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樂視複牌的“驚弓之鳥”——券商、公私募基金、銀行、供應商……

樂視一家公司的消息牽動著太多人的心。

樂視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仍在發酵,但最新公告顯示,樂視股票將在三個月內複牌。

市場認為,複牌後樂視網連續跌停幾成定局。投資了樂視的中郵基金與嘉實基金已將樂視估值下調為22.37元/股,

易方達基金將其估值下調至22.05元/股。與樂視網4月14日的30.68元停牌價相較,估值跌幅分別為27.09%和28.13%,相當於或超過三個跌停板的跌幅。

對樂視複牌感到“頭疼”的,包括券商、公私募基金、銀行、供應商……雖然樂視董事長賈躍亭雖然在上週四發表聲明稱:

很抱歉讓各位擔心了。懇請大家給樂視一些時間,給樂視汽車一些時間,我們會把金融機構、供應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還上。

但他能否真的還清債務,各方心裡都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質押股權爆倉風險

對樂視複牌最“提心吊膽”的,可能是眾多涉足二級市場股權質押業務的券商,以及信託和銀行。

截至7月8日,樂視網的質押比例達到32.65%,無限售股份質押數量為6.39萬股,有限售股份質押數量為1194萬股。賈躍亭已經質押4.97億股,占其個人持股總數的97.20%。

作為創業板的龍頭與明星企業,

有些激進券商此前給予樂視的質押率往往大於4折。2015年10月27日,賈躍亭一次性向某家公司質押了5.07億股,當日樂視股價為50.29元,此次質押套現近百億資金。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當初高價質押的股票一路下跌(樂視網停牌日股價為30.68元),早在停牌前就觸及了平倉警戒線。有市場人士擔心,賈躍亭4.97億股質押股票複牌後股價很可能大跌擊穿平倉線。

券商中國統計顯示,

涉及樂視二級市場股權質押的機構有11家券商、1家信託和1家銀行。11家券商分別為海通證券、國開證券、東方證券、中信證券、平安證券、西南證券、山西證券、齊魯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國都證券、國信證券等;1家信託,平安信託;還有1家銀行,民生銀行總行營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網上周曾發佈公告稱,賈躍亭及樂視控股持有的公司5.19億股已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等凍結,占公司總股本26.03%,

但占賈躍亭所持樂視網股份的比例為99.06%。以樂視網最新價格30.68元計算,賈躍亭及樂視控股被凍結的這批股份價值159.27億元。

前有質押,後有凍結,執行過程中,誰的權益優先關乎樂視命運。

券商中國援引資深律師觀點稱,“執行過程中,會優先保證質權人的權益,也就是說券商的質押股權會得到優先保障”;但騰訊財經棱鏡指出,質押股權被司法凍結,暫時無法被質權機構處置,

樂視股價稍有喘息之機。

公私募基金:準備認賠

券商擔心樂視質押股權爆倉的同時,公私募基金已經做好了認賠的準備。

統計顯示,2017年一季度共有21家公募基金公司的39檔基金持有樂視網股票。其中中郵基金無論是從基金數量上還是持有股票的市值上都位居首位。中郵旗下7檔基金不同程度地持有樂視網的股票,共計4582.83萬股。其次是富國基金持有1557.19萬股,易方達持有744.25萬股。

中郵基金與嘉實基金已將樂視估值下調為22.37元/股,易方達基金將其估值下調至22.0元。估值下調的影響已經體現在基金淨值當中。本月7日,中郵基金旗下的多檔基金跌幅居前,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跌3.21%,中郵核心競爭力混合跌2.85%。

此外,有48只私募產品投向了樂視體系的相關標的。具體來看,這些私募的投資品種包括股權、可轉債、可轉債和股權、聯接投資四類,數量分別為24只、9只、2只、13只。資金投向的標的幾乎涵蓋了樂視的各個生態圈。

經濟導報報導稱,有私募機構在樂視出事前已做好風控措施。如恒天財富稱樂視系列基金不是賈躍亭個人提供的連帶保證,而是有樂視大廈作為抵押;钜派投資稱旗下的钜澎資產發行的3款投向樂視移動可轉債的基金產品,已提前一年拿回了近93%的本金回款,同時保留相當比例的份額收益權,兌付方面的問題不大。

但有些私募風控措施卻不足。恒宇天澤發行的名為“盈泰盛世精選樂視移動投資基金”的產品,抵押物僅為非上市公司樂視移動股權,由賈躍亭及樂視控股提供連帶保證。如今賈躍亭資產悉數被銀行凍結,根本無力贖回。2016年3月樂視和鑫根公司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樂視並購基金,一期規模48億元,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諾亞財富旗下公司)已認購優先順序23億元。該基金期限為5年,如今才是基金運作的第2年,未來不確定性更令人擔憂。

面臨巨虧的還有定增基金。去年8月,樂視網曾經向四名對象定增發行1.07億股,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為45.01元/股,發行對象為財通基金、章建平、嘉實基金、中郵創業基金,他們分別認購3910萬股、2488萬股、2133萬股、2133萬股,樂視網總共融資48億元。本次也是樂視2010年上市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定增。

這次定增將在今年8月8日解禁,按照樂視停牌前的股價來測算,上述三家基金公司參與定增浮虧總額已高達11.72億元,虧損比例為31.84%。若按照嘉實基金下調後的估值22.37元來計算,三家基金公司浮虧則達到18.51億元,虧損比例將高達50.3%。

供應商“逼宮”

如果說券商、公私募基金還比較“冷靜”,被樂視直接欠錢的供應商則是早都坐不住了,他們一擁而上,“圍堵”了樂視總部。

上周,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樂視大廈,門口躺滿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他們自帶高分貝音響設備,現場迴圈播放“樂視還錢,賈躍亭還錢”的口號。從6月25日就開始來樂視大廈要賬,這些供應商表示,樂視一共欠了他們6000萬元左右。

另據TechWeb後續報導稱,十多名供應商佔據了大廈一層三分之二的空間,只留下一條通道供員工進出使用。

樂視複牌後,資金危機很可能會加劇,供應商面臨的處境也將更為不利。

私募債還息壓力

除了上述“欠款”,樂視還面臨私募債還息壓力。

Wind資料統計,2015年8月份-10月份,樂視網累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發行2只私募債和2只公司債,分別為15樂視01(118337.SZ)、15樂視02(118370.SZ)、15樂視債(900020.BJE)和15樂視01(900019.BJE)。

這4只債的發行總額為22.3億元,發行方式均為私募。通過對這4只債的利率及付息方式計算,今年8月份-10月份樂視將面臨1.6525億元的債券還息壓力。

中郵基金與嘉實基金已將樂視估值下調為22.37元/股,易方達基金將其估值下調至22.0元。估值下調的影響已經體現在基金淨值當中。本月7日,中郵基金旗下的多檔基金跌幅居前,其中中郵戰略新興產業混合跌3.21%,中郵核心競爭力混合跌2.85%。

此外,有48只私募產品投向了樂視體系的相關標的。具體來看,這些私募的投資品種包括股權、可轉債、可轉債和股權、聯接投資四類,數量分別為24只、9只、2只、13只。資金投向的標的幾乎涵蓋了樂視的各個生態圈。

經濟導報報導稱,有私募機構在樂視出事前已做好風控措施。如恒天財富稱樂視系列基金不是賈躍亭個人提供的連帶保證,而是有樂視大廈作為抵押;钜派投資稱旗下的钜澎資產發行的3款投向樂視移動可轉債的基金產品,已提前一年拿回了近93%的本金回款,同時保留相當比例的份額收益權,兌付方面的問題不大。

但有些私募風控措施卻不足。恒宇天澤發行的名為“盈泰盛世精選樂視移動投資基金”的產品,抵押物僅為非上市公司樂視移動股權,由賈躍亭及樂視控股提供連帶保證。如今賈躍亭資產悉數被銀行凍結,根本無力贖回。2016年3月樂視和鑫根公司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樂視並購基金,一期規模48億元,蕪湖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諾亞財富旗下公司)已認購優先順序23億元。該基金期限為5年,如今才是基金運作的第2年,未來不確定性更令人擔憂。

面臨巨虧的還有定增基金。去年8月,樂視網曾經向四名對象定增發行1.07億股,此次定增發行價格為45.01元/股,發行對象為財通基金、章建平、嘉實基金、中郵創業基金,他們分別認購3910萬股、2488萬股、2133萬股、2133萬股,樂視網總共融資48億元。本次也是樂視2010年上市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定增。

這次定增將在今年8月8日解禁,按照樂視停牌前的股價來測算,上述三家基金公司參與定增浮虧總額已高達11.72億元,虧損比例為31.84%。若按照嘉實基金下調後的估值22.37元來計算,三家基金公司浮虧則達到18.51億元,虧損比例將高達50.3%。

供應商“逼宮”

如果說券商、公私募基金還比較“冷靜”,被樂視直接欠錢的供應商則是早都坐不住了,他們一擁而上,“圍堵”了樂視總部。

上周,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樂視大廈,門口躺滿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他們自帶高分貝音響設備,現場迴圈播放“樂視還錢,賈躍亭還錢”的口號。從6月25日就開始來樂視大廈要賬,這些供應商表示,樂視一共欠了他們6000萬元左右。

另據TechWeb後續報導稱,十多名供應商佔據了大廈一層三分之二的空間,只留下一條通道供員工進出使用。

樂視複牌後,資金危機很可能會加劇,供應商面臨的處境也將更為不利。

私募債還息壓力

除了上述“欠款”,樂視還面臨私募債還息壓力。

Wind資料統計,2015年8月份-10月份,樂視網累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發行2只私募債和2只公司債,分別為15樂視01(118337.SZ)、15樂視02(118370.SZ)、15樂視債(900020.BJE)和15樂視01(900019.BJE)。

這4只債的發行總額為22.3億元,發行方式均為私募。通過對這4只債的利率及付息方式計算,今年8月份-10月份樂視將面臨1.6525億元的債券還息壓力。