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故事:媽媽,我不是不聽話,我只是想你們回家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環山饒林的小村莊裡,這裡的天空始終都是高高的、藍藍的!

天晴時我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河溝裡掏螃蟹、摸魚鰍,穿著涼鞋去山上摘酸酸甜甜的山果。

還會拿個竹棍子假想自己是孫悟空,揮著“金箍棒”滿山遍野的瘋跑。有時我們還會背著大人偷偷的下河洗澡,將小腳丫泡在涼冰冰的水裡,那感覺真是棒極了。

在這裡我還有一個幸福的家,勤勞樸實的爸爸媽媽,調皮搗蛋討厭的弟弟和慈祥年邁的爺爺奶奶。

雖然我們家並不富裕,但是我還是覺得我的家是天底下最好的。

在我們村,許多父母都在外打工,而我在小夥伴們面前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的父母都在家。而且每天我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和家人們坐在不大的電視機前一起吃著飯,聊著天。聽媽媽沒完沒了的嘮叨,爸爸板著臉的訓斥。

我一直都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伴隨著我考上大學,直到出嫁。所以我並沒有太過留意每天時光的溜走,

心想著明天還會是一樣的。幸福、快樂,永遠!

直到那一天,那是我永遠都忘不掉的一天。早晨五點過,我起床上廁所,朦朧著眼瞥見正在收拾行李的父母。

“你們要幹什麼?怎麼這麼早就起來了?”我緊張不已的問道,害怕心底的猜想會被證實。不等他們回答我又說到:“爸、媽,這才剛入夏,等天亮了再把厚衣服收起來吧!”爸媽對望了一眼,沉默了一會兒。接著媽媽對我說:“女兒,

你馬上就要讀初中了,弟弟也快了。如果我們再待在家,以後你們的讀書學費都會付不起的。”

聽到媽媽這麼說,我沉默了!我是那麼的喜歡讀書,因為爸媽說過只有讀書才會有未來。雖然那時候我不懂,但是我知道爸媽說的都是為我好的。可是爸爸媽媽如果不外出打工那我是不是就只能輟學了?

“閨女,你是姐姐,我們走了後你在家一定要好好的帶弟弟。本想悄悄地走的,

就怕看見你們捨不得。可是沒想到還是被你給發現了。女兒,不要怪爸媽狠心拋下你們,我們也是不得已。”說到最後,媽媽的聲音有些哽咽。

淚,很快模糊了我的雙眼。眼睜睜看著他們踏上駛往遠方的班車。我用盡全身的力氣一路跑著,想追上那輛急速飛行的車,可是無論我怎麼追,它都離我越來越遠。我抄小道跑上山頂,最後還是沒能看見車子的影子。再也控制不住,

我失聲痛哭。

空曠的山谷四面八方都在回蕩著我的哭聲,就連天空也被我感動,開始下起了綿長細膩的小雨。不知哭了多久,直到爺爺奶奶撐著傘尋來,我這才跟著回了家。那一年,我十一歲。

沒過幾天,爸媽就打來電話,他們叫我好好聽話,好好讀書,等我考上市重點初中他們就會回來接我去他們那兒。那個電話後只要我一有時間就會拼命的看書。一天中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讀書,做作業。好在我還不笨,成績開始名列前茅,在班裡數一數二,就算最差也不後落後於第三名。

當我們在認真的做某一件事時,時間就會過得就格外的快些,甚至連思戀都可以被淡忘。很快我們就要中考了,我拼命的複習,已經忘記爸媽多久沒有打過電話回來了。

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的那一刻,我興奮極了,一口氣跑回了平時要走二十多分鐘的家。我拿著錄取通知書,找到在地裡幹活的爺爺,拿了鑰匙就跑去開門,在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我手舞足蹈的在電話這端向遠在他鄉的父母報喜。

聽得出來他們和我一樣是開心的,掛掉電話後我就開始每天掰著手指數著日子,等著爸媽回來接我。可是,我足足等了一個暑假,爸媽就只打來了兩次電話,並沒有見著他們回來。他們只是忘記了,不是不信守承諾。我這樣安慰自己,正式步入了住校的生活。開始上課那天,我坐在座位上,望著滿教室沒有一個認識的同學,那一刻,我突然覺得特別的孤單。

第一次,夜裡我失眠了。躺在陌生的床上,看著窗外村裡不曾有的霓虹燈不停地在閃爍,有那麼一瞬間我在想此刻父母是否和我一樣在黑夜中默默地思戀著故鄉。由於班上的同學我一人都不認識,我開始變得越來越沉默,並且喜歡獨來獨往。不合群的我在班裡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每當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特別是在睡前,我就越發想念家鄉和兒時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思戀是一種很奇特的東西,你若不去在意,或許很快她就會消失不見;可若你越發在意,思戀她也就越發的黏你,令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我承認自己是後者。

一次放月假後歸校的我聽見同桌說,班裡最調皮的同學林子被父母帶到外面去了,聽說現在在他爸媽那邊讀書呢!好羡慕他啊!可以不用像自己一樣思念父母了,要是我也能去爸媽哪兒那該有多好。可是怎樣才能去爸媽哪裡呢?

沒過多久,班裡坐在角落邊經常上課講話的梅子也被父母帶去了外地。直到一學期讀完後,班上陸續有三名平時都不太聽話的學生轉校,去了父母身邊。

每一次知道後我都有些蠢蠢欲動,心底偏激的想著如果我也不聽話了,是不是爸媽也會帶我去他們那邊?稚氣未脫的年紀,沒有可以尋找的答案,我們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盤算著,不論對與錯。我們只知道那樣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並沒去深究那麼做會付出什麼代價。

有了偏激想法的我開始跟著其他同學一起夜裡翻牆跑出學校去上網,白天課堂不聽講,呼呼大睡;蹺課,與老師叫板,跟不同的同學打架成了我的家常便飯。很快,爺爺奶奶被老師叫到學校,老師當著他們的面數落著我的種種罪行。我不但不思悔改,反倒在心裡竊喜,因為很快,爸媽就會來接我了。

俗話說走上坡路很累,走下坡路很快。我用十多年的辛苦換來好學生的殊榮被在自甘墮落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迅速變成了老師家長眼中頭疼的問題少年。但是我依舊我行我素。”

漸漸地父母打電話的次數多了,雖然他們每次打來電話都是千篇一律的指責,但我還是很開心。他們開始越來越關心我了,看吧,頻繁的電話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因為我的刻意而為,原本在班裡數一數二的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初二下半季,爸媽終於在我的日思夜盼中回來了。

得知此消息的我放了月假按捺不住興奮飛奔回家。沒有期望中的噓寒問暖,只有數不盡的輪番指責。日日夜夜期盼父母歸來的欣喜,在他們的唾沫星子中幻化成無盡的委屈。

終於,我再也控制不住,豆大的眼淚嘩嘩往下掉。我激動的咆哮:“你們說過的,等我考上市重點中學就會接我去你們那裡的,可是你們沒有,沒有!你們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一年多以來,我並非不聽話,我只是想你們回家”

(故事完)

做作業。好在我還不笨,成績開始名列前茅,在班裡數一數二,就算最差也不後落後於第三名。

當我們在認真的做某一件事時,時間就會過得就格外的快些,甚至連思戀都可以被淡忘。很快我們就要中考了,我拼命的複習,已經忘記爸媽多久沒有打過電話回來了。

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的那一刻,我興奮極了,一口氣跑回了平時要走二十多分鐘的家。我拿著錄取通知書,找到在地裡幹活的爺爺,拿了鑰匙就跑去開門,在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我手舞足蹈的在電話這端向遠在他鄉的父母報喜。

聽得出來他們和我一樣是開心的,掛掉電話後我就開始每天掰著手指數著日子,等著爸媽回來接我。可是,我足足等了一個暑假,爸媽就只打來了兩次電話,並沒有見著他們回來。他們只是忘記了,不是不信守承諾。我這樣安慰自己,正式步入了住校的生活。開始上課那天,我坐在座位上,望著滿教室沒有一個認識的同學,那一刻,我突然覺得特別的孤單。

第一次,夜裡我失眠了。躺在陌生的床上,看著窗外村裡不曾有的霓虹燈不停地在閃爍,有那麼一瞬間我在想此刻父母是否和我一樣在黑夜中默默地思戀著故鄉。由於班上的同學我一人都不認識,我開始變得越來越沉默,並且喜歡獨來獨往。不合群的我在班裡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每當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特別是在睡前,我就越發想念家鄉和兒時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思戀是一種很奇特的東西,你若不去在意,或許很快她就會消失不見;可若你越發在意,思戀她也就越發的黏你,令你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我承認自己是後者。

一次放月假後歸校的我聽見同桌說,班裡最調皮的同學林子被父母帶到外面去了,聽說現在在他爸媽那邊讀書呢!好羡慕他啊!可以不用像自己一樣思念父母了,要是我也能去爸媽哪兒那該有多好。可是怎樣才能去爸媽哪裡呢?

沒過多久,班裡坐在角落邊經常上課講話的梅子也被父母帶去了外地。直到一學期讀完後,班上陸續有三名平時都不太聽話的學生轉校,去了父母身邊。

每一次知道後我都有些蠢蠢欲動,心底偏激的想著如果我也不聽話了,是不是爸媽也會帶我去他們那邊?稚氣未脫的年紀,沒有可以尋找的答案,我們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盤算著,不論對與錯。我們只知道那樣做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並沒去深究那麼做會付出什麼代價。

有了偏激想法的我開始跟著其他同學一起夜裡翻牆跑出學校去上網,白天課堂不聽講,呼呼大睡;蹺課,與老師叫板,跟不同的同學打架成了我的家常便飯。很快,爺爺奶奶被老師叫到學校,老師當著他們的面數落著我的種種罪行。我不但不思悔改,反倒在心裡竊喜,因為很快,爸媽就會來接我了。

俗話說走上坡路很累,走下坡路很快。我用十多年的辛苦換來好學生的殊榮被在自甘墮落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迅速變成了老師家長眼中頭疼的問題少年。但是我依舊我行我素。”

漸漸地父母打電話的次數多了,雖然他們每次打來電話都是千篇一律的指責,但我還是很開心。他們開始越來越關心我了,看吧,頻繁的電話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因為我的刻意而為,原本在班裡數一數二的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初二下半季,爸媽終於在我的日思夜盼中回來了。

得知此消息的我放了月假按捺不住興奮飛奔回家。沒有期望中的噓寒問暖,只有數不盡的輪番指責。日日夜夜期盼父母歸來的欣喜,在他們的唾沫星子中幻化成無盡的委屈。

終於,我再也控制不住,豆大的眼淚嘩嘩往下掉。我激動的咆哮:“你們說過的,等我考上市重點中學就會接我去你們那裡的,可是你們沒有,沒有!你們根本就不會知道,這一年多以來,我並非不聽話,我只是想你們回家”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