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愛乾淨的媽媽,養不出好孩子!別讓你的高標準“毀人不倦”!

你是個愛乾淨的媽媽嗎?那掛著兩行清鼻涕,衣服前襟上泛著一塊塊兒油漬的孩子,絕對不可能是你家孩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位特別“愛乾淨”的媽媽和她孩子的故事。

1

甯甯媽,是個特別愛乾淨又俐落的人,家裡拾掇地那叫一個纖塵不染。都說有了孩子,就別想要體面。可甯甯媽,楞是靠著自己的勤快、要強,把自己和孩子收拾得大方又得體。

小時候,甯寧總是到處爬,到處摸摸捏捏,然後再把小手塞到自己嘴裡舔舔。為此,

甯甯媽不知道教育了多少回,有時見孩子不聽,還打幾下甯寧的小手,讓孩子長記性。

2

甯寧大了一些,媽媽開始減少給他用紙尿褲的頻率。但有時畢竟來不及或掌握不好,甯寧就會尿濕了褲子。趕上天氣冷,多穿幾層,媽媽就得全換下來洗一遍。所以,遇到這種時候,媽媽總是很生氣,沉著臉,一邊給甯寧換衣服,一邊大聲地訓甯寧:“怎麼就忍不住?不是說,想尿了,就叫媽媽嗎?”而甯寧,

低著頭,小心翼翼的,一句話也不敢說。

3

“甯寧!髒!那個咱們不玩兒。好多小朋友都摸過的!太不衛生了!”甯寧戀戀不捨地放下了手裡的玩具。

“公車的窗玻璃太髒,說了多少次,還在摸!放下來!”

“知道下雨了,還故意往外面跑,故意踩水是不是?新買的褲子,你洗嗎?”

甯甯媽,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甯寧雖然很乖,但卻很膽小,甚至做什麼事之前,都要先看看媽媽的臉色。媽媽說可以了,這才動手去拿,而媽媽說不可以,就堅決不幹。

反思

看看,這麼乖的孩子,怕有人打著燈籠也找不來吧!但問題是,這樣的孩子,真的好嗎?

一個時時處處都要徵求媽媽意見,看媽媽臉色的孩子,真的能有出息?雖說,現在這個孩子是處在和媽媽的親密期,一切都依賴媽媽,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甯寧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這些特質,註定他以後再在開媽媽這根拐杖的時候,會更加痛苦和難熬。

一個太過乾淨,或是要求太高的母親或父親,會自覺忽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自身所發出的需求。他們(父母)總是以自己的認知或價值觀,

來判斷一件事,而非從孩子本身出發。

不需要太乾淨

孩子需要乾淨,但不能太乾淨,也不可能太乾淨。他們的天性是玩耍,是探索這個世界。到處爬一爬、滾一滾、抹一抹、舔一舔是他們的樂趣,你可以從旁監督,但卻不能一味地制止。

如果是不是太危險,就去讓他試,哪怕髒些、邋遢些。這樣讓孩子接觸到外界,才能刺激他更好地生長、擴大他的認知。

失去探索的動力

假如僅僅是為了乾淨、漂亮,保持體面,而不讓孩子去發展天性的話,那孩子損失的將不僅僅是快樂,還有今後嘗試和創造的能力。

髒!危險!不要碰!不能去!這樣教育的結果,最終只能使孩子蜷縮在家中一方自認為安全的小天地,膽小懦弱、不知進取。這樣的寶寶,永遠不知道冒險的過程中,藏著多少的樂趣和寶藏,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要去遠航的心。

那試問,這樣缺少了“勇氣”的孩子,又怎麼能在以後的人生中,邁出成功一步呢?

所以,讓你的孩子去瘋、去玩,去泥地裡踩。只要不過分,就接受它。“文明的細菌”,有時比自然中的細菌更可怕。

假如僅僅是為了乾淨、漂亮,保持體面,而不讓孩子去發展天性的話,那孩子損失的將不僅僅是快樂,還有今後嘗試和創造的能力。

髒!危險!不要碰!不能去!這樣教育的結果,最終只能使孩子蜷縮在家中一方自認為安全的小天地,膽小懦弱、不知進取。這樣的寶寶,永遠不知道冒險的過程中,藏著多少的樂趣和寶藏,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要去遠航的心。

那試問,這樣缺少了“勇氣”的孩子,又怎麼能在以後的人生中,邁出成功一步呢?

所以,讓你的孩子去瘋、去玩,去泥地裡踩。只要不過分,就接受它。“文明的細菌”,有時比自然中的細菌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