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了一支槍,他的父親和弟弟英勇就義

6月下旬,記者走進第83集團軍某旅,翻開該旅前身部隊在我軍建軍初期書寫的歷史畫卷,許多歷史故事和細節令人震撼難忘。撫今追昔,更能感受人民軍隊一路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

更能深切體會忠誠信念始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血脈傳承的內在軌跡。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小火星裡蘊含“燎原力”

—— 回望一支部隊初創時期的幾個故事感悟崢嶸歲月

■解放軍報記者 周 遠 通訊員 何 睦

【單位名片】中部戰區陸軍某旅前身是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主力之一,

“三灣改編”後創建全軍第一個連隊黨支部,開創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先河。土地革命時期,先後參加了井岡山鬥爭、五次反“圍剿”和長征。

6月下旬,記者走進第83集團軍某旅,翻開該旅前身部隊在我軍建軍初期書寫的歷史畫卷,許多歷史故事和細節令人震撼難忘。撫今追昔,更能感受人民軍隊一路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更能深切體會忠誠信念始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血脈傳承的內在軌跡。

護“火”——

守護一支鋼槍,保留一顆武裝鬥爭的火星

“蓮花保存一支槍,其餘概被豪紳繳去。”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的鬥爭》一文裡提到的“蓮花一支槍”,在該旅旅史中有著詳細記載。為了一支槍,一名共產黨員不但自己歷經磨難,父親和弟弟還被殘忍殺害。

時間回到1926年,全國工農運動蓬勃興起,革命鬥爭如火如荼。

蓮花縣工農大眾建立了自己的武裝——農民自衛軍,有槍60支。然而,第二年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白色恐怖籠罩蓮花,血雨腥風席捲而來。

反動武裝“靖衛團”開始挨家挨戶搜捕農民自衛軍戰士,逼繳槍支。農軍60支槍除小部分赴安源編隊參加秋收起義外,其餘幾乎全部被反動派收繳。只有一支槍被共產黨員賀國慶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下來。

“靖衛團”得知還有一支槍被賀國慶收藏,

到處搜捕無果,便抓來他的父親和弟弟嚴刑審訊。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父子二人寧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

“為了一支槍,不惜獻出寶貴的生命。這一支槍為中國革命帶來一絲希望,匯入新的革命洪流中。”談起老部隊的這段歷史,該旅旅長楊金龍感慨萬千:“一支槍,就是武裝鬥爭的一顆火星。一支火把,掉落一顆火星,微不足道;但是一顆微弱的火星,守護不好就會滅掉,

消失在夜空!”

這支槍,始終掌握在人民手中。賀國慶終於盼來了毛委員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經過蓮花。毛委員在縣城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和蓮花部分黨員會議,隨後蓮花縣赤衛隊宣告成立,賀國慶含著熱淚獻上了自己家人用鮮血和生命保存的這支槍。

“小火星”燃成“大火炬”。僅一年時間,蓮花縣赤衛隊由一支槍發展到220余支,成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支重要武裝。1930年1月,蓮花赤衛大隊與永新、寧岡等縣的赤衛大隊合編為紅6軍第3縱隊,該旅前身部隊正式誕生。

“作為‘蓮花一支槍’的傳人之一,我們要始終確保槍永遠聽黨的話。”楊金龍介紹說,旅裡定期學習這段歷史,傳承好革命前輩忠誠于党、守護武裝的優良傳統。

播“火”——

發展一名黨員,播下一顆鐵心忠誠的信仰種子

1927年9月,毛澤東同志率秋收起義余部挺進井岡山途中,有感於南昌、秋收起義相繼失敗,遂決定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改編部隊,並於當月29日晚在“紅一連”組織了6名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

永載黨史軍史的“三灣改編”,留下了“党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等開天闢地的治軍方略。

當年入黨宣誓儀式的地點就選在水口鎮一個大祠堂裡的閣樓上。房間裡擺著幾條長板凳,北牆靠著一張四方桌,桌上放一盞煤油燈,桌邊上壓著兩張紅紙,一張上寫著入黨誓詞,另一張上寫著3個字母“CCP”。

等人到齊了,毛委員站到方桌旁宣佈開會。在幾名入黨介紹人介紹了新黨員的簡歷後,毛委員走到6名新黨員面前與他們依次談話。

接著,毛委員解釋了“CCP”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意思,又詳細闡述了入黨誓詞。會場上氣氛嚴肅認真,毛委員舉起緊握成拳的右手親自領誓:“犧牲個人,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洪亮莊嚴的聲音,在這間破舊的小閣樓中回蕩。

儀式結束後,毛委員又叮囑各連黨代表:回去後要抓緊發展黨員工作,將鐵心忠誠的信仰種子播向四方。以後各連都要像今天這樣,分批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三灣改編後,秋收起義部隊以嶄新的姿態向井岡山進軍,很快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支人民軍隊,在党的堅強領導下,開創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那次入黨宣誓儀式的環境如此簡陋,但黨員們對党的忠誠卻如此真摯,宣誓者要永遠踐行好自己的入黨誓言!”該旅領導介紹說,就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下,毛主席親自組織發展的6名黨員不僅之後無一叛黨,而且有的還成長為開國將軍。

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燎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引燃它的,有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革命實際探索的“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支部建在連上”等一批寶貴的“真理引火”,這些真理的電石火光是“燎原力”的內核。重溫這段歷史,該旅黨委注重引導每名黨員在內心深處和實際行動中,真正做到對党絕對忠誠。

交“火”——

打中一發炮彈,打出一股人民軍隊的血性虎氣

1928年8月30日晨,湖南國民黨軍第8軍第1師在江西國民黨軍一部的策應下,對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發起猛攻。當時依託黃洋界的有利地形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的,只有紅4軍31團2個連。

2個連迎戰1個師,敵我實力懸殊。

然而,面對兵強馬壯、武器先進的國民黨軍,紅軍戰士沒有驚慌。他們採取“欺騙戰術”,在漫山遍野插上紅旗,並搖旗擂鼓呐喊,頓時井岡山上紅旗飄動,鼓聲震天。

16時許,在與國民黨軍大打心理戰的同時,紅軍將茨坪修械所剛剛修復的1門迫擊炮抬到山上,用僅有的3發炮彈轟擊敵後續梯隊。結果前兩發都是啞彈,第3發恰好落在國民黨軍指揮所位置。這突如其來的一擊,導致敵進攻隊形瞬間大亂,湖南國民黨軍誤以為紅4軍主力已經回山不敢再戰,當夜撤回酃縣。江西國民黨軍聞訊後亦停止策應行動,據守各縣城。

回望歷史,真替革命前輩捏把汗。試想,如果敵人情報工作做得好,或者意志再堅定一些,歷史都要改寫。

“偶然之中有必然。”該旅組織科幹事王偉偉談了自己的看法:黃洋界保衛戰看似“歪打正著”加速了戰鬥勝利,但是敵人竟被我軍幾個“虛招”和一發炮彈嚇跑,這也折射出兩支軍隊戰鬥精神的本質區別。

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燎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革命先輩們勇於鬥爭、敢於亮劍,勝利之火是用鐵血和精神,一仗仗“拼出來”“打出來”的!

“現在我們依舊要時刻向革命前輩看齊,築牢為黨戰鬥到底的信念,掌握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具備面對強敵敢於亮劍的血性虎氣。”該旅領導介紹說,他們通過組織官兵認真學習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年代典型戰例,充分感受革命先輩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和英雄氣概,引導官兵增強“能打仗、打勝仗”的使命意識,投入到偉大的強軍實踐中。

1930年1月,蓮花赤衛大隊與永新、寧岡等縣的赤衛大隊合編為紅6軍第3縱隊,該旅前身部隊正式誕生。

“作為‘蓮花一支槍’的傳人之一,我們要始終確保槍永遠聽黨的話。”楊金龍介紹說,旅裡定期學習這段歷史,傳承好革命前輩忠誠于党、守護武裝的優良傳統。

播“火”——

發展一名黨員,播下一顆鐵心忠誠的信仰種子

1927年9月,毛澤東同志率秋收起義余部挺進井岡山途中,有感於南昌、秋收起義相繼失敗,遂決定在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改編部隊,並於當月29日晚在“紅一連”組織了6名黨員的入黨宣誓儀式。

永載黨史軍史的“三灣改編”,留下了“党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等開天闢地的治軍方略。

當年入黨宣誓儀式的地點就選在水口鎮一個大祠堂裡的閣樓上。房間裡擺著幾條長板凳,北牆靠著一張四方桌,桌上放一盞煤油燈,桌邊上壓著兩張紅紙,一張上寫著入黨誓詞,另一張上寫著3個字母“CCP”。

等人到齊了,毛委員站到方桌旁宣佈開會。在幾名入黨介紹人介紹了新黨員的簡歷後,毛委員走到6名新黨員面前與他們依次談話。

接著,毛委員解釋了“CCP”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意思,又詳細闡述了入黨誓詞。會場上氣氛嚴肅認真,毛委員舉起緊握成拳的右手親自領誓:“犧牲個人,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洪亮莊嚴的聲音,在這間破舊的小閣樓中回蕩。

儀式結束後,毛委員又叮囑各連黨代表:回去後要抓緊發展黨員工作,將鐵心忠誠的信仰種子播向四方。以後各連都要像今天這樣,分批舉行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

三灣改編後,秋收起義部隊以嶄新的姿態向井岡山進軍,很快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支人民軍隊,在党的堅強領導下,開創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那次入黨宣誓儀式的環境如此簡陋,但黨員們對党的忠誠卻如此真摯,宣誓者要永遠踐行好自己的入黨誓言!”該旅領導介紹說,就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下,毛主席親自組織發展的6名黨員不僅之後無一叛黨,而且有的還成長為開國將軍。

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燎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引燃它的,有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革命實際探索的“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支部建在連上”等一批寶貴的“真理引火”,這些真理的電石火光是“燎原力”的內核。重溫這段歷史,該旅黨委注重引導每名黨員在內心深處和實際行動中,真正做到對党絕對忠誠。

交“火”——

打中一發炮彈,打出一股人民軍隊的血性虎氣

1928年8月30日晨,湖南國民黨軍第8軍第1師在江西國民黨軍一部的策應下,對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發起猛攻。當時依託黃洋界的有利地形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的,只有紅4軍31團2個連。

2個連迎戰1個師,敵我實力懸殊。

然而,面對兵強馬壯、武器先進的國民黨軍,紅軍戰士沒有驚慌。他們採取“欺騙戰術”,在漫山遍野插上紅旗,並搖旗擂鼓呐喊,頓時井岡山上紅旗飄動,鼓聲震天。

16時許,在與國民黨軍大打心理戰的同時,紅軍將茨坪修械所剛剛修復的1門迫擊炮抬到山上,用僅有的3發炮彈轟擊敵後續梯隊。結果前兩發都是啞彈,第3發恰好落在國民黨軍指揮所位置。這突如其來的一擊,導致敵進攻隊形瞬間大亂,湖南國民黨軍誤以為紅4軍主力已經回山不敢再戰,當夜撤回酃縣。江西國民黨軍聞訊後亦停止策應行動,據守各縣城。

回望歷史,真替革命前輩捏把汗。試想,如果敵人情報工作做得好,或者意志再堅定一些,歷史都要改寫。

“偶然之中有必然。”該旅組織科幹事王偉偉談了自己的看法:黃洋界保衛戰看似“歪打正著”加速了戰鬥勝利,但是敵人竟被我軍幾個“虛招”和一發炮彈嚇跑,這也折射出兩支軍隊戰鬥精神的本質區別。

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燎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革命先輩們勇於鬥爭、敢於亮劍,勝利之火是用鐵血和精神,一仗仗“拼出來”“打出來”的!

“現在我們依舊要時刻向革命前輩看齊,築牢為黨戰鬥到底的信念,掌握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具備面對強敵敢於亮劍的血性虎氣。”該旅領導介紹說,他們通過組織官兵認真學習紅軍時期和抗日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年代典型戰例,充分感受革命先輩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和英雄氣概,引導官兵增強“能打仗、打勝仗”的使命意識,投入到偉大的強軍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