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月起這種銀行卡不能用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真相與標題無關。這條消息的準確表述是:5月1日起,銀行將全面關閉晶片磁條複合卡的磁條交易功能。不影響使用,也不必急著換卡。

那麼,關於複合卡關閉磁條交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此條消息來源於2016年央行發佈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自2017年5月1日起,全面關閉晶片磁條複合卡的磁條交易。據此通知,5月起,所有複合卡的磁條交易將被關閉,即只能使用晶片交易了。

什麼是磁條複合卡?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銀行卡分為三種:

只有磁條的純磁條卡

這是各商業銀行最早發行的卡片,磁條卡的最大缺點就是安全性低,很容易被複製,在全國氾濫的電信詐騙中,克隆卡交易的都是磁條卡。

晶片卡,也稱金融IC卡

卡上沒有磁條,只有一個智慧晶片用以存儲所有資訊,晶片卡的安全性很高,卡內資訊很難複製,也就避免了偽卡風險。

第三晶片磁條複合卡

卡上既有磁條也有晶片,這是一種從磁條卡到晶片卡過渡期間發行的卡片,因為有磁條交易,卡的安全性仍然很低,按央行要求,5月起銀行將全面關閉這些複合卡的磁條交易,只有晶片可用,這些卡將會變成真正的晶片卡。

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關閉複合卡的磁條交易不會影響到卡片的任何使用功能,只會提高卡片的安全度。這些卡在POS機使用時,將從刷卡交易變為插卡交易。

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的新聞屢見不鮮,受害者少則被盜刷數千元,多則被盜刷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有些受害者銀行卡明明保管得好好的,可還是被盜刷。其實,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磁條卡的可複製性,他們只要利用一台銀行卡複製器,十幾秒內就能複製銀行卡,卡號、密碼全都能準確無誤。從安全角度考慮,晶片卡比磁條卡難複製很多,安全係數相對較高。

據業內人士介紹,

關閉複合卡的磁條交易是個漸進的過程,從去年9月1日開始,各銀行已經在逐步關閉複合卡的磁條交易,今年5月1日則是政策規定的最後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