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7月7日,與小暑相約浪一夏,你準備好了嗎?

今年7月7日,是小暑。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小暑吃什麼能避暑?

1、吃三寶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

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① 紅燒鱔段

食材明細

黃鱔4條

豬油2勺

料酒2勺

老抽2勺

熱炒鮮露2勺

砂糖1小勺

鹽少許

蔥1棵

薑3片

蒜瓣5個

香油少許

做法步驟

1、黃鱔處理乾淨。

2、放入鍋中焯水。

3、變色後撈出用水把外面的膜洗淨。

4、起油鍋,爆香薑片蒜瓣。

5、放入黃鱔,用油煎一會。

6、加點料酒。

7、加入熱炒鮮露炒勻。

8、加入老抽。

9、加入適量清水、砂糖煮開後轉中小火煮至黃鱔發軟。

10、煮至湯汁濃稠時嘗一下味道來添加鹽。

11、起鍋前撒蔥花淋香油,即可。

② 蜜汁水果藕

食材明細

水果藕500g

糯米200g

紅糖適量

老冰糖適量

小蘇打適量

做法步驟

1、準備好水果藕和糯米,糯米泡好,藕洗淨。

2、將藕頭部切掉一小部分。

3、灌上糯米。

4、把蓋子蓋起來,用牙籤固定。

5、加入一勺紅糖和適量冰糖,加入適量水。

6、放入高壓鍋中壓30分鐘。

7、然後可以再移入砂鍋中,

加入少量小蘇打繼續煮一小時即可。

③ 韭菜炒綠豆芽

食材明細

韭菜適量

綠豆芽適量

植物油適量

鹽1勺

生抽少許

大蒜1瓣

做法步驟

1、綠豆芽洗淨,瀝淨水份。

2、韭菜洗淨,去根,切段。

3、熱鍋熱油,爆香蒜片。

4、先下韭菜翻炒兩下,倒入綠豆芽和鹽,

快速翻炒,出鍋前加少許生抽即可。

2、食新(食辛)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醬油炒飯

食材明細

剩米飯兩碗

老抽三分之二湯匙

豌豆一湯匙

胡蘿蔔半根

雞蛋兩個

鹽半茶匙

黑胡椒一茶匙

做法步驟

1、準備原料。

2、胡蘿蔔切丁和豌豆混合,雞蛋打散炒出備用。

3、鍋裡放豬油一湯匙,把豌豆胡蘿蔔炒斷生。

4、放入米飯小火炒均勻。

5、倒入醬油調入鹽,胡椒粉,翻炒均勻。繼續炒到聞起來沒有醬油的生澀味,只有香味。大概1——2分鐘。

6、放入雞蛋翻炒均勻即可。

3、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蒜蓉煮雞蛋

食材明細

雞蛋2個

番茄醬5克

白醋2克

香油數滴

蒜10克

白芝麻3克

味極鮮1克

鹽1克

做法步驟

1 、土雞蛋先用清水刷乾淨蛋殼。

2、鍋中放入洗淨的雞蛋,同時放入適量水,水要沒過雞蛋。

3、打開電磁爐,中火定時12分鐘。

4、煮好後,關火繼續燜3分鐘。

5、煮熟的雞蛋去殼。

6、用刀把一個雞蛋分切成四瓣。

7、蒜搗成泥,放入少許鹽,白醋,味極鮮,香油,攪拌均勻。(白醋的量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

8、把蒜蓉均勻的淋到雞蛋上。

9、再撒些白芝麻。

10、點綴香蔥,番茄醬即可。

更多雞蛋做法:用個方法做鹵蛋,簡直可以擺攤坐等發財致富了!

4、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扁豆餡兒餃子

食材明細

扁豆400g

豬肉400g

麵粉400g

生抽40ml

香油20ml

蔥薑25g

雞粉2g

鹽4g

清水210g

做法步驟

1、首先準備好食材:白不老扁豆、麵粉、清水、豬肉、蔥薑、生抽、香油、雞粉、鹽。

2、稱好400克麵粉將210克清水慢慢加入用筷子先攪勻。

3、然後用手揉成麵團,蓋上濕布醒30分鐘。

4、豬肉洗淨切小塊放入絞肉機絞成肉餡兒。

5、蔥薑切末備用。

6、將蔥薑末放入肉餡兒內,然後再加入20毫升香油。

7、加入40毫升生抽。

8、最後加入2克雞粉將肉餡兒沖一個方向攪打上勁醃制一會兒。

9、白不老扁豆摘好洗淨放入開水裡焯燙幾分鐘,然後過冷水沖涼控幹水分。

10、焯燙好的扁豆切末備用。

11、將扁豆末放入醃制30分鐘的肉餡兒內,再加入4克鹽攪勻。

12 、麵團醒好以後放案板上揉揉然後搓長條,切小劑子,再將小劑子按扁擀成餃子皮。

13、每個餃子皮都包入餡料捏緊封口。

14、餃子放入開水裡攪一下蓋蓋子煮,待水開後點冷水再開鍋後煮會兒就熟了。

小竅門

1、扁豆焯水一定要焯透,切完最好再剁剁。

2、擀餃子皮要中間厚四周薄比較好。

更多餃子做法:包餃子要怎麼和麵?冷水還是熱水?硬點好還是軟點好?

好吃不過餃子,6種餃子餡讓你事事順心、發發發!

手把手教你包餃子,讓你的餃子錦上添花!

錦上添花的餃子,再來一盤!你Hold得住嗎?

吃餃子容易、煮餃子難!餃子到底要怎麼煮才能不破?

餃子皮的花樣吃法,讓剩下的餃子皮不再孤單!

5、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包菜炒麵

食材明細

包菜200克

雞蛋面60克

鹽1克

花生油2ml

生抽1ml

做法步驟

1、準備食材:包菜、雞蛋面。

2、手撕包菜,清水浸泡5分鐘,撈出瀝幹水。

3、清水煮沸,放面煮六成熟,撈出,瀝幹水。

4、熱鍋,倒油,包菜包菜八成熟。

5、加入瀝幹水的面。

6、放鹽、生抽,炒均即可。

小竅門

1、包菜手撕比較好吃哦。

2、雞蛋面可以用溫水泡軟,就不需要煮。

3、喜歡吃蔥、辣椒的可以加蔥、辣椒等。

更多麵條做法:夏日速成涼麵,美味無敵做法簡單,炎炎夏日吃上一口涼爽極了!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山藥羊肉湯

食材明細

羊肉300克

胡蘿蔔半根

山藥一節

蔥薑蒜適量

香菜適量

薑一塊

鹽3克

胡椒粉2克

做法步驟

1、準備材料。

2、羊肉切大塊,加蔥姜焯水。

3、胡蘿蔔山藥去皮切滾刀塊,香菜蒜苗切碎。

4、焯好水的肉塊洗乾淨。

5、將焯水的羊肉湯濾去渣子。

6、取電壓力鍋,加上菜塊肉塊薑片,倒上過濾後的湯,啟動煲湯鍵,程式結束後,加鹽和胡椒粉調味,放上香菜蒜苗碎。配上餅子什麼的,就是一餐了。

小竅門

1、以前焯肉,水都沒有留,這次用這種方法濾了一下,還是挺好呢。

2、煲湯調味盡可能簡單些,當然,也可以隨自己的口味兒而定。

3、黃瓜+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蒜蓉煮雞蛋

食材明細

雞蛋2個

番茄醬5克

白醋2克

香油數滴

蒜10克

白芝麻3克

味極鮮1克

鹽1克

做法步驟

1 、土雞蛋先用清水刷乾淨蛋殼。

2、鍋中放入洗淨的雞蛋,同時放入適量水,水要沒過雞蛋。

3、打開電磁爐,中火定時12分鐘。

4、煮好後,關火繼續燜3分鐘。

5、煮熟的雞蛋去殼。

6、用刀把一個雞蛋分切成四瓣。

7、蒜搗成泥,放入少許鹽,白醋,味極鮮,香油,攪拌均勻。(白醋的量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

8、把蒜蓉均勻的淋到雞蛋上。

9、再撒些白芝麻。

10、點綴香蔥,番茄醬即可。

更多雞蛋做法:用個方法做鹵蛋,簡直可以擺攤坐等發財致富了!

4、吃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扁豆餡兒餃子

食材明細

扁豆400g

豬肉400g

麵粉400g

生抽40ml

香油20ml

蔥薑25g

雞粉2g

鹽4g

清水210g

做法步驟

1、首先準備好食材:白不老扁豆、麵粉、清水、豬肉、蔥薑、生抽、香油、雞粉、鹽。

2、稱好400克麵粉將210克清水慢慢加入用筷子先攪勻。

3、然後用手揉成麵團,蓋上濕布醒30分鐘。

4、豬肉洗淨切小塊放入絞肉機絞成肉餡兒。

5、蔥薑切末備用。

6、將蔥薑末放入肉餡兒內,然後再加入20毫升香油。

7、加入40毫升生抽。

8、最後加入2克雞粉將肉餡兒沖一個方向攪打上勁醃制一會兒。

9、白不老扁豆摘好洗淨放入開水裡焯燙幾分鐘,然後過冷水沖涼控幹水分。

10、焯燙好的扁豆切末備用。

11、將扁豆末放入醃制30分鐘的肉餡兒內,再加入4克鹽攪勻。

12 、麵團醒好以後放案板上揉揉然後搓長條,切小劑子,再將小劑子按扁擀成餃子皮。

13、每個餃子皮都包入餡料捏緊封口。

14、餃子放入開水裡攪一下蓋蓋子煮,待水開後點冷水再開鍋後煮會兒就熟了。

小竅門

1、扁豆焯水一定要焯透,切完最好再剁剁。

2、擀餃子皮要中間厚四周薄比較好。

更多餃子做法:包餃子要怎麼和麵?冷水還是熱水?硬點好還是軟點好?

好吃不過餃子,6種餃子餡讓你事事順心、發發發!

手把手教你包餃子,讓你的餃子錦上添花!

錦上添花的餃子,再來一盤!你Hold得住嗎?

吃餃子容易、煮餃子難!餃子到底要怎麼煮才能不破?

餃子皮的花樣吃法,讓剩下的餃子皮不再孤單!

5、吃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包菜炒麵

食材明細

包菜200克

雞蛋面60克

鹽1克

花生油2ml

生抽1ml

做法步驟

1、準備食材:包菜、雞蛋面。

2、手撕包菜,清水浸泡5分鐘,撈出瀝幹水。

3、清水煮沸,放面煮六成熟,撈出,瀝幹水。

4、熱鍋,倒油,包菜包菜八成熟。

5、加入瀝幹水的面。

6、放鹽、生抽,炒均即可。

小竅門

1、包菜手撕比較好吃哦。

2、雞蛋面可以用溫水泡軟,就不需要煮。

3、喜歡吃蔥、辣椒的可以加蔥、辣椒等。

更多麵條做法:夏日速成涼麵,美味無敵做法簡單,炎炎夏日吃上一口涼爽極了!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山藥羊肉湯

食材明細

羊肉300克

胡蘿蔔半根

山藥一節

蔥薑蒜適量

香菜適量

薑一塊

鹽3克

胡椒粉2克

做法步驟

1、準備材料。

2、羊肉切大塊,加蔥姜焯水。

3、胡蘿蔔山藥去皮切滾刀塊,香菜蒜苗切碎。

4、焯好水的肉塊洗乾淨。

5、將焯水的羊肉湯濾去渣子。

6、取電壓力鍋,加上菜塊肉塊薑片,倒上過濾後的湯,啟動煲湯鍵,程式結束後,加鹽和胡椒粉調味,放上香菜蒜苗碎。配上餅子什麼的,就是一餐了。

小竅門

1、以前焯肉,水都沒有留,這次用這種方法濾了一下,還是挺好呢。

2、煲湯調味盡可能簡單些,當然,也可以隨自己的口味兒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