市委黨校教授 俞如先)

在吳氏家族中,《家法十條》主要用於禁止族人的有害行為,而《族規十條》主要用於處理家族公共事務,二者互為補充,共同構成了處理家族事務和維護社區環境的管理規則,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此後吳氏又設立《公益社章程》,包括嚴禁賭博、平息爭訟、振興實業、修明禮法等十個方面內容,勸導興利除害,倡議文明鄉風。至此,吳氏家訓族規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

●視頻腳本

福建連城培田吳氏:興養立教 善行可風

連城地處福建西部,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置縣。在雄奇清幽的冠豸山下,有一座書香氤氳、人文厚重的村莊,這就是蜚聲中外的培田古村落。

培田古村·恩榮牌坊

培田村民皆為吳姓,其開基祖吳八四郎在元至正四年(1344年)由福建寧化遷入,繁衍至今已曆三十世,時近七百年,在閩西山區發展為頗引人注目的客家望族。吳氏家族之所以能聲名遠揚,歷久不衰,除了特定因素外,與其先祖制定的家訓族規息息相關。

培田吳氏家訓族規包括《家訓十六則》《家法十條》《族規十條》《公益社章程》等,涵蓋敬宗睦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勤儉立業、修身齊家等內容。吳氏家訓精髓在於“興養立教”。從族譜上看,“興養立教”之提出,最早見於光緒本族譜卷十三《郭隆公義倉義學記》。

福建連城培田吳氏後裔 吳念民:

“興養立教”,用現在的語言來講,“興養”就是說發展生產、促進生產,提高大家的生活水準;“立教”就是說加強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以及道德規範教育。“興養”和“立教”是相輔相成的,它們共同促進了培田的社會和諧,促進了培田士農工商各方面的發展進步。應該說,歷史上培田的“興養立教”是搞得比較好的。

興養,是篳路藍縷、興家立業。

培田吳氏初落籍時即以販運行商起家。《家訓十六則》第十則“勤生業”釋文為:“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裡布夫征,遊民是出。農工商賈,勉勵乃事。”培田《公益社章程》第一條也明確提出:“振興實業”,理由為“邇來饑饉薦臻,半由實業不興。本社擬設一勸農工所,督率子弟務農興工。”二者都強調在當時條件下農、工、商、賈必須勤勉奮鬥,圖謀生存發展。培田吳氏秉承儒家“耕讀傳家”的同時,思維更廣闊、更開放,有守成,更有開拓進取。

培田古街

培田過去是福建清流、寧化等縣通往汀州府的通衢,清鼎盛時期,文人、官宦、商賈雲集于此,一度繁華似錦。“勤者有賞,惰者有罰,以昭激勵”,在家訓族規的滋養下,吳氏家族士農工商並舉,艱苦創業,積累財富,建造幢幢高堂華屋:德衍慶、繼述堂、官廳、務本堂、雙灼堂、都閫府……不一而足。

敬畏之心不可無,吳氏家訓第一則即為“敬祖宗”。家中懸掛祖先畫像,重要節日舉行一整套祭祖儀式。年復一年的祭祖儀式,使吳氏族人從小浸染于“尊祖敬宗”的氛圍中,並以此為內驅力,奮發圖強,立業報本。

在培田吳氏家族中,“家訓”“家法”與“族規”並行不悖,各司其職。“立訓使人遵,立法使人畏”,族人只需遵循“家訓”。至於“族規”,則用於維護生態環境和禮儀秩序,以期“風淳俗美,可稱仁裡”。

培田吳氏高度重視“立教”,教以化人。在《公益社章程》中明文規定“修明禮法,嚴禁賭博,勸戒鴉☆禁☆片,崇尚節儉”等,提倡建立各種慈善機構和社團組織:專事收養遺棄女童的“拯嬰社”,強制進行戒毒的“大和山道堂”,傳習農耕技術的“鋤經別墅”,為本族女子提供學習文化、女紅、禮儀場所的“容膝居”……

孔聖會,文昌社,惜字社,修業社……這些機構和社團一方面促進公益事業發展,另一方面起到教化作用,引導村民從善,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侃:

家訓就是一些大的原則,告訴族人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族規則是一些明確的細則,比如說起居、讀書,或者外出做事情等,應該講的一些規矩。家法就比較嚴格了,它實際上把法紀的概念延引到家族的治理當中。那麼,這套相對完整的治理體系,其實就在這個偏遠的山村形成了一種文化,一種遵守社會道德、遵守法紀的文化。所以,我們現在到了培田以後就看得很清楚,這個地方很有法度,一文一武、一張一弛,很有秩序。這種秩序從某個側面也說明吳氏家族一直在履行實踐這套有法度的文化。他們通過各種教育方式,建書院、辦學堂等,把家族裡面的這套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吳氏族人能夠遵守國家法律,遵守道德規範。

吳氏有行商的“底蘊”,但因受宗族“崇文重教”的浸潤,吳氏商賈人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言商仍向儒”者。“士為民首,讀書最高,希賢希聖,作國俊髦”,在培田吳氏家訓家法中,專門設立了勉勵和督促子弟讀書的條文,使崇文重教成為共同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培田歷史上有過十八個書院、私塾和學堂,最為著名的是南山書院。明清以來,舉人吳茂林、福州才子邱振芳、翰林曾瑞春等一批名士執教于此,有“距汀城廓雖百里,入孔門牆第一家”之美譽。清朝翰林院大學士紀曉嵐參觀培田書院群落後,大為驚歎,揮毫題下“渤水蜚英”的傳世名匾。

培田古村·南山書院

南山書院創建500 多年來,明清科舉時代先後培養出191位秀才,其中19人入仕,官至五品有5人,最高者達三品,且大都為官清廉,深得民心,佼佼者有明朝的吳石泉、清代的吳茂林。

龍岩市委黨校教授 俞如先:

培田客家人的崇文重教很有特色,有兩個方面是不多見的。第一個方面就是大家集資先後設立了經蒙田、秀才田等義田,並在此基礎上完善了助學金、獎學金制度。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培田舉一村之力在福州興建了“宣和試館”。這個試館為培田村到福州考試的學子們提供食宿之用,培田的學子到福州考試、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一律免費。當時村裡的鄉紳還提出來,汀州八縣吳氏的學子到福州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食宿也一樣免費。

培田人將吳氏家訓族規之要義,如仁、義、崇、勉、勤、慎、謹、睦、敬、孝、和、美等,滲透到俯拾皆是的詩詞楹聯中。

——“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尊崇耕讀為本、勉勵讀書創業;

——“世重博施輕財仗義;家承至德睦族敦親”,教育後人要樂善好施,以和為貴……

培田的院落,栽有花草,以蘭為主。“至德居”聯文“庭中蘭蕙秀,戶外市塵囂”,清雅脫俗,既應景又入心。“繼述堂”的“培蘭植桂”,教導後人要培養如“蘭”“桂”般具有高雅品性的人才。

數百年來,吳氏族人以“興養立教”為己任,傳承家訓,嚴守祖規,躬身踐行,不僅以此律己,更激勵一代代吳氏家族後人正心修身,積極進取。

“養成正氣參天地,磨練文章著春秋”,“繼述堂”的這副聯語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宏闊的胸懷和人生境態,使我們看到書寫春秋的如椽大筆,正飽蘸著一股人間正氣,揮灑在天地之間,而修身養性,積善成德,已在華夏大地蔚然成風。

培田古村·繼述堂

●培田吳氏家訓族規摘編

敬祖宗

維①桑與梓②,必恭敬止。矧③乃祖宗,人所托始。沂流窮源,雖遠尤邇。春露秋霜,庶其毖④祀。

【注釋】

①維:句首語氣詞,引出主語。

②桑與梓:兩種樹名。古人喜歡在庭前院後栽種桑樹與梓樹,所以後來用“桑梓”代表家鄉。

③矧:況且。

④毖:謹慎。

【譯文】

看到桑樹和梓樹,一定要對它們恭恭敬敬(意思是對待家鄉要有一種敬畏心理)。更何況列祖列宗,是我們的起源。追溯源頭,歷史雖久遠但卻親近。每年要做好春秋兩季的祭祖活動,讓子孫後代緬懷祖德宗功。

孝弟宜敦也。如有逆親犯長者,通知房長族紳,嚴行懲罰。若仍怙惡不悛,僉呈究辦,決不寬宥。

【譯文】

要敦厚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之情。如果有隨意忤逆父母、冒犯長輩的人,要告知族中長老和有威望的紳士,對他們進行懲戒處罰。如果還是堅持作惡,不肯悔改,那麼就要送到官府查究法辦,絕對不能寬容饒恕。

勉讀書

士為民首,讀書最高。希賢希聖,作國俊髦①。揚名顯親,恩寵恩褒。各宜努力,毋憚②勤勞。

【注釋】

①俊髦:才智傑出之士。

②憚:害怕。

【譯文】

讀書之人為民眾之首要,讀書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用。要努力讀書,爭取成為聖賢之人,成為國家的才智傑出之士。從而名揚天下,為家族爭光,得到恩寵與褒獎。各位應該努力讀書,不要害怕辛勤與苦勞。

水如環帶山如筆,

家有藏書隴有田。

【解讀】

上聯描繪堂前風光,山環水繞;下聯寄寓耕讀傳家的思想,勉勵讀書創業。

積德潤身如積玉,

遺書教子勝遺金。

【解讀】

重視教育、喜讀聖賢書是培田客家人的傳統。該聯是人生閱歷的感言,亦是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勸導後人要積善成德、崇文重教。

培田古村·衍慶堂

勤生業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農工商賈,勉勵乃事。酒食遊戲,終亦自累。

【譯文】

民生之本在於勤,勤則富有不貧窮……無論是務農、務工還是從商,只要自己勤奮就一定能成就事業。如果每天沉溺於吃喝玩樂,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

邇來饑饉薦臻①,半由實業不興,本社擬設一勸農工所,督率子弟務農興工,勤者有賞,墮者有罰,以昭激勵。

【注釋】

①薦臻:接連到來。

【譯文】

最近,饑荒接連到來,大半是因為工農商業不發達導致的,公益社打算辦一個“勸農工所”,督導率領族中子弟從事農業勞動、振興工業,對於勤勞者進行獎賞,對那些懶惰者進行懲罰,激勵族中子弟奮發有為。

崇節儉

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慎乃儉德,家國理一。一念驕奢,遂生淫佚。轉眼空虛,言之可栗①。

【注釋】

①栗:恐懼,害怕。

【譯文】

懂得節儉、謹守法度,那麼財富就不會無故流失。謹慎地保持勤儉的品德,讓理家與治國的理念相為一致。心中一有放縱奢侈的想法,很容易就會荒淫無度。轉眼就坐吃山空,入不敷出,提及這個就令人懼怕。

勤儉宜崇也。如有不讀不耕不務正業,徒事酗酒嬉戲者,凡屬伯叔兄長務宜嚴訓重責,毋得姑息。

【譯文】

要崇尚勤勞節儉。如果有不讀書、不耕作、不從事正當職業的人,或者每天就只知道喝酒鬧事、玩樂遊蕩的人,凡是家族中的長輩都要對他們進行嚴厲訓斥責備,一定不能遷就、縱容。

培田古村·木雕木刻

●專家觀點

張侃:善行忠義 薪火相傳

家規家訓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中華民族的家規家訓因地域不同、家族發展歷史不同,其內容也有差別。培田吳氏並非顯赫世家,但他們在長期的治家教子乃至村民自治實踐中產生了豐富的家規家訓內容,形成了相當完整的家訓族規體系,造就了培田古村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淳樸的村風民風。

培田吳氏族譜目前有乾隆、同治、光緒三個版本,記載有《家訓十六則》《家法十條》《族規十則》《公益社章程》等家訓族規。仔細對比,可以發現,吳氏家訓族規體系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完善的。這套較為完整的家族規範,也帶動培田吳氏由家庭而房支,由房支而家族,由家族而社區,形成了同心圓式的自治管理模式。

乾隆本培田吳氏族譜已記載《家訓十六則》,每則三字,如“敬祖宗”“和兄弟”“勉讀書”“勤生業”等,側重對孝、悌、仁、愛、勤、儉等傳統道德的宣導,鼓勵族人遵守。每則還備註32字釋文,指向清晰。光緒本族譜則又增錄了家法,“前輩立《家訓十六則》詳且備矣,今增《家法十條》,誠恐訓之不從必繼之於法。”《家法十條》是帶有懲戒性質的道德約束,保證家訓教化能夠順暢通達。但家法本意不是為了懲戒,而是警惕後嗣,“顧立訓使人遵,立法使人畏”。因此,家法是對家訓的一個延續擴展,與家訓相輔相成。

家訓、家法之後,培田吳氏又立《族規十則》,目的在於“庶風純俗美,可稱仁裡也歟”。族規所規定的內容大部分與宗族公共事務相關,對生態環境保護、家族成員冠婚喪祭等作出規定,側重的是全族人共同遵守的規範。光緒二十三年(1907年),培田吳氏又制定《公益社章程》,更多的關注社會治安、社會習俗以及當地實業發展,其治理範圍,可以說,進一步從家族往外擴展,有著比較強的鄉規民約意味。

由此可見,培田吳氏的家族規範並非靜止不變,而是與時俱進的。因時代變遷而不斷創新,以不同形式闡述新的價值觀、道德觀和為人處事之道。尤其在社會變革之際或家族急速壯大之時,培田村民更加注重家風傳承。因為他們知道,那樣的時刻最容易產生人心動搖,只有從家訓、家規、家法做起,從整頓家風做起,在家庭、家族內部形成無形約束力,才能讓家族的發展方向不致偏離,才能子孫繁衍不息、世代有人才接續。

培田古村還把反映家族價值取向的格言警句,用楹聯、匾額等形式或張貼或鐫刻於村中的建築房屋中。比如繼述堂上書“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務本堂上寫“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官廳中堂楹聯則是“行仁義事,存忠孝心”……這些警句名言與家族規範渾然一體,打造出吳氏家族的精神血脈,使他們的善行忠義之心薪火相傳,代代不息。(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侃)

培田古村·老屋

俞如先:崇文重教的培田客家人

閩西山區的培田村是獨具人文風情的客家古村落。“培田”地名之由來寄託了培田吳氏先輩立志“興養立教”、培育品格之精神田園的殷殷期盼。

千百年來,作為培田人文核心與精髓的“興養立教”積澱在培田歷史文化的沃土裡。培田客家人視修身養德為立村、睦族之根本,耕讀傳家、崇文重教。培田不僅興學之風代代相傳,私塾、書院比比皆是,如肖泉山公館、十倍山學堂、白學堂、義屋學堂、伴山公館、岩子前學堂、南山書院、清甯寨學堂、紫陽書院等,而且以書院為平臺,先後延請了謝桃溪、邱振芳、曾瑞春等大儒為山長,于此傳道授業。其間,也有很多尊師重教之佳話。如清後期甯化人曾瑞春應邀前來南山書院任教,前後長達10年之久。10年之後,曾先生離職遠赴北京考功名,培田鄉紳吳昌同知道後,毅然承擔了其全部的路費。為了給前往省城參加鄉試的學子提供較好的食宿條件,培田吳氏族人還舉一村之力,在省城興建起了一座“宣和試館”,凡是培田籍的學子到福州考功名,入住宣和試館,食宿一律免費。當時,培田的鄉紳還倡議,凡是汀州八縣(長汀、寧化、清流、明溪、連城、上杭、武平、永定)的吳姓子弟到福州考試,入住宣和試館,也一樣食宿全免。這在客家社會無疑是不多見的。

此外,培田還以一村之力,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培養的保障和激勵機制。培田客家人先後設立了義田、經蒙田和秀才田,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完善的助學、獎學制度。培田科舉時代的助學、獎學制度獎勵廣泛,除對參加鄉試、會試、殿試的學子給予獎勵外,也獎勵參加縣試、府試的成績突出者。科舉制廢除後,培田吳姓賢達應時而變,迅即舉一村之力,興辦新學,在村裡舉辦高等小學堂,還開列了小學、中學、大學,乃至留學的各項獎學金:

赴汀城高等小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邊,花邊,即銀元)4元。中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10元。其邊均分兩學期給領。本鄉小學不貼學費。其經蒙田租穀,入中學者分三股,入高等小學者分二股,不拘城鄉,入初等小學者分一股。赴省城高等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20元,分兩學期給領。武備、政法兩學堂一律津貼。赴京師大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40元,分兩學期給領。赴外洋各國學堂肄業者,每年貼學費邊80元,分兩學期給領。

歷史上,培田的“興養立教”不僅僅是為了鼓勵子孫追求功名,更重要的是傳播文明、培養進取精神。這種價值觀與培田吳氏的家風、家訓、家法所宣導的價值取向相一致。可以看到,在家訓及書院教化滋養下的培田古村,不僅展現出良好的家風民風,也激發起生生不息的進取活力,人心向善、人才輩出。

今天是昨天的延續,文化的命脈延續在歷史的長河裡,應該繼續弘揚這種“興養立教”的精神,從培田的家訓族規、村規民約中汲取智慧與啟迪。(龍岩市委黨校教授 俞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